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利空逆襲,投資人高度不安,資金往能源與公用事業防禦性產業靠攏
美國通膨利空逆襲,投資人高度不安,資金往能源與公用事業防禦性產業靠攏

全球投資市場上週承受來自美國的利空襲擊:美國五月通膨率未如預期下滑,而是升至8.6%再創40年新高、零售和半導體等企業發布保守財測,以及消費者信心降至歷史新低,導致全球除了中港股市逆勢上漲外,其餘普遍下挫,債券市場更是由公債到企業債全數收黑,僅存續期間短並有資產抵押元素的道瓊伊斯蘭債券指數小跌0.04%較抗跌。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週整體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入較前週提高至164.46億美元,主要回流至美國股票市場ETF,其獲138.55億美元淨流入;然而資金出走歐洲、日本、亞太、拉丁美洲等市場,反倒是中國市場吸引資金回流,淨流入金額達6.70億美元。

就產業ETF資金流向,能源、醫療保健、公用事業為前三大淨流入產業;淨流出的前三大產業則為金融、通訊和科技,顯示投資人對於全球經濟前景和通膨存有高度不安,而靠攏於防禦性產業。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面臨通膨居高不下、經濟下行風險和央行緊縮的多重挑戰,市場波動仍大,但歷經恐慌初期的無差別拋售賣壓之後,預期有些資產震盪之後有機會脫穎而出,現階段投資組合須加裝安全氣囊,以應對高通膨、高波動和利率上揚風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以靈活彈性配置的美國價值型平衡基金為核心,讓經理團隊自動聚焦最具吸引力的股債收益和獲利機會,股票配置首選穩健的基礎建設和公用事業產業型基金,積極者搭配天然資源,將通膨風險轉化為投資契機,科技產業及成長股短線承壓較大,建議維持定期定額策略。

另一方面,相較於全球多數國家的的政策緊縮環境,中國政策寬鬆且經濟有望逐漸走出谷底,積極者亦可留意中國股票型基金的分批加碼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短期內市場震盪難以避免,建議聚焦高股利及防禦性類股,例如公用事業及醫療產業,今年以來已見其抗跌甚至能逆勢上漲的潛力。

另在債市部份,隨著殖利率大幅攀升後,債券評價面已大幅改善,債息收益提升後,納入債券可望減緩投組的波動程度。

美盛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表示,總體經濟面臨眾多不確定性,基礎建設產業的獲利、股利和現金流量的可預測性較高,預期將持續展現防禦優勢。

除了防禦之外,放眼中長期,為了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預期全球未來25~30年期間必須投入數十兆美元的資本投資,大幅興建或翻修現有的基礎建設,將為基礎建設產業帶來長期順風,建議投資人可列為長期資產配置的一環。

美國通膨壓力與緊縮政策擔憂加劇,壓抑新興市場表現,但中港股市逆勢走強,中國五月進出口均優於預期,加以美國可能取消部分對中關稅的預期升溫,中國官方亦進一步強調落實穩經濟政策,帶動中港股市連袂走揚。

統計近週外資於亞洲股市多數為賣超,包括南韓、台灣、泰國、菲律賓、印度、馬來西亞等股市均承壓,僅印尼和越南股市有少量淨買超。

債市ETF動向,資金明顯流出非投資級債

同樣反應通膨與經濟前景擔憂,過去一週固定收益型ETF中以非投資級債之淨流出23.32億美元較巨,投資級債有部份避險買盤而為少量淨流入3.45億美元。就區域別,資金主要出走美國固定收益型ETF,淨流出 18.23億美元、新興市場獲資金淨流入2.07億美元,當地貨幣債轉向為淨流入0.32億美元。

此外,就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資料顯示,截至6/8美國貨幣基金規模為4.55兆美元,較前週增加0.58%。

責任編輯:吳秀樺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