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bot智慧家電表現亮眼!亞馬遜砸17 億美元收購,擴大機器人佈局
iRobot智慧家電表現亮眼!亞馬遜砸17 億美元收購,擴大機器人佈局

上週五,亞馬遜(Amazon)宣布以約17億美元收購機器人巨頭iRobot。iRobot公司一向以家務智慧機器人聞名,而此次收購將會使亞馬遜在機器人領域的影響力。

家用機器人首選,受到亞馬遜開發部門青睞

iRobot 由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成員創立,2002年首次推出Roomba真空吸塵機器人。該品牌從此成為掃地機器人的代名詞,截至2020年銷量超過3000萬台。他們還擴充不同的打掃目的與模式,推出機器人拖把和泳池清潔機等等。iRobot還有提供訂閱服務,協助自動設備補充等等。

而這也不是亞馬遜首次收購智慧機器人公司。自十年前收購Kiva Systems以來,亞馬遜也一直在積極開發機器人領域,儘管他們的機器人部門只專注在倉儲內的業務。但最近,亞馬遜有嘗試推出Astro機器人進入家庭。儘管Astro相當可愛,但還是略遜Roomba一籌。

「我們知道節省時間很重要,而家務會佔據客戶寶貴的時間,讓客戶沒辦法做自己喜歡的事。」亞馬遜設備部門的資深副總經理林普(Dave Limp)這樣說,但是「多年來,iRobot團隊已經證明了他們非常實用、以及創新的產品,可以重塑人們的打掃方式——在客戶想要的時間和地點打掃,同時避開家中常見的障礙物,到自動清空集塵箱。」換言之,iRobot產品的效率,還是亞馬遜暫時略遜一籌的。

疫情打擊,但仍將繼續攜手合作

但iRobot在這次疫情大流行當中也不免受到打擊。在接續開發的產品如排水溝清潔機和草坪修剪機等等,都無法複製Roomba那樣巨大的成功。被稱為Terra的割草機器人開發計畫就在疫情間遭到延誤。在2020年4月也宣布裁員70人,約佔其全球員工總數的5%。

在最近亞馬遜收購之際,iRobot也正面臨著巨大的阻力。該公司週五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收入與去年同季相比下降30%,主要是訂單減少和被取消,因此庫存過剩;同時供應鏈不穩,生產也受到限制。

但亞馬遜和iRobot在過去幾年中建立了相當密切的合作關係。Roomba支持亞馬遜智慧助理Alexa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語音指示機器人執行打掃任務。亞馬遜架設的AWS物聯網伺服器也被Roomba使用。

上個月iRobot的執行長曾在Twitter Space表示,擁有亞馬遜豐富的資源,無疑將加速iRobot開發Roomba系列之外的能力,例如軍用機器人、以及嬰兒娃娃車等等。他也曾表示過,家庭將會擁有這些物聯網家具,這些家具將相互連結,並且有朝一日可以解決老齡照護等社會問題。

這次收購也遵循了亞馬遜在2021年提出的未來願景。林普當時將亞馬遜往智慧家居發展的野心告訴了記者,「我們相信,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內,每個家庭都將至少擁有一台機器人,它將成為您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

亞馬遜大舉併購,反壟斷組織將審查該併購案

此次收購是亞馬遜的第四大交易,僅次於2017年以137億美元收購雜貨連鎖店 Whole Foods、去年以84.5億美元收購電影製片廠米高梅,以及上個月宣布以39億美元收購保健供應商One Medical。

反壟斷專家表示,這筆收購案預計將受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嚴厲審查。該委員會可能會提起訴訟來阻止這筆交易。另一個反壟斷組織「美國經濟自由計畫」的執行長也說,亞馬遜「基本上是在他們想主導的市場上擊敗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購買你最大的競爭對手應該是違反反壟斷法的。」

但此次收購正在等待標準監管審查,且亞馬遜將不得不說服監管機構,他們會維護隱私保護措施,因為Roomba的最新機型內建相當複雜的傳感器,用於建構用戶家中的3D地圖。先前亞馬遜已有違反隱私相關指控:一位消費者發現,亞馬遜蒐集了過多消費者的個人訊息,包括他在亞馬遜上搜索的所有內容的記錄、他手機中的一千多個聯繫人以及健康相關的敏感資訊。

iRobot的股價在收購案宣布後飆升19%。亞馬遜股價收盤下跌1%。

資料來源:TechCrunchCNBC亞馬遜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隨著政策法規開放與消費者行為改變,金融服務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加速數位金融服務往個人化、智慧化與互動化靠攏,觀察到這股趨勢,台北富邦銀行不僅積極展開轉型旅程,更於 2023 年中啟動 Fubon+ 行動銀行 App 專案:從使用者需求出發,以「簡單」、「直覺」、「懂我」三大設計理念重塑產品架構、系統介面與使用體驗,打造專屬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

北富銀以簡單、直覺、懂我為核心訴求,Fubon+化身專屬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集結跨部門 600 位同仁的力量、歷經一年餘的時間,台北富邦銀行在去(2024)年 11 月正式推出 Fubon+ App,在極短時間內協助高達九成的行動銀行用戶轉移,更因應使用者需求快速迭代功能服務,透過數據分析完善個人化體驗,成為使用者不可或缺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業務處副總經理傅奕樵解釋:「Fubon+ App 是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以金融使用行為進行服務分類,並以牌卡介面提供信貸、信用卡、帳戶等服務,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直覺的點選與連結所需服務,大幅提升操作效率與優化使用體驗。」

富邦金控
Fubon+ App不僅系統介面翻新,功能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也隨之擴充
圖/ 數位時代

根據統計,Fubon+ App 上線之初即整合超過 200 個功能服務,每月平均 以5 到 7 個新增或更新功能向上攀升,滿足不同使用場景。例如,針對偏好夜間使用App的族群推出深色主題介面、考量年長者需求提供五種字級選擇,以及因應使用者需求提供夜間換匯服務等。

在這個過程中,平衡多元功能與使用體驗至關緊要,對此,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總處副總處長周郭傑認為:「功能越多元,系統介面與操作流程越需要簡潔直觀,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設計每一個互動細節與使用體驗。」以生活繳費為例,使用者只要以Fubon+ App繳交水費或電費,系統就會自動記錄並主動發出繳費提醒,降低遺漏與逾期風險,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體驗。

Fubon+ App以數據驅動的個人化服務化身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具體作法有三:整合銀行、人壽與證券數據資料,讓使用者可以單一平台掌握各種資產數據,如銀行存款明細、人壽保單與投資績效等;其次是在App提供「富邦共學」等免費線上課程資訊,以及專屬的理財建議,協助使用者快速掌握所需的理財資訊,以及透過「我的權益」提供使用者專屬優惠與回饋,加速使用者下達各種金融決策。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蒐集與分析使用者的數位軌跡,例如交易數據與互動行為,讓台北富邦銀行可以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提供專屬使用者的產品服務與資訊,例如在使用者的信用卡額度將滿時發送調額提醒訊息等,即時滿足使用者在不同金融場景的服務需求。

聚焦五大進化服務,Fubon+ App與時俱進滿足使用者需求

為擴大Fubon+ App設計理念與價值,台北富邦銀行將聚焦「安全」、「財富」、「暖心」、「便利」與「智能」五大面向,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能量。

傅奕樵表示:「資安風險與詐騙事件頻傳,讓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抱持戒心,為改變這個狀況,Fubon+ App全面提升系統安全、裝置安全與落實資料保護,針對信用卡戶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內連帳戶安全中心提供多重安全設定,包含裝置綁定跟透過OTP(MOTP)進行身分與交易認證等,更透過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以及知道如何降低風險,進而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此外,台北富邦銀行將於下半年度導入FIDO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讓使用者在線上交易時可以生物辨識的方式快速通過身分認證,更好保護用卡安全。

富邦金控
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
圖/ 數位時代

除了防詐安全,Fubon+ App更同步進化財富管理功能,以暖心設計與簡單直覺介面,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在線完成資訊查詢與金融交易,如匯率到價通知、視覺化市場燈號,到個人化的消費與投資數據分析,為使用者打造一站式的智慧理財體驗。此外,還可依需求串聯實體分行,由專人提供即時協助。「我們將以使用者視角持續優化Fubon+ App,同時,攜手跨業合作夥伴一同滿足使用者在不同生活場景的金融需求,如旅遊金融等,成為真正『懂你』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關於Fubon+ App的未來發展方向,周郭傑如是總結。

了解更多Fubon+ >  https://fubonapp.taipeifubon.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