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吃喝玩樂!Google、SAP都要設立「幸福長」,如何讓員工更快樂?
不只吃喝玩樂!Google、SAP都要設立「幸福長」,如何讓員工更快樂?

工作快樂嗎?這不再只是工作者經常「捫心自問」的問題,已經成為企業與管理者得重視的議題:你的團隊、組織夠幸福嗎?為了回答或改善這個提問,一個新的職位誕生了:幸福長(CHO,Chief Happiness Officers),包含Google、SAP等公司中,都能找到這位C字輩主管。

目前很難量化有多少公司擁有幸福長,但根據LinkedIn的數據,現在有數千名工作者擔任這個角色 —— 比兩年前多了65%。然而,具體來說這位經理人要做些什麼?

幸福感與工作效率成正相關

幸福長的工作目標,當然是聚焦在員工的快樂與滿意度,《華爾街日報》採訪了一位新創企業的幸福長,平常主要負責福利項目,包辦了辦公室內的啤酒到採購滑雪板。除了實體福利之外,多間企業的幸福長,也會透過定期與團隊面談,了解他們在職場與生活的需求,甚至影響整間公司的策略,例如更貼近員工需求的上班時間。

設立新職位的背後,意味著企業愈來愈重視這些指標,而「幸福感」確實也與工作效率或生產力息息相關。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和認知科學家羅利·桑托斯(Laurie Santos)告訴《紐約時報》,過去人們以為工作順利、有成就感,在職場中才會感到開心,但反過來說,當工作者先能感受到快樂、幸福,對其表現也會有正面影響。

倫敦商學院教授亞歷克斯·艾德曼斯(Alex Edmans)則表示,由於現代工作成果的展現,愈來愈偏向「非實體」,像是創意、策略,使得除了薪酬高低之外,團隊也會在意推進的動力、達成目標過程中的感受等,自然成為企業應關注的重點。

然而,「幸福感」並不容易衡量,怎麼做才能讓員工感受到?哪些福利、措施才能真正讓他們快樂、進而回流到工作上?

shutterstock_1171495855_office.jpg
圖/ LightField Studios via shutterstock

物質福利可能是假議題,員工需要更多對話、決策權

每間公司的文化、員工組成都不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仍有一些可以參考的方向。《富比士》認為,首先管理階層都要有一致認知,這是一件對的事情,再來可從3個方向營造幸福感:環境、靈活與安全 ,代表著辦公空間、工作流程上的彈性,以及能否有開放的態度,讓他們能自由表達意見,或是賦予更多權力,最後輔以關心和對話,才能真正帶給團隊快樂。

以 SAP 的首任幸福長授托比·豪格(Toby Haug)為例,他接受《The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採訪時指出,自己目前在該公司的巴塞隆納、都柏林等據點,負責規畫與執行一項「幸福工作」計畫,其最大的準則,就是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感受到自己擁有足夠決策權。豪格特別提到「客製化辦公空間」,每個團隊能拿到一筆預算、自主決定要如何打造他們的辦公室 —— 這個每天可能比家中客廳待更多時間的場域。

另外,企業應該更仔細了解自身團隊的需求。《紐約時報》就提醒,如果只是提供自以為「對員工很好」的舉措,是無法帶來效益的,像是以大量物質,如零食、餅乾或免費的晚餐等,換取員工不合理的工時,反而犧牲了他們陪伴家人的時光。事實上,員工都能看透這些表面功夫,那即便增設了幸福長,最後也很難獲得信任與激發動力。

資料來源:WSJ紐約時報ForbesThe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延伸閱讀:
公司要成功,就該大方給薪、鼓勵休假!2 個台灣企業的故事
上市櫃公司員工年薪排行!第一名的企業,員工平均可領超過600萬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