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泡沫經濟破裂前,日本曾是世界上最富有、先進的國家,在半導體、家電、汽車等領域位居前列。曾幾何時,「守舊」、「不願創新」現在卻變成外界對日本的刻板印象,在AI、網路以及各種尖端技術領域步步落後。
日本在創新上的落後,最明顯反應在網路平台、金融科技等各種新興領域的發展,以及新創公司的數量上。即使經濟成長停滯,日本目前依舊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名目GDP達到4.975兆美元,但新創數量、創新指數等指標卻沒能達到相應水準。
胡潤研究院公布的2021全球獨角獸清單中,日本以6間獨角獸排全球第13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全球創新指數裡,日本同樣排在第13名,被不少經濟實力遠不如的國家所超越。
讓新創當「黑船」,打破日本守舊局面
日本認為要突破低迷的現狀,創新是一帖關鍵良藥。然而各個歷史悠久的企業巨頭,礙於龐大的組織架構、承襲已久的制度難以輕易做出改變,因此創新的希望落在了新創及扶持新創成長的創投等組織身上,期望能為停滯的環境注入活水。
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客座研究員朝倉祐介指出,新創是擺脫「失落的30年」的重要角色,能夠發展出解決當今社會議題的服務與產業,同時也能喚起大型企業的危機意識,成為打破平衡的「黑船」,迫使這些腳步緩慢的企業採取行動。
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培里率領四艘軍艦來到日本,要求德川幕府開港通商,讓日本停止閉關鎖國,成為明治維新的濫觴,由於這些船艦上漆著黑色柏油,故稱「黑船」,代表日本改革的象徵。
創投、政府,都是新創的大幫手
提到新創公司,或許離不開提供資金援助與各種支持的創投基金,日本政府就曾以美國為例,強調目前市值前10高的企業,包括蘋果、Google、亞馬遜、Facebook、特斯拉等科技巨頭,其創業路上都脫離不了創投的身影。
不過,日本政府也曾在產業結構審議大會上提到,政府不應將科技創新全然交給市場,逐利而居的民間資金不一定能在必要時刻挺身而出,好比說東芝(Toshiba)記憶體業務面臨危機時,並沒有財團出手相救,是由日本政府與海外投資者共同研擬接盤方案。
政府同樣是推動新創發展的重要角色,Google演算法是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誕生;《打造創業型國家》一書中揭露,iPhone中的多種功能,包括觸控螢幕、GPS、網路到Siri,幾乎都是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所開發,創投資金反而是政府打好基礎後才姍姍來遲。
酷日本、JETRO怎麼幫助新創,為日本引入創新活水?
為了將日本文化的魅力拓展至海外,挽救泡沫破裂後的經濟衰退而成立的酷日本基金(Cool Japan Fund),便持續培育日本新創的出海能力,同時也為日本引進海外的創新力量。
酷日本基金是日本官民合辦的創投基金,背後金主除了日本政府外,還不乏三井住友銀行、瑞穗銀行、博報堂、電通、ANA控股、萬代南宮夢等大量知名企業,目前總投資金額約1,173億日圓。
成立近10年來,酷日本總計投資了數十家日本海內外的新創公司,以及各種面向的創投基金,投資範圍非常廣泛,從旅遊、食物、媒體到服裝、科技等各式各樣類型,例如去年就宣布投資日本智能代步車新創蔚爾(Whill)15億日圓,希望藉此將日本製品的設計力傳達給海外消費者。
酷日本也大量投資外新創,找尋擴大日本文化及影響力的機會,甚至台灣旅遊新創KKDay、數據分析新創Vpon曾分別獲得酷日本基金1,000萬美元、2,000萬美元的投資,以促進日本旅遊業發展、更有效地將日本商品與服務推銷至海外市場。
有著超過60年歷史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則是日本政府在新創領域的另一股重要力量。相較於酷日本基金直接出手投資, JETRO更重視擔任媒合或引路人的角色,推動新創與企業合作的開放式創新 。
JETRO主要負責協助日本新創出海,以及吸引海外資金投資日本。日本擁有超過1萬家新創公司,卻鮮少有人能夠在海外市場獲得佳績,幫助這些勇敢的挑戰者站上世界舞台,成為日本政府的首要目標。
2018年,JETRO發表新創支援計畫「J-Stratup」榜單,由創投合夥人、各業界專家挑選出有潛力在國際取得成功的新創公司給予支援,截至2021年10月公布的第三屆榜單為止,日本政府已評選出近200家公司。
雀屏中選的新創公司除了政府將提供補助金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J-Stratup的支援社群,取得與創投、大型企業對談的機會,進而締結合作、獲得投資,加速業務發展。
同時JETRO在世界各大城市設有全球加速中心,提供日本企業必要的當地市場資訊,並協助新創參加Innovfest Unbound、CES、Web Summit等各式國際級展會,奠定出海基礎。
另外,JETRO位於世界各地的辦公室,也提供在地新創關於日本市場的資訊,吸引頂尖創業家與新創公司匯聚日本,活化各大產業。
新創是商業環境不可或缺的活水,加上日本經濟過去數十年來趨於停滯,更是需要新創帶頭促進創新與轉型。日本最大企業聯盟經濟團體聯合會今年3月就上書政府,希望未來5年內日本的獨角獸企業能夠達到100家以上。
而當務之急便是提供新創更完善的援助、營造容易創業的生態環境,儘管日本政府一直以來被視為保守、停滯的象徵,以酷日本、JETRO等援助組織為起點,他們正一步步融入創新基因,為日本的復興尋找解答。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