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發票找到金礦!這款記帳App如何挖掘商機,吸引Pchome、生活市集目光?
從雲端發票找到金礦!這款記帳App如何挖掘商機,吸引Pchome、生活市集目光?

打開IG瀏覽限時動態,可以看到近日有不少好友,都在分享發票中獎的喜悅。綜觀全球,許多國家都有推行「電子發票」,但提供獎金的這項誘因,是台灣獨有的特色。

除了可以拿獎金,加上民眾習慣使用非現金支付,已經養成多數國人使用載具的習慣,以台灣規模最大的發票記帳App「發票存摺Invos」來說,目前用戶數超過600萬,平均每一個月紀錄5000~6000萬張發票。

「發票存摺Invos」是麻布數據科技集團旗下的一款產品,執行長陳振榮從這海量的發票數據中,看到了金礦與商機,分析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讓企業有做商業決策的依據,Pchome、生活市集都採用這項服務,而故事要從疫情空無一人的街道開始說起。

疫情打亂商業運作,過去經驗都不適用

2021年三級警戒期間,無法餐廳內用,民眾也減少外出,背後影響的是整個商業的運作,比方說更多人選擇在家煮飯、小孩都待在家,玩具、3C用品銷售暴增,品牌做行銷、產品包裝的方式,完全不適用過去經驗。

一般來說,零售業者想更了解消費者行為,或是特定的通路業績好壞時,都會委託市調機構去找數據,大致可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直接跟大型通路的POS機台交換數據,好處是可以看到消費者買的商品細項;缺點是缺乏用戶本身資訊,無法追蹤消費者輪廓(性別、年紀等)。

shopping carts
疫情造成許多行業不能營業,影響了消費者活動範圍,也直接造成市調機構難以追蹤相關數據變化。
圖/ Markus Spiske

另一種方式是去找到一群消費者,鎖定這群人並紀錄他們所有的消費行為,再做深入分析。優點是可以知道用戶輪廓;缺點是多數數據是靠用戶記憶,跟現實可能會有落差,以及無法得到即時數據。

疫情造成許多行業不能營業,影響了消費者活動範圍,也直接造成市調機構難以追蹤相關數據變化,陳振榮與他的團隊,看見了背後大好機會。

雲端發票每日更新,讓商家如同用Google Map找客戶

消費者只要有申請雲端發票,其每筆交易都會自動帶入到發票存摺中,系統除了可以自動兌獎,還能提供用戶每月消費開支統計。

發票存摺團隊將發票數據去識別化後,就可回推涵蓋線上、線下,幾乎所有通路的銷售情況,進而做到精確的市場調查服務,並將此服務發展成「引客數據invosData」的獨立品牌。

「很多原本在用調研服務的客戶,都跑來找我們。」陳振榮觀察,品牌的痛點是,疫情導致市場競爭模式改變,需要客觀市場數據輔助決策,但是傳統的市調資料因為不夠即時,加上疫情後消費者行為出現巨大改變,因此難以滿足需求。

雲端發票存摺
發票存摺團隊將發票數據去識別化後,就可回推涵蓋線上、線下,幾乎所有通路的銷售情況,進而做到精確的市場調查服務。
圖/ Invos雲端發票

陳振榮形容,傳統市調機構比較像是拿著地圖,比品牌的位置、消費者的位置,兩者精確的點出來,品牌以此作為下一季或隔年的行銷策略依據,但是疫情下的消費行為是每天在變。

原本的地圖無法使用,引客數據更像是Google Map,鎖定品牌跟消費者的位置後,自動化規劃出一條最適合的路徑。一般市調機構可以知道三個月或半年前的市場狀況,雲端發票數據因為每天都會更新,最快可以看到三天前狀態,「客戶在發現(疫情)政策改變時,就馬上知道並做出調整。」

AI幫商品分類,Pchome、生活市集都在用

這背後需要下的苦功不少,陳振榮表示,這些資料基礎,是依照發票品項的分類的處理,但是同一瓶飲料在不同通路的定義、命名、標籤可能都不同,引客數據團隊透過AI機器學習的幫忙,將商品分成1200多種細項、區分出超過10萬家通路,且持續滾動更新中。

有了這些資料分類後,品牌可以付費查看這些資訊,擬定出營運策略。現在引客數據已經可以做到透過發票數據,知道消費者屬於哪一個族群。比方說賣碳酸飲品的業者,可以知道消費者是健身的人當成能量飲在喝,還是開車的人當提神飲料,又或者是瘦身的人當作代餐。

引客數據
引客數據可以從年齡、通路,分析消費者行為。
圖/ 引客數據

此外,引客數據進一步透過這些資料,做出三大模組,包括:「市場銷售趨勢」、「熱銷商品」、「用戶追蹤模組」,有需要的品牌業者付費後,可以在介面上勾選需要的資訊,來查看需要的內容。

現在包括Pchome、生活市集等業者,都參考引客數據的資料,作為挑選產品、市場分析、廣告投放的依據等等。

陳振榮分析,傳統的市調機構專注在客製化、高單價的服務,比方說品牌要開發新產品,就可以委託調查市場是否存在,因此仍有其獨特競爭優勢;引客數據的優勢在於提供標準化、相對費用低的服務,可以即時觀測出消費者的行為變化

引客數據
引客數據最快可以看到三天前的市場變化與數據。
圖/ 引客數據

綜觀市場,陳振榮表示有許多市調公司,開始注意到傳統市調的弱項,開始向其他發票對帳App採購發票資料庫,要說發票App自己跳下來做的,目前只有引客數據一家。透過發票數據去觀測市場變化,引客數據成功抓住了獨特的市場立基點,從看似不起眼的發票數據,挖掘出全新商機。

責任編輯:侯品如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