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非常競爭,但我們也突破了。」說起話來聲音渾厚有力,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開心的在股東會上,分享過去一年的營運成績,他口中的「突破」,指的是2021年的營收853.2億元,年增7.3%,創近九年新高。
數字能夠漂亮,跟遠傳這幾年啟動的轉型策略有關,話鋒一轉,徐旭東說通訊產業變化快速,連手腕上的手錶,在未來也可以能跟現在長得不一樣。
不只手錶樣式會變,台灣電信業也在變,遠傳將合併亞太電信、台灣大將合併台灣之星,產業將重回電信三雄時代,雖然手中拿著稿,但談到合併,徐旭東忍不住稍微脫稿演出。
他認為合併亞太電信應該是有效益且快樂的事情,「搞不懂有人為何要反對,有些人頭腦很清楚,又很不清楚。」語帶玄機。
談併購亞太,徐旭東:搞不懂有些人頭腦很清楚,又很不清楚
2021年最後一天,台灣大宣布合併台灣之星;今年初,遠傳宣布合併亞太電信,台灣在5G時代將收斂為三家電信公司。
股東會上談到合併,徐旭東表示,5G時代會帶來很多新需求,遠傳在頻譜等條件上都取得很好的位置,未來合併後,可以再放大頻譜效益。
但他強調,合併亞太電信是好事情,也是快樂的事情,不清楚為何有些公司出來講一些話,「搞不懂世界上有一些人頭腦很清楚,又很不清楚,跟他也沒有關,他又要這麼講......而且他(台灣大)自己也在合併,又要講我不喜歡他(遠傳)合併,不知道他從哪個學校出來的,說不通。」
在4G時代,台灣大跟亞太電信策略合作;5G時代則是遠傳合併亞太,事情的起源,是亞太電信先前召開與遠傳合併的臨時股東會上,台灣大公開表示不同意亞太電信跟遠傳合併,徐旭東才會在股東會上說出上述看法。
針對併購亞太電信進度,遠傳表示,合併案正由公平會、NCC審核中。「由於台灣市場規模有限,不利於小業者競爭。遠傳在合併方面也有很多次經驗,合併就是創造雙贏,以雙贏的角度來講,就沒有誰佔便宜的問題。」並希望同業能持和自己合併案相同的標準,來評價這樁併購案。
未來,如果兩個電信合併案都通過,將變成三家規模相近的電信業者,雖然市場會更競爭,但是會回歸正常的競爭,遠傳認為,新三雄時代比的是服務品質、產品質量、是否有差異化服務、客戶體驗等,而非削價競爭。
規模較小的電信業為了爭取市佔率,會推出低價方案,「但事實證明價錢不是消費者唯一考量,消費者還是會重視品質與服務。因此遠傳不會做不理性的削價競爭。」
此外,談到營運成績時,徐旭東提到:「電信就要講電信,要有誠信,不能加上其他的東西。」暗酸對手台灣大的營運成績,是加上台灣大旗下的momo購物營收,「這是不對的,要看數字就要看實際的數字。」
遠傳股價飆高,跟徐旭東三年前的這項決策有關
「三年前,徐董事長高瞻遠矚,率先成立業界第一個轉型辦公室,堅定遠傳轉型的目標。」遠傳總經理井琪回顧過去三年,他認為轉型已經展現出成績。此外,遠傳股價一年來表現優異,不僅業界居冠,也在今年5月創下歷史新高。
可以說,遠傳能有今天的表現,跟徐旭東三年前的轉型決策有很大關係。遠傳喊出「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轉型策略,讓新經濟營收佔比從2016年的5%,一路上升至到2021年的17%。
遠傳表示,「大人物」策略協助各企業進行數位轉型,也觀察到所有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都在布局虛擬商機,遠傳要做的,是要幫助這些企業客戶,拓展實體通路能力,以爭取虛擬客戶。
隨著轉型步伐的推進,遠傳將自己重新定義籌「科技服務公司」,而非單純的電信公司,注重以科技力驅動成長。在第二成長曲線新經濟方面,這幾年在許多公部門專案上都有獲得機會。
實際成果,像是行政院「班班有冷氣」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計劃、台北市都發局的社會住宅「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平台」、桃園水務局「下水道雲端物聯網智慧監測系統」等,涵蓋交通、防災、能源、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多元面向。
遠傳表示,目前企業客戶遍及各行各業,去年企業客戶營收更創下歷史新高,未來會持續發展「大人物」能力,協助各行各業推動綠色企業轉型。此外,遠傳5G遠距診療已造福14個縣市內的29個偏鄉衛生所,並且在疫情中提供近萬人次的都會區居民遠距診療服務。
展望5G時代,遠傳:我們是科技服務公司
井琪表示,之後若主管機關核准申請中的電信合併案,將有助於台灣電信產業走向健全且永續之發展,造福消費者與股東,並為節能減碳做出重大實質貢獻。
在低軌衛星佈局方面,遠傳表示,這與原來電信業者標到的28GHz頻譜有重疊,以及國際業者與國內業者一體適用的監理原則,仍要看主管機關的規劃。「台灣的網路普及率在全世界數一數二,但仍與低軌衛星有互補需求,遠傳對低軌衛星發展樂觀其成。」
未來,將持續以5G帶動電信本業;用心聆聽客戶需求、優化服務體驗;以ESG為主軸發展新經濟事業、擴大ICT業務成長規模;透過跨業結盟、攜新創攻商機,共創多贏。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