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大廠聯發科將在本週五(29日)召開法說會。面對市場接連釋放出的砍單訊號,內外資示警聲浪更是一波波,聯發科對下半年的毛利率、庫存週轉的預期,以及全年營收展望是否下修,皆為法人關注的焦點。
在今年五月的股東會上,曾有股東問起聯發科對於市場需求衰退的看法。當時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就鬆口半導體目前的確處於逆風狀態,但他也表示:「長期展望是樂觀的。」解釋半導體需求並未消失,只是階段性減少。
不僅如此,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接著指出:「現今不論是已開發、未開發國家,都積極加速數位轉型。」意味著世界各國對電子產品仍存在長期需求,聯發科並不畏於短期逆風的挑戰。
中國手機市場衰退影響大,分析師:Q3旺季將不若以往
若攤開聯發科第一季的財務成績,確實表現亮眼。不僅毛利率攀升至50.3%,年增5.4%,創下2010年第三季以來新高。另外,該季合併營收也來到1427.11億元;合併淨利則來到334.13億元,EPS為21.02元,其中營收、獲利皆創下單季新高。
然而,近期在通膨、手機需求縮減以及下游客戶正努力在銷貨並減少訂單的情況下,不少IC設計業者正面臨存貨週轉天數、存貨金額逐漸上升的情況。集邦科技(TrendForece)分析師曾冠瑋表示,下游品牌商、代理商等拉貨情況的確出現驟減。
從實際數字上來看,中國研調機構CINNO Research在今年6月1日發布的觀察報告指出,中國在4月份的智慧手機 SoC 終端出貨量為 1760 萬顆,月減 12.1%。其中前三大供應商分別為聯發科、高通(Qualcomm)和蘋果(Apple)。從下圖中可見,聯發科4月的出貨量就月減了100萬顆。
CINNO Research也在觀察中明確指出,需求滑落主要發生在安卓手機陣營,在地緣政治和物價飛漲等大環境因素的影響下,中國手機銷量自然受到衝擊。
若再進一步檢視聯發科2022年第一季的產品組合,手機晶片約佔53%、智慧終端產品約佔39%、電源管理IC約則占7%,可以看到手機晶片仍佔了大幅度的比重。諸如OPPO、VIVO 與小米等手機廠商,都是聯發科的主要客戶,
這意味著,聯發科第三季乃至於下半年,很有可能大受影響。目前各界法人普遍預估第三季營收將衰退6%-12%不等、毛利率滑落50%以下,並連帶不看好第四季的銷售成績。曾冠瑋指出:「IC設計產業在第三季將旺季不旺。」
大型IC設計企業籌碼多,匯率、產品組合皆是變因
不過,聯發科作為亞太地區的IC設計龍頭,產品組合豐富,從高階智慧手機、平板、影音、通訊、車用到物聯網都有佈局,或許能夠透過調整產品組合來快速應對大環境的不景氣。曾冠瑋指出,相較於小型公司,大型的IC設計業者更有話語權向上下游廠商討論產能、議價、調整產品組合。
此外,蔡明介在五月份的股東會也上也點出:「產能當然是動態式的調整。」顯示聯發科的確有在依循著市場波動做出應對。
此外,曾冠瑋指出,對於IC設計公司的毛利率觀察,應連同匯率因素一併考慮,因為大部分的IC出貨多以美金計價。他認為,台系廠商有機會維持一定毛利水準,但後續仍需要國際間的政策變化而定。
聯發科在本月25日宣布將下單英特爾(Intel),雙方將於16奈米的成熟製程上展開合作。知識力社群創辦人曲建仲當時分析,此舉應為聯發科在智慧終端領域的佈局。在29日的法說會上,聯發科也可能就轉單動作,給出正式回應。
責任編輯:吳秀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