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my love in the rain. (在雨中當我的愛人)。
在市場傳出,馬斯克即將公開收購Twitter成定局時,馬斯克第一個推文就是以上這句話。整個收購事件的過程轉折讓人瞠目結舌。首先,馬斯克過去幾個月已經大量購入Twitter的股票,截至收購前已經擁有9%的推特股票,早已是單一最大股東。
馬斯克對推特營運和管制言論長期不滿已經是公開秘密,增持股票的原因是想進董事會改革推特。 然而這項計畫卻被董事會否決,馬斯克一氣之下開公開收購,Twitter董事會推出毒丸 (poison pill)計劃,來反制惡意收購,原本看起來是要破局的情況,就在過去三天迎來重大轉折。
平台競爭激烈,從股東到經營團隊各有盤算
轉折原因是什麼呢? Twitter是一個不賺錢的生意,跟其他的社群媒體如Meta, Instagram, TikTok比起來,已經是遙遙落後. 推特去年營收為 55.7 億美元,虧損 4.93 億美元。相比之下,前身為 Facebook 的公司 Meta 去年的利潤為 390 億美元,收入為 1180 億美元。
股東是想獲利了結出場,然而經營Twitter的團隊還是有點理想性的,畢竟推特是目前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所有的政治人物,評論家,名人都有推特帳號,馬斯克個人就有80,000,000以上的粉絲,川普在選舉的時候也利用Twitter大量造勢。
這件事情在僵持不久不下之後,最後還是同意了馬斯克的收購,其中核心的原因是投資人看不到Twitter的未來,期待盡早了結出場。 馬斯克出的錢也算是相當的高於市場水準,最後達成協議以每股$52.4 ,總共430億美金公開收購。
直接影響民主政治,收購後的Twitter每一步都動見觀瞻
然而馬斯克的下一步是什麼呢?首先他會把Twitter下市,重整他的董事會,他會不會再讓它重新上市值得觀察。如果上市就會受到大量的監管,尤其是在社群媒體方向上,各國都知道其對輿論影響力極大,因此各種形式的管理恐怕只會越收越緊。
目前美國的看法對於這件事情分歧,馬斯克打著言論自由的論調收購推特,這也令一些害怕川普回歸的左派自由派份子大力抨擊,認為馬斯克將來會用這個平台進行具有政治野心的運作,這是一個合理的推論。
畢竟科技跟政治已經密不可分,矽谷投資天王Peter Thiel都已經公開參與政治,從支持川普選舉到今年自己推出候選人,馬斯克藉由推特擴大在政治圈的影響力是合理的。
馬斯克收購Twitter美國政府部門也管不著。這不像是一般的惡意併購(hostile takeover)或者是市場獨佔(monopoly),馬斯克本身是Twitter的股東,所以股東集資買下自己的公司所有權,美國的司法部門無法介入。
我們可以看到共和黨跟民主黨對這件事情有相當分歧看法,共和黨大聲歡呼搖旗吶喊歡迎馬斯克整頓社群媒體,民主黨參議員如左派的麻州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大力抨擊,聲稱要推動更激的立法來管制科技巨擘(big tech) 。川普個人目前為止表示他會留在Truth Social (他個人建立的社群平台),但如果馬斯克的推特歡迎川普回來,我相信他不會拒絕。
創新很好,但押寶一個私人公司是否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我個人對於馬克收購 Twitter 的後續效應,是有點對擔心的。我不懷疑馬斯克會把推特的創新帶向一個新高度。我擔心的是他的個人行為和無限擴權。
過去他在推特上的言論造成了許多公司治理上的問題,包含他在推特說要把特斯拉下市,造成股價巨大波動;或者是他常常發表跟加密貨幣相關影射的言論,藉以衝高他自己的狗狗幣(dogecoin)等等....
馬斯克將如何做沒有人知道,或許美國司法部可以做的是要求Twitter成立一個獨立監督委員會,針對他的董事會的治理來去做一個平衡監督(check and balance);但是這或許實際上不可行,因為Twitter目前已經變成一個私人公司。
就在宣布收購案的隔天,Twitter CEO 阿格拉瓦爾舉行了全體員工會議,承認了未來的不確定性。一旦交易完成,我們不知道這家公司會往哪個方向發展。馬斯克收購後的推特,是一個美麗新世界還是一個新災難的開始?我們等著看。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吳秀樺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