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於昨日CNN釋出的專訪片段中, 罕見的談及台灣的地緣政治。CNN主持人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問及劉德音若中國武力犯台,是否將對台積電造成衝擊時,劉德音表示:「沒有國家能用武力控制台積電。」
劉德音解釋,半導體是複雜且精細的產業:「從原料、化學產品、設備零件、工程軟體與檢測等,都需要和歐洲、日本、美國等同步合作。」假使中國運用武力奪取,台積電將無法正常運行。言下之意就是,中國不可能奪取台積電後,自己關起門來生產。
對此,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則分析,以台積電3奈米來說,下半年量產後市佔率可能達98%,加上台積電客戶廣布世界,若真發生戰爭,高度全球化的供應鏈將陷入一片混亂。台積電的停擺,對世界各地都將造成衝擊。
然若中國解放軍真的侵台,劉德音表示,屆時世界秩序將毀壞,地緣政治樣貌也會產生劇烈變化,半導體產業將非國人唯一需憂心的事情。
另外,劉德音認為,在此情況下與中國保持生意往來並非壞事,目前中國的生意約佔台積電一成的營收佔比。意味著台積電若能成為中國先進製程的唯一來源,將可以產生政治上的制衡效果。劉德音指出,商業往來能讓中國在武力犯台之前「三思而後行」。
劉德音也補充,當前商業來往僅限於消費性產品,中國軍方並非客戶範圍。從劉德音整體的受訪內容來看,對於台積電的護國神山效應非常有信心,他也再三強調,台灣是「一個和平的小島(a peaceful island)」。希望藉由呼籲,引起各方更加瞭解「中國犯台、各方皆輸」的情況。
半導體是雙面刃,從政治、產業面向該如何解讀?
不過,護國神山的羽翼,真如劉德音所述,能止中保台嗎?台大政治系博士候選人烏翔凌表示,其實風險還是很大。
烏翔凌專攻美中科技戰的權力關係研究,也是美國密西根大學電機電腦碩士。對於劉德音的表態動作,烏翔凌解讀,在台灣政府幫助有限的情況下,「為了讓全世界了解台積電的立場,劉德音利用國際媒體發聲是好事,也是必要。」
然而烏翔凌認為,對於中國的武力入侵,台灣其實還是存在極高的風險,「産業安全、國家安全與世界安全,都是相對的概念」。他並進一步指出,台灣的晶片產業雖然在國際需求下,受到相當程度的保護,但受武力攻擊的機率還是不低,「現在的不安全指數和美中關係降到冰點以前相比,上升太多了。」
烏翔凌指出,對中國而言政權的正當性遠大於科技考量。中國若得不到先進製程,也會失去不犯台的意義。「美國若即將失去台灣,也會先毁掉台積電。」烏翔凌說。
另外,劉德音也採訪中指出,台積電能創造晶片奇蹟的原因來自於教育制度以及員工的努力,並提出希望台灣能不再因台海關係而被歧視的期許。「台灣是充滿活力的社會,希望能為全世界的創新提供動能。」劉德音說。
若從產業角度來看,台積電模式興起,受惠於半導體產業的高度分工,不過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丁學文則認為,台積電如今雖然在高端晶片部分,掌握了極大的話語權,然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半導體全球高度分工的情況將開始收攏,朝向區域化垂直整合發展,以確保供應鏈的韌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晶圓代工為主的台積電,可能會難以持續單打獨鬥,「在這個過程中,台積電應該也會非常需要政府的幫助,以及金融的奧援。」丁學文說。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眾議院院長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今晚將確定訪台。融合政治、經濟的半導體難題,將會有何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