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值得你付出心力、一起共患難嗎?這6種跡象教你辨認好上司
主管值得你付出心力、一起共患難嗎?這6種跡象教你辨認好上司

這兩年來疫情改變了許多公司的營運和人力管理模式,如果管理階層能和團隊共患難、激勵士氣做出改變,就能帶領團隊進步;反之,則會拖垮團隊。

管理沒有一套成功的標準公式,不過的確有些方法可以看出管理者優劣。職業心理學家暨德國 FOM 大學健康管理教授朱莉婭·肖萊默(Julia Schorlemmer),在接受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採訪時提到,在非常時期,值得共患難的主管通常有 6 個跡象:

已建立明確的溝通規則

現在溝通方式非常多,通訊軟體就有好幾款,也有人習慣用 Slack 等上班族常用工具,而有時候又必須線上會議、甚至面對面對談。 身為主管,必須明確建立溝通規則,如分別使用哪些工具溝通哪些事情、什麼時機溝通什麼項目比較合適。

舉例來說,不急迫的問題,可以透過信件且給予同事 2~3 天時間回覆;如果急迫要討論的項目,建議用通訊軟體前情提要、並迅速約一個面談搞定。

能夠劃分休息與工作的界線

遠距工作讓許多人覺得無時無刻都被打擾,因為離不開這個虛構的「辦公室」。 要讓員工好好休息,主管就要替他們劃分好休息與工作的界線,比方說午休幾點到幾點,就不要傳訊息打擾員工,明確讓對方知道何時才需要回覆訊息。

另外也可建議員工在通訊軟體標示自己的工作狀態,例如何時放假、休息到幾點,以免遭其他部門打擾。主管也要切記,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只要員工可準時完成工作,應該讓他們彈性安排工時,比方說有小孩的父母,可以自行調配照顧孩子和工作的時間。

懂得正面思考

正面思考在變動的時局下更顯重要,如果主管一直抱怨疫情、抱怨改變,團隊也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危機反而是一個激發員工工作動力的好機會,主管可以帶領團隊一起挖掘從前未嘗試過的、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或許可以看到新的工作成果。

不過度控制員工

不少主管因為遠距工作,感到難以掌握員工工作狀況,反而更常打擾員工,不斷拋訊息和指令,這並非理想的管理方式。過度控制團隊,會讓員工覺得不被信任,傷害彼此互信的基礎。

願意跟員工交流煩惱

員工其實是可以替主管分憂解勞的,主管可以試著向員工分享一些煩惱。但要好好拿捏這條界線,不能傾訴一些基層不該知道的公司機密,也不建議表露太多情緒,否則不只會讓員工難以招架,這段交流也會淪為主管個人情緒性的抱怨。

不僅如此,一個好主管應該也要能認真傾聽員工提出的煩惱,並提出改善建議。

可以是員工學習的典範

懂得照顧自己的主管,會是員工很好的學習典範。比方說主管能兼顧工作與生活,該下班就下班好好休息,這樣員工才會放心休息、整個團隊不至於累壞。

除了職業心理學家建議觀察的6個跡象,顧能集團(Gartner)常務副總裁瑪麗·梅薩利奧(Mary Mesaglio)也曾建議主管們在疫情搗亂下,更要精進以下技能:決定工作的優先順序、不用二分法解決問題、講話誠實並保有同理心,才能在動盪的局勢下,讓部屬放心跟隨。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 Gartner

延伸閱讀:
別讓今天的疲勞,成為明天的過勞!9 跡象中一個,代表有睡眠危機了
名牌包、手機、汽車,真的需要一直換嗎?45 歲退休後,我才懂的事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