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給拜登的大禮,將投資1600億元,在美成立全新電動車與電池生產工廠
現代汽車給拜登的大禮,將投資1600億元,在美成立全新電動車與電池生產工廠
2022.05.25 |

就在美國總統拜登初訪亞洲,訪問韓之際,Hyundai汽車集團董事長鄭義宣(Chung Eui-Sun)也宣布將增加對美投資,預計在2025年前對美投資超過100億美元,其中將在喬治亞州投入55.4億美元成立全新電池與電動車生產工廠。

現代表示,選擇喬治亞州是因為該州具有各種有利的商業條件,新廠預計2023年初動土,並在2025年上半年開始投產,年產量約30萬輛,該廠將有助於Hyundai汽車集團引領美國的電動車轉型。

除此之外,現代集團也公布2025年的投資計劃,主要用以強化公司在AI、電氣化、機器人技術、都會飛行交通方案(UAM)、及自動駕駛技術等事業體的競爭力。

現代對於喬治亞州的工廠選址也具有很深的考量,主要是該州工會體制不普遍、且無法要求工人加入。另外,拜登曾公開描述自己是歷史上最親近工會的總統,但就此次喬治亞州和現代的交易而論,拜登在面對尋求海外投資計畫時,仍然不得不妥協。

關於拜登的妥協,也可從他的公開談話中印證,他說,現代與任何其他對美國投資的企業,都將得益於和一些世界上能力最好、最敬業、最勤勞的工作者合作,而這些工作者來自於美國工會。

拜登再補充,透過與美國工會成員的談判,每家製造電動汽車及電池的企業都將變得更強盛,然而,現代董事長鄭義宣則是不對美國工會發表任何評論。

現代於南韓投資,希望打造新型態交通強國

除了對美國的投資,現代同時表示,2025年亦將於南韓投資498.6億美元,希望透過密集投資讓此國增加產業競爭力、成為未來交通發展的樞紐、並引領汽車產業的革新。現代表示,此投資將集中於三大類別,分別是電動及環保汽車、新型態移動技術、及內燃機汽車。

由於內燃機汽車銷量佔現代及起亞汽車總銷量的80%,兩家公司表示,其中38兆韓元將用於內燃機汽車製造設備的改善,希望致力提高此類汽車的品質及改善客戶服務。至於另一家現代集團子公司、汽車零件製造商現代摩比斯,將致力提高汽車零組件的質量。

上週,現代及起亞汽車宣布的21兆韓元投資額,也包含於此計畫,其中約16.2兆韓元,將用於包含混合動力車及燃料電池車在內的環保汽車事業,目前兩家公司積極尋求相關關鍵技術的開發。

計畫中的8.9兆韓元,現代說明,將會用於未來新形態移動的創新科技,包含穿戴式機器人、城市空中交通、及自動駕駛技術。

除此之外,現代汽車及起亞汽車還宣布在此投資計畫之下,將於2025年底之前安裝5000個200千瓦的超快速電動汽車充電樁。

起亞汽車說明,將於南韓京畿道華城市建造特製汽車(PBV) 的專用工廠,此廠會建在66,120平方公尺的場地之上,並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初始年產能預估為100,000輛、目標進一步擴增至150,000輛。

另外,為了回收舊電池,起亞汽車表示,在此專用工廠將會開發其核心技術舊電池儲能系統(UBESS)。

展望未來,現代及起亞汽車表示,目標為於2030年時在全球達到323萬輛電動汽車的銷售、總計市占率達到12%,而至2021年為止,此市占率約為6%。

參考資料:REUTERS(1)REUTERS(2)KoreaJoongAngDaily

責任編輯:吳秀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