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白人時尚」的A&F,卻因歧視慘跌一跤!看它如何撕下標籤重塑形象
主打「白人時尚」的A&F,卻因歧視慘跌一跤!看它如何撕下標籤重塑形象

說起美式休閒服飾品牌Abercrombie & Fitch(A&F)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它經典的裸男紙袋,或者於店門口招攬客人的猛男店員。

1990年代,時任A&F執行長的傑佛瑞(Mike Jeffries)將品牌打造成保有傳統菁英主義的同時,也具有年輕、性感的「American cool kids」(美國酷小孩)形象,也就是那些在學校最受歡迎的風雲人物:白人、男生壯碩、女生纖細。

這個「排他策略」在初期獲得成功,A&F 一度成為每個年輕人必穿的品牌,還在1996年成為上市公司,全球超過120 家分店,年營業額超過3億美元。然而,這個策略很快不再管用,曾經如日中天的A&F,因「歧視」成為眾人指摘的品牌。

成也「排他」,敗也「排他」,A&F 跌落神壇

Netflix紀錄片《白人時尚:A&F 的興衰》(White Hot: the Rise & Fall of Abercrombie & Fitch)製作人克萊曼(Alison Klayman)直言:「各種明目張膽的歧視,以及由上到下的歧視現象,讓我的震驚久久揮之不去。」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過去在A&F內部有一本「員工外表守則」,明文規定員工不可以綁雷鬼頭、不能戴金項鍊,必須是維持自然、美式、經典的形象,也就是高壯帥、白瘦美,而且是白人。

Abercrombie & Fitch
A&F 過去對員工有明確的外表規範。

在店內,店長會對員工的外型評分,並將員工的「照片」送回總部審核,確保店員都是他們想要的帥哥美女。當時就有許多人申訴,A&F因為種族或宗教因素,拒絕聘僱他們,還惡意把不符和外貌標準的員工分配到晚班打掃,或是調去倉庫工作。

2014年傑佛瑞辭去執行長一職,曾經因「排他性」而崛起的A&F,最後也因為時代不再相容於歧視,甚至在 2016 年被美國人選為最討厭的品牌,跌落神壇。

重新關注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品牌需求

「A&F衰落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該公司過度關注品牌需求,忽略了消費者的需求。」零售管理諮詢公司Navio Group 總經理凱斯特蓮(Carlos Castelán)向《Inc.》表示。她認為,時時把顧客需求放在第一位,才是一個品牌能長遠經營的可靠要素。

如今A&F放下過去堅守的「美式經典」風格,面向消費者,傾聽這個時代下的年輕人,需要的是什麼。也因此,整個購物體驗都被翻轉了,門市內不再燈光昏暗、放夜店音樂,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燈光,以及輕鬆愜意的氛圍;過去以穿著暴露、相互親吻的愛侶照片裝飾商店牆壁,現在則改以彩色照片展現一群面帶笑容,去海邊或者騎單車的年輕人,更符合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理想生活樣貌。

Abercrombie & Fitch
A&F 改變形象,強調多元與包容性。
圖/ Facebook/ Abercrombie & Fitch

產品設計上A&F也做出了調整,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多印有「Abercrombie」或標誌性麋鹿Logo的連帽衫及 T-Shirt,「這也是為了引起當今年輕消費者減少『廣告牌式』服裝的共鳴。」管理顧問公司 RevTrax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崔博(Jonathan Treiber)表示。

再造品牌形象,透過社群媒體與顧客溝通

為了替品牌換上新形象,自2014年開始,A&F 推出大尺碼服飾,也宣布不再主打性感裸露,並找來各色面孔和體型的模特兒。如今打開 A&F 官網,品牌描述寫著:「我們引領著共融,與創造歸屬。」,以及綁著雷鬼頭、深膚色的黑人模特兒。

《Digiday》報導指出,A&F主要透過TikTok將品牌重新介紹消費者。「我們每個月都與TikTok的創作者合作,宣傳我們更具包容性的品牌新形象,將訊息傳給更多受眾。」A&F資深行銷總監布羅菲(Megan Brophy)說。

舉例來說,在TikTok中有標籤 #abercrombiehaul 和#abercrombiestyle的影片上,消費者熱切地試穿A&F產品,其中最受歡迎的是2021年推出的大尺碼牛仔褲,讓一群過去極度排斥A&F的服飾只做給「瘦子」穿的消費者,對品牌就此改觀。

根據《華盛頓郵報》,一名大尺碼模特兒羅佩茲(Ashley Lopez)分享道,在她青春期時,從不在A&F購物,因為覺得自己太胖、不夠酷,但現在A&F的大尺碼牛仔褲是他最喜歡的牛仔褲。該報導認為,A&F現在以其大尺碼牛仔褲而聞名,可以說是近期零售史上最瘋狂的逆轉之一。

A&F 的品牌演變反映了時代以及消費者的高度變化,其排他性已經消失,多了更多包容性,「我們不再希望人們改變自己來融入品牌,而是盡可能讓所有人都能在品牌中找到歸屬感。」A&F現任執行長霍洛威茲(Fran Horowitz)說。

延伸閱讀:
匿名流量辨識準確率高達 95%!Appier AIXON 資料科學平台助企業全方位了解消費者
全盈+PAY 2 大戰略優勢解析,全家攜手零售、金融業者看中哪些商機?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