我在海内外傳統的金融投資機構服務近15年,本身是CFA Charterholder,有銀行交易室、私人銀行、投資顧問公司、券商等經歷,對於投資分析注重現金流、基本面,因此我以往對區塊鏈所提供的價值主張一直心有存疑。
尤其是加密貨幣,過去的20年來,全世界的金融機構對於客戶的KYC(客戶身份審查)越來越重視,而加密貨幣所提供的「去中心化」匯款方式,我一直覺得不可能被主管機關或是主流群衆所認可。但當我接觸到加密貨幣,進而去深挖學習之後,發現區塊鏈提供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價值。
我把這些價值分成三大類,簡單來説,如果你認可以下三個區塊鏈所提供的價值主張,那麽區塊鏈就會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投資領域:
區塊鏈三大價值主張
一、去中心化
雖然我不是一個反機構主義者,但是對於某些政府,銀行等大型機構的機制和決策我認爲並不真的對於民衆好。
譬如某些政府糟糕的貨幣和財務政策,導致了該國家貨幣的高度通膨,人民受苦受難,政府官員卻貪污享福;又或是某些銀行向民衆收取高額費用而產生高度獲利,當銀行出現危機的時候,政府卻拿人民的納稅款來救銀行;又如同這10幾年來新興的科技公司,靠著搜集大量的用戶資訊獲利,用戶卻很難選擇如何控制和使用自己的隱私權。
在現有的制度下,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沒錢的人很難翻身。區塊鏈技術提供的特殊平台能創造出去中心化的概念,讓所有交易驗證和價值交換權利分佈在全世界所有礦工和使用者,權力分散,利益也不會集中在某些機構手中。
二、人人可賣
過去二、三十年的網路世界(Web1.0和Web2.0)提供的是「資訊的交換」,而區塊鏈(Web 3.0)所提供的則是「價值的交換」。
在Web2.0時代,網紅可以在網路世界發佈資訊成名,但是對於價值的交換,也就是變現的能力,大多還是必須仰賴大型的社交平台或仲介。在區塊鏈的世界,人人可賣NFT、人人可以靠GameFi打遊戲賺錢、人人也可以靠DeFi融資套利。因爲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導致許多關於「錢」的事情再也不需要一個中心的機構主導。只要有網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區塊鏈的商機。
三、元宇宙
元宇宙在這兩年也是個很熱門的話題。到底未來的世界會不會是虛實整合?遊戲和真實的世界可以互通嗎?
根據某遊戲調查機構顯示,從2021年起遊戲產業的產值已經大於電影和音樂產值的加總。虛擬世界必從遊戲開始,那麽未來元宇宙產生的可能性很大。雖然目前元宇宙的概念和架構都處在早期階段,但當5年或10年後,元宇宙的架構成熟時,現在的加密貨幣、NFT等的使用價值將會大幅提升。
區塊鏈仍存有許多缺點
當然,區塊鏈這個新的技術也不是沒有造成負面的影響。
從最早的洗錢、駭客盜取加密貨幣、NFT詐騙等,都是常見區塊鏈所帶來的問題。但洗錢的問題從紙鈔開始就很氾濫,駭客和詐騙也是從網路開始就有。我們應該呼籲監管機構參與在區塊鏈領域的監管,如加強監管加密貨幣交易所對於客戶的KYC(現在很多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會對使用者做嚴格的KYC),制定相關法令來懲處駭客和詐騙;會計準則應制定加密貨幣交易的記帳方式等,而不是否認區塊鏈這個新的技術,不然可能會扼殺了這個多數民眾都可以受惠的新平台。
另外,大多數區塊鏈相關的應用界面都不是很友善,跨鏈的操作有點複雜,一些鏈也會因爲交易太多而卡頓,並且整個區塊鏈的產業缺乏客服機制,這些都是因爲區塊鏈的基礎建設還不夠完善而需加强改進的地方。
以我這些年投入創投的領域來說,對於投資的評估一定要有前瞻性,必須抓住未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投資趨勢。像區塊鏈這種有價值,卻又尚未成熟的領域,必然是我們作為創投會關注的賽道。如同我所在的天使投資機構識富天使會,近期也積極關注以區塊鏈做爲底層技術的新創團隊,同時也在關注市場上的crypto fund。
至於個人如何投資區塊鏈?也許以資產配置的方式,把一小部分資產拿出來做長期的風險投資,不管是加密貨幣或是NFT,一起當一個*Hodler吧!
註:Hodler為幣圈用語,原意來自於“持有者Holder”,有長期持有的概念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侯品如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