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IG瀏覽限時動態,可以看到近日有不少好友,都在分享發票中獎的喜悅。綜觀全球,許多國家都有推行「電子發票」,但提供獎金的這項誘因,是台灣獨有的特色。
除了可以拿獎金,加上民眾習慣使用非現金支付,已經養成多數國人使用載具的習慣,以台灣規模最大的發票記帳App「發票存摺Invos」來說,目前用戶數超過600萬,平均每一個月紀錄5000~6000萬張發票。
「發票存摺Invos」是麻布數據科技集團旗下的一款產品,執行長陳振榮從這海量的發票數據中,看到了金礦與商機,分析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讓企業有做商業決策的依據,Pchome、生活市集都採用這項服務,而故事要從疫情空無一人的街道開始說起。
疫情打亂商業運作,過去經驗都不適用
2021年三級警戒期間,無法餐廳內用,民眾也減少外出,背後影響的是整個商業的運作,比方說更多人選擇在家煮飯、小孩都待在家,玩具、3C用品銷售暴增,品牌做行銷、產品包裝的方式,完全不適用過去經驗。
一般來說,零售業者想更了解消費者行為,或是特定的通路業績好壞時,都會委託市調機構去找數據,大致可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直接跟大型通路的POS機台交換數據,好處是可以看到消費者買的商品細項;缺點是缺乏用戶本身資訊,無法追蹤消費者輪廓(性別、年紀等)。
另一種方式是去找到一群消費者,鎖定這群人並紀錄他們所有的消費行為,再做深入分析。優點是可以知道用戶輪廓;缺點是多數數據是靠用戶記憶,跟現實可能會有落差,以及無法得到即時數據。
疫情造成許多行業不能營業,影響了消費者活動範圍,也直接造成市調機構難以追蹤相關數據變化,陳振榮與他的團隊,看見了背後大好機會。
雲端發票每日更新,讓商家如同用Google Map找客戶
消費者只要有申請雲端發票,其每筆交易都會自動帶入到發票存摺中,系統除了可以自動兌獎,還能提供用戶每月消費開支統計。
發票存摺團隊將發票數據去識別化後,就可回推涵蓋線上、線下,幾乎所有通路的銷售情況,進而做到精確的市場調查服務,並將此服務發展成「引客數據invosData」的獨立品牌。
「很多原本在用調研服務的客戶,都跑來找我們。」陳振榮觀察,品牌的痛點是,疫情導致市場競爭模式改變,需要客觀市場數據輔助決策,但是傳統的市調資料因為不夠即時,加上疫情後消費者行為出現巨大改變,因此難以滿足需求。
陳振榮形容,傳統市調機構比較像是拿著地圖,比品牌的位置、消費者的位置,兩者精確的點出來,品牌以此作為下一季或隔年的行銷策略依據,但是疫情下的消費行為是每天在變。
原本的地圖無法使用,引客數據更像是Google Map,鎖定品牌跟消費者的位置後,自動化規劃出一條最適合的路徑。一般市調機構可以知道三個月或半年前的市場狀況,雲端發票數據因為每天都會更新,最快可以看到三天前狀態,「客戶在發現(疫情)政策改變時,就馬上知道並做出調整。」
AI幫商品分類,Pchome、生活市集都在用
這背後需要下的苦功不少,陳振榮表示,這些資料基礎,是依照發票品項的分類的處理,但是同一瓶飲料在不同通路的定義、命名、標籤可能都不同,引客數據團隊透過AI機器學習的幫忙,將商品分成1200多種細項、區分出超過10萬家通路,且持續滾動更新中。
有了這些資料分類後,品牌可以付費查看這些資訊,擬定出營運策略。現在引客數據已經可以做到透過發票數據,知道消費者屬於哪一個族群。比方說賣碳酸飲品的業者,可以知道消費者是健身的人當成能量飲在喝,還是開車的人當提神飲料,又或者是瘦身的人當作代餐。
此外,引客數據進一步透過這些資料,做出三大模組,包括:「市場銷售趨勢」、「熱銷商品」、「用戶追蹤模組」,有需要的品牌業者付費後,可以在介面上勾選需要的資訊,來查看需要的內容。
現在包括Pchome、生活市集等業者,都參考引客數據的資料,作為挑選產品、市場分析、廣告投放的依據等等。
陳振榮分析,傳統的市調機構專注在客製化、高單價的服務,比方說品牌要開發新產品,就可以委託調查市場是否存在,因此仍有其獨特競爭優勢;引客數據的優勢在於提供標準化、相對費用低的服務,可以即時觀測出消費者的行為變化。
綜觀市場,陳振榮表示有許多市調公司,開始注意到傳統市調的弱項,開始向其他發票對帳App採購發票資料庫,要說發票App自己跳下來做的,目前只有引客數據一家。透過發票數據去觀測市場變化,引客數據成功抓住了獨特的市場立基點,從看似不起眼的發票數據,挖掘出全新商機。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