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事檢驗室裡,簡單的棉花棒和小檢體瓶是運送血液、唾液或其他體液時不可或缺的耗材。然而棉花棒上的樣本很快會乾掉,小檢體瓶需額外轉移步驟才能進行分析。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奇異筆的毛氈纖維筆頭(當然是不含墨水的)可做為有效且持久的採樣工具。
俄羅斯莫斯科物理及科技學院的物理學家波波夫(Igor Popov)購買了市面上常見奇異筆的替換筆頭,它原本的設計就能長時間保持油墨不乾掉。研究人員把多孔的筆頭浸潤在含止痛藥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血液或唾液後,即使採樣筆頭放在室溫七天,他們的「馬蓋先式」採檢器仍可成功測出藥物和濃度。波波夫說,這種採檢器最適合檢驗不會太快分解的藥物和激素,「這項技術能應用於醫學條件不充足的檢驗場所,例如偏鄉診所。」發表於今年2月的《分子》和6月的《太空工程》的研究詳述了這項新工具的使用。
另一個可能應用之處是太空旅行。波波夫說,檢驗太空人的採檢器必須輕巧,且不需太多訓練即能使用,樣本還需方便儲存直到返回地球。在太空站的太空人目前是使用小檢體瓶,而這會佔用太空站上寶貴的冷凍空間。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化學家理查森(Susan Richardson)說:「奇異筆頭採檢是我沒見過的新應用。」她評論,未來研究應調查欲測試的化合物能在體液中保持多久,例如又水中的微生物可能會分解它。研究人員接下來會比較各種奇異筆頭,找出最適合樣本保存的奇異筆頭組成、形狀和大小等特性。
延伸閱讀 :
〈善用天然氣走向無碳未來〉
〈捕碳換石油 減碳一場空〉
〈氣候僵局怎麼解?〉
本文授權轉載自:科學人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