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遇逆風,對於產業前景各家業者看法也不盡相同,韓國SK海力士(SK Hynix)與美國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Inc.)近日分別發布公司2022年第二季的財務報表,儘管同為半導體製造公司,但兩間公司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未來預期似乎卻是截然不同。
SK海力士:電子消費品需求減,雲端晶片需求有望長期擴大
身為全球第二大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的SK海力士在財報會議上表示,除了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和筆電的需求逐漸放緩外,客戶們也因為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盡可能地縮減成本和減少投資,因此對企業的電子設備需求和伺服器晶片需求形成一定程度的打擊。
不過根據對主要客戶的觀察,未來對雲端服務的長期需求應該仍有望繼續擴大,因此用於伺服器的記憶體晶片將會是接下來該公司晶片的大宗需求來源。
隨著亞馬遜等大型數據公司的雲端開會需求上升,也大大推動該公司的營利成長,第2季的營業利潤成長56%至32億美元,SK海力士表示整體趨勢是客戶將會持有更多晶片的庫存,不過短期零組件短缺、整體經濟不確定性以及對消費部門需求的打擊,也讓伺服器客戶在下半年的支出計畫變得保守。
德儀看好工業和車用晶片
至於德州儀器則採取較為樂觀的看法,該公司在26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他們預期第三季收入將會介於49億至53億美元之間,EPS也高達2.51美元,德州儀器雖然也和許多同業一樣認為個人電子消費品的表現不佳,但德州儀器財務長Rafael Lizardi表示用於工業機械和車輛的晶片在本季實現了強勁增長,特別是汽車相關收入成長超過兩成,不過德州儀器拒絕為整個晶片市場或電子消費品的未來需求走向進行預測,表示以上觀察僅代表該公司將繼續投入工業和汽車產品的投資。
從晶片用途來看,德州儀器主要生產用於工廠設備和航太硬體的類比嵌入式晶片,和SK海力士所生產的記憶體晶片所仰賴的電子消費品客戶即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因此相較於SK海力士,德州儀器受到景氣和個人消費的影響並不像其他廠商如此劇烈,或許這是造成兩間公司對未來預期有著天壤之別的主要原因。
雲端和車用晶片未來需求將穩定增加
高德納(Gartner)顧問研究公司認為,即使晶片短缺的問題正在緩解,但受到通膨和利率上升的影響,半導體市場的疲軟期將會延續至2023年,而今(2022)年全球半導體的收入預計僅會成長7.4%,遠低於去年的26.3%,雖然電子消費品大大放緩半導體的收入成長速度,不過該顧問公司的實務副總裁理查‧高登(Richard Gordon)提到,雖然電子消費領域的需求將放緩,但用於數據中心的雲端基礎設施和不斷發展中的電動車產業,將會成為未來半導體產業的趨勢。
責任編輯:吳秀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