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很少寫時事評論,但是兩天前(5/21)知名 Youtuber Cheap 槓上台北市交通局一事,跟我所處的產業太有關係;加上服務的單位在過去大大小小網紅合作案中,也不乏和公部門的合作,甚至也曾跟 Cheap 合作過遊戲案,車庫一姊儘量用經驗視角來分析此事並提出建議。
首先對此新聞事件簡單回顧:台北市交通局委託了公關公司,讓百萬 Youtuber Cheap 幫忙宣導交通安全;但在溝通過程中,他感受到了交通局歧視機車,並且官威很大,完全不尊重創作者,因此主動放棄了這業配合作,拍了一部不滿的影片一部業配看交通局的官威有多大 歧視機車的影片 我可不接喔,而截至寫作的當下,這部影片的觀看數已經超過八十萬。
影片發出之後當晚,台北市交通局發新聞稿表示,台灣的交通法規並沒有「機車禮讓大小客車」的規定,其委託公關公司宣傳時,從來沒有、也絕對不會提供這樣錯誤的資訊,影片中的文字並非出自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提供。
事情演變成羅生門,夾在中間的公關公司最為難
我想沒有人會認為公關公司是自己揣摩上意,把交通局要宣導的事項腦補成「機車禮讓大小客車」,就算文案真的出自公關公司之手,對腳本時,交通局那麼多意見,怎麼沒有提出說這是錯誤資訊?
但是我們能還原事實嗎?
公關公司是夾在這中間最痛苦的一環,你要逼出來對質,我預期他們只會說,『對,這都是我們的過錯。』以我的單位來說,政府公單位的案子在整體業績佔比上很低;但對很多公關公司來說,他們的業績主力就是公單位,夾在擁有話語權的網紅以及需要辛苦維護的客戶之間,他們只能跪!
有經驗的公關公司在選擇合作人選時,會主動避掉有腥羶色內容,或者是太浮誇的娛樂型網紅,因為在公部門來往之中,有些時候基層窗口與小主管已經都確定合作了,結果突然冒出一個長官說『這網紅形象不好,我不喜歡』、『這網紅有說髒話等等』,在檔期已經敲定之後臨時要換人。一般來說叫做與客戶確認的委刊合約要取消,取消合約就要付出取消費、更別提其它可能已經產生的腳本費等等;但公單位的標案已版上釘釘,他們不會賠!所以夾在中間的溝通單位:公關公司,就變成賠錢單位了。所以在合作網紅的選擇方面,一定是找本來就是『穩定』、『品行好』的人選。
因為我們與 Cheap 合作過,來回好一陣子的溝通,跟客戶的 34 封信之間(對!就是三十四封,我還特別跑去數),也有改動的內容,甚至得重新改字、重新配音,他都配合,只是因為他很要求品質而要求延後上線;當時的客戶也同意了,負責的同仁很感激他的幫忙。因此,我們認為,他確實不是沒事會跑出來砲業主的類型。
面面俱到的溝通讓案子順利,是很不被重視的專業
沒有網紅會沒事砲業主。一方面,吃這行飯的人,沒人想讓大家以為他很難搞,沒事斷了未來的合作;另一方面,許多網紅與這些中間單位合作久了,窗口互相也都熟了,就能理解夾在中間溝通的公關公司們,也都是在辦公室加班的普通人;許多業主溝通中間出現不合理的要求,公關公司們自然也都會用業界常規和專業看法擋下來,所以多半是忍耐做完。
公關公司在服務過程中的重點,是對不同合作案間的理解與來回溝通。然而,這最需要面面俱到的專業,卻最常被客戶嫌貴。由於每件合作案的複雜度和大小都不同,所以服務費並非固定,客戶最大的迷思會以為,公關公司不過就是找找網紅合作問報價、然後在中間把信轉來轉去或複製貼上,溝通完不就上線結案,感覺上不是很困難的工作,甚至有些客戶會覺得可以省下中間人,自己來就好,直接發案給網紅。
但這兩年,很多客戶又找回來了。似乎是在網紅合作中,體會到了一些痛苦指數,而且細算下來,若沒有做到一定規模,人力成本也不見得多划算。很多客戶其實具有讓網紅『一秒爆氣』的本領,有時候事情難就算了,說話又不經修飾,就更會讓需要固定生產內容、靠觀眾賞臉的網紅們覺得除了忙以外,心情更不好了。所以作為中間單位,就是擔任那個翻譯機,客戶說:『這腳本太無聊了吧,請他重寫!』我們轉達給網紅的是:『客戶覺得腳本還不錯,但希望有更多趣味的點,所以建議有幾個點要修改…』。
網紅是複雜的產業,有獨立接案、兼差、全職經紀人,甚至也有專門經紀公司、老牌唱片公司等等,溝通起來都是不同的。
公部門要轉換對自己不熟悉的自媒體採購思維
以前公部門採購電視廣告、或者網站廣告等等用收視點或CPM計價的媒體,多是以價格、覆蓋率等等來計算,因此公部門能完全掌控內容。但在數位廣告時代,要採購自媒體的時候,要注重的除了觸及率和觀看數,對於特定族群的觀感和心佔率也是很大的考量,而這些並不是哪裡便宜哪裡買,或者是想要怎麼呈現就怎麼呈現的。
我常常覺得,公部門的基層朋友因為年齡較低,對於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Podcast等等平台相對熟悉,其實有很多公部門的窗口不但努力也很認真學習,完全顛覆大家對公務員的刻板印象。舉例來說,有時候我們會解釋:因為YouTube對於長點擊的重視,業配最好不要出現在前兩分鐘,讓觀眾進場就能順順的看下去,這樣演算法給的觸及才會比較好,窗口都聽得進去,但到了長官那邊『放那麼後面還有誰要看啊?為什麼我花錢的內容只有後面一點點?』一句話就打槍了。
像 Cheap 所提,交通局強硬要求修改影片前面那一段這件事情,就一定有學習不夠的問題。多觀察YouTube頻道受眾就會知道,預期影片是有歷史和科普的內容,那這樣的角度進場續看率會比較好。我之前在廣告臭:從網紅行銷來談你的置入,是要吸引消費者、還是驅逐?那篇曾說過,要麼就是預期性的業配,要麼就是冷不妨業配,可惜我文章寫了很多,好幾次受邀到公部門演講,許多長官們不知道是根本沒聽還是根本沒聽懂,與自媒體合作的思維還是不動如山。
不過我最怨恨的不是這一點啦!而是 Cheap 影片中說的報價,怎麼比之前報給我們的還便宜,也太佛了吧你!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