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工廠「靠直覺」交貨!塔台智能用AI管理訂單,如何減少9成人力?
打破工廠「靠直覺」交貨!塔台智能用AI管理訂單,如何減少9成人力?

「智慧排程工具一直沒有被中小型企業採用,可是它明明是製造業工廠每天睜開眼睛就應該使用的工具。」塔台智能執行長陳漢廷(首圖)說道,他眼見製造業總靠直覺判斷交貨時間,難以實現「快狠準」,便打造SARA智慧排程系統。

陳漢廷指出,製造業只要上傳工廠進銷存訂購單Excel,SARA智慧排程系統立即自動排程所有訂單,遇到急件插單能馬上依據利潤決定插單位置,並計算員工績效、排定每日工作明細,減少90%人工排程時間外,更提升20%產能。

塔台智能Sara智慧排程_專案甘特圖.png
塔台智能的SARA智慧排程系統可以減少製造工廠90%人工排程時間,更提升20%產能。
圖/ 塔台智能

製造業老闆過去靠直覺預估交貨時間,ERP及MES系統計算結果與現實不符

「以前工廠都是老闆在想報價報多少,快速估價才能夠搶單。」陳漢廷直言,工廠老闆過去接手訂單時,多依靠「直覺」訂定價格,但一個零件的生產流程涵蓋購買材料時間、外包、檢驗等步驟,加上90%中小型企業仍用Excel作業,老闆根本難以從一大張試算表中預估交貨時間。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尤其是中小型製造業代工廠的訂單多屬於「少量多樣」,如果訂單爆滿,老闆更是一個頭兩個大。

即便市面上已有企業資源計劃ERP及製造執行系統MES系統,前者能夠協助專案管理,管理採購、財務、生產時程;後者則是管控生產線上在執行的案子,共同幫忙製造業管理進銷存。然而,這兩套系統的問題就是「與現實情況不符」。

第一,假設工廠有20個機台及5位生產人力,ERP系統僅能根據20個機台計算生產進度,看似產能大,系統卻不知道實際上只有5個人力,導致理想的生產進度與現實狀況不符,「就像我行事曆排程要做完哪些事情,但現實中能不能達成不知道。」陳漢廷說道。

第二,若工廠突然有「插單」,ERP及MES系統無法即時重算訂單排程,造成工廠不知道該先完成哪筆訂單。

第三,兩者系統之間為「數據孤島」,MES只給員工的流水單,但各機台工作前後人力為何,只記錄於ERP系統中,資訊難以整併。

SARA智慧排程系統減少90%人工排程時間,提高20%產能

陳漢廷於是開發SARA智慧排程系統,主打3大關鍵特色,分別是彈性應變、資料整合及線上協作,串起製造業人員、機台、物料、製成方法,以AI技術即時優化生產排程,減少90%人工排程時間,提高20%工廠產能效率。

SARA智慧製造排程系統內建APS動態排程系統,並構建ERP及MES系統之間的橋樑,工廠只要上傳Excel或ERP、MES系統的數據,就可以可開始使用,並完成以下3大任務:

  • 達交預測
    SARA針對工廠訂單算出每個工作的達交時間,並以甘特圖呈現,能夠在1分鐘處理1,000筆訂單,碰到插單也能根據客戶等級和訂單利潤動態優化排程。

    「以前業務出去談生意,都是標準規格喊3天、特殊規格7天,急件就是加價,然後員工回來工廠使命必達。」陳漢廷表示,動態重算功能不僅方便工廠老闆管理人力,也用客觀數據讓業務清楚交代預期交貨時間。

  • 負荷分析
    為貼近工廠的實際生產情形,SARA根據人力及工作量計算不同機台每天的負荷量,預測未來6個月的達交率。陳漢廷說,工廠就可以預先了解是否該增加人力,或是添購更多機器設備。

塔台智能Sara智慧排程_未來六個月產能負荷分析.png
SARA智慧排程系統根據人力及工作量計算不同機台每天的負荷量,預測未來6個月的達交率。
圖/ 塔台智能
  • 自動報表
    以往老闆查看工作績效,多依據員工完成的訂單數量,但事實上,有時候員工完成較少訂單並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工作本身較複雜及困難。

    由於SARA紀錄每位員工完成的工作以及各工作難度,因此老闆能夠全面檢視員工績效,並查看員工是否出現工時、工作次序異常的狀況。除此之外,SARA也透過歷史記錄自動預估員工工時,老闆得以在未來精準安排人員作業時間。

從大企業轉向中小型客戶,用SaaS訂閱制壓低價格門檻

陳漢廷過去在清大AI製造中心從事研究,因科技部專案才產出SARA原先模型,以專案制協助大企業實現數位轉型,他強調智慧排程工具開發的難處就在於「整合跨領域知識」,不僅要具備製造業領域知識 (Domain knowledge),還需建構資訊管理系統,並導入AI技術。

雖然大企業一個專案一年就能收取約新台幣1,000萬元,但他認為這樣的商業模式運作不穩,再加上僅鎖定大型客戶,多少限縮了應用範圍,於是心中便有了一個念頭:「這產品不能拿來給中小型企業用嗎?」

陳漢廷進一步研究發現,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智慧排程工具價格門檻高又難以上手,如果員工不是IT背景,較難操作資訊系統,因此陳漢廷將原先模型轉型,推出SARA智慧排程系統,讓製造業也能夠輕鬆上手。

「以前起跳價是好幾百千萬,現在1個月只要6,000元。」陳漢廷提到,為了壓低價格,產品改以SaaS訂閱制販賣,可以免費使用30天,付費版則有標準及企業版本,分別以每月新台幣6,000元和36,000元收費,目前已有10間客戶。

未來陳漢廷目標在半年內達到30間客戶,並轉化使用到付費版本,再來便是瞄準海外市場,期望擴展中國、美國市場版圖,讓SARA智慧排程系統成為陪伴製造業數位轉型的最佳利器。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提前並充分做好每一次的準備,以專業技術能力與產品應用價值協助解決客戶實際問題
2. 帶領團隊設定目標、達成目標(如獲利目標、產品方向)
3. 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初期即開始培養核心團隊成員,並與大企業、政府單位合作(如資策會、中國生產力中心、AWS、研華等),共同合作開發市場,不一個人單打獨鬥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客戶會問公司永續性的問題,如團隊人數、服務能力。投資人會問如何確保做出來的東西有市場,競爭力好壞與獨特性的問題。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
A:目前團隊最缺乏的是人力資源。智慧排程技術難度高且複雜,需要第一線的直接接觸客戶雜亂的資料,需要高專業力的人才與能夠有耐心與細心的去拆分瞭解客戶的資料。除了找尋適合的人才,培養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找尋適合的合作夥伴廠商,藉由廠商原本就熟悉客戶資料的優勢,進行共同合作、服務客戶。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塔台智能網絡股份有限公司(InterAgent Co., Ltd.)
成立時間:2018/04/26
產品名稱:SARA智慧排程系統
官方網站新創資料庫

延伸閱讀:
7.5億元銀彈到位!前91APP財務長成立Venture+,幫助創業家的「GRF」守則是什麼?
一年看超過1000個案子,活水資本:Good business 和 Good VC deal 是兩回事!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責任編輯:傅珮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