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字就能做圖!Canva也導入AI生成圖像功能,如何讓簡報更漂亮?
有文字就能做圖!Canva也導入AI生成圖像功能,如何讓簡報更漂亮?

線上設計平台Canva正式開放了AI圖像生成功能「Text to Image」,讓所有用戶能用文字就製作出想要的圖片。生成的AI系統使用的是「Stable Diffusion」,再加上Canva介面的過濾器和協助工具,來引導用戶得到他們想要的圖片。

現在只要Canva網站並開啟新的檔案,就可以在左方功能列表選擇「Text to Image」選項,並輸入想看到的圖案,例如「池塘中錦鯉的淺色水彩畫」。但目前該功能目前無法理解中文,因此會建議用戶使用英文輸入。

圖/ Canva

還可以挑選想要的圖片風格和樣式,如「照片」、「繪圖」、「3D」、「繪畫」等等。然後該面板就會生成四張不同的圖像,供用戶挑選最符合想像的,並添加到檔案的畫面中。

圖/ Canva

同時,Canva還提供了回報的功能,若是圖片出現了包含暴力、裸露、仇恨言論和「偏見和/或刻板印象」內容的圖像,將可以回報並協助Canva改善。

圖/ Canva

Canva的聯合創始人兼產品長Cameron Adams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將此視為給予我們社群的一個學習體驗……我們想把這個新的技術(AI圖像生成)交給他們,因為這是個新興領域,而它的確切使用方式、以及用戶與它的互動方式仍在發展階段。」

AI生成模板與素材,創意更客製化

讓用戶在自己的檔案或簡報中加入更多影像以及美感設計,已經是近年辦公室軟體的趨勢,而近年Canva在Google Docs與Microsoft Word之間殺出重圍,就靠著其超過一億個內建模板與素材,包括影片、動圖、相片等。

現在有了AI,創意就不再受到素材的限制。Adams就說,他已經看到AI工具的許多種應用。「我最喜歡的是,學生用它生成視覺化的故事,所以他們可以在課堂上寫一個故事,並且用Text to Image來生成與這個故事相關的圖片。他們也會用Text to Image來製作文稿、傳單和襯衫上的圖案,都是透過Canva來印出來的。」

除了Canva之外,還有越來越多AI圖像工具開放大眾使用,尤其像是Stable Diffusion這樣的開源AI系統,允許各大公司與軟體將AI系統加入自己的產品旗下。上個月,微軟也推出了自己的文本轉圖像工具Microsoft Designer,由OpenAI的DALL-E系統支持,作為其Office套件的一部分,生成最符合用戶想要的圖片與模板。

不過,Canva官方強調,他們為AI工具做出的關鍵調整是一個額外的過濾器,以阻止用戶生成色情或暴力的圖片——尤其許多用戶是各年齡層的學生。「我們確實發現Stable Diffusion相當容易繞過限制,」Adams說。

爭議吵不完,用戶只有所有權但沒有版權

但是,這些AI系統的興起也一直在引發爭議,尤其是很多受到版權保護的圖片都被用來訓練這些系統──許多藝術家與設計師會發現,自己作品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用於創作商用產品,儘管負責的公司和研究人員表示,使用這些圖像資料受到美國合理使用原則等條款的保護。

當被問及相關爭議時,Adams表示,「我認為,關於人工智慧產品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視為合理使用,這些問題與法律有關,而且世界各地的情況會有所不同……我們與創作者社群以及用戶有很良好的關係,也正在與他們合作以解決版權問題。我們將圖像的所有權授予用戶,但我們不認可用戶可以擁有這些圖像的版權。」

因此Canva不對Text to Image創建的圖像提出任何版權主張,並表示用戶擁有他們創建的圖像,但須遵守公司的使用條款。唯一的規定是用戶授予Canva在其平台上託管圖片、並使用這些圖片來廣告其產品的權利。

資料來源:The VergePetaPixelCanva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AI驅動智慧轉型  中華電信打造產業升級新引擎
以AI驅動智慧轉型 中華電信打造產業升級新引擎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加速企業的進化。中華電信早在2016年就制定了AI策略,不僅用來優化自身營運,還透過「內服外推」的策略,將實戰經驗轉化為產品與服務,例如智慧客服、法遵審閱和跨國語譯等,幫助企業在AI 2.0時代掌握人機協作的優勢,發揮AI的最大綜效。

從辨別式到生成式AI技術 驅動人機協作新紀元

2016年,AlphaGo的出現象徵著辨別式AI技術的成熟。人工智慧不僅能「看懂」、「讀懂」,甚至能「聽懂」人類的語言與行為,讓語音辨識、影像分析、文字理解等應用進入金融、製造、醫療與安防等產業。例如,金融業利用辨別式AI優化信用評估、詐欺偵測與風險管理;醫療業提升診斷疾病的能力;製造業用於品質檢測與預測性維修;安防業則透過人臉辨識與行為分析提升安全性。

隨著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迅速發展,AI 2.0時代隨之而來。現在,不僅文本、圖像、影片、聲音、程式、數據與物件可以自動生成,還催生了代理式AI的出現。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蘇添財表示:「從辨別式AI、生成式AI到代理AI,人工智慧不僅具備成熟的數據分析、影像識別、語音合成能力,還具備語意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正朝著認知智慧邁進,能理解、思考、學習以及創新,開啟了人機協作的無限可能。」

然而,相較於個人使用者對生成式AI的積極採用,企業在導入AI方面仍較為謹慎。多數企業會從相對明確、風險可控的場景開始,例如客服自動化、智慧助理、文件摘要、行銷內容生成、知識庫查詢等,逐步評估資料安全、法遵框架與投資報酬率。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蘇添財
圖/ 數位時代

蘇添財指出:「AI導入不僅是IT專案,更是組織文化與營運流程的變革工程。」他提醒企業,若要真正發揮AI的效益,除了精準找出業務痛點、決定AI應用範疇,還需積極參與導入過程,並確保AI應用服務上線後,員工願意且滿意使用,才能發揮商業價值。

蘇添財進一步引用BCG《AI Radar Survey》指出,高達86%的企業相信人類與AI的協作將是未來的主流。協作模式多樣,有些企業讓AI成為決策輔助者,人類仍握有關鍵監督權;也有企業建構AI代理人(AI Agent)主動處理流程,只在例外情況轉交人工審核。「這些模式的共通點是,AI不再只是支援系統,而是決策與執行流程的共同參與者。」

「內服外推」策略 推動AI應用落地

身處AI變革的關鍵時刻,中華電信一方面在內部導入AI以優化營運效率、推動流程自動化,另一方面將實戰經驗轉化為產品與服務,協助客戶加速數位轉型。目標是透過「內服外推」的雙軌策略,加速AI落地,讓AI創造具體可見且有感的商業價值。

中華電信早在2016年就開始規劃與建構AI賦能的智慧客服、智慧聲控、智慧分析、智慧安防、語音助理與新興應用,並陸續推出20多個AI應用服務,例如IVR語音導航、MOD聲控助理、電信大數據分析、智慧交通、科技執法、AI總機等,並獲得市場的廣泛好評。

以智慧客服為例,中華電信透過語音辨識、語音合成、語意理解、多輪對話、知識管理、語音核證、對話分析等核心技術,開發出文字機器人、語音機器人、外撥機器人、值機應答助理、客戶心聲分析、訂位助理、掛號助理與智慧總機等服務,協助公部門、餐飲、旅遊、電商、製造、金融、醫療、物流等超過30家客戶優化客服效率與體驗。

蘇添財表示:「2016到2022年間,我們的重點不僅是打造AI應用服務,更是透過持續的實務應用與實戰經驗,全面提升『人才』、『平台』、『技術』與『資料』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員工對語音合成、影像辨識、自然語言處理(NLP)與數據分析的掌握度,為未來做好準備。」

隨著生成式AI的出現,中華電信也從AI 1.0(辨別式AI)階段邁向AI 2.0(生成式AI)階段,不僅鎖定智慧客服、智慧法律、新興應用、元宇宙、防詐資安、Copilot等六個領域,推出生成式AI賦能的產品服務,例如台灣第一個代筆遺囑生成服務、跨國即時語譯與仿聲服務等。此外,中華電信也將AI技術導入電信網路,研發智慧維運助理、自治網路、網路數位分身等服務,提升網路品質並降低維運成本。在客服領域,透過自然語言處理結合客服知識庫,能在5秒內提供一線客服人員所需的精準答案與參考資料,協助即時解決客訴問題,減少10%的客戶等待時間。同時,推出AI企業年報審閱服務,審閱人員只需匯入公司年報與相關法條,即可完成AI年報審閱工作,節省超過80%的人工作業時間,法規審閱精準度超過95%。

展望未來,中華電信將持續以「內服外推」的雙軌策略優化AI產品與服務,成為企業AI轉型的最佳夥伴。蘇添財表示,將因應AI技術的發展,深化在體現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多模態AI(Multimodal AI)、領域化模型(Domain-Specific Models)、可解釋AI(Explainable AI)、空間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人型機器人(Humanoid Robotics)、AI擴增開發(AI-Augmented Development)等領域的能力,目標是提供在地客製、可控可信的智慧應用,滿足各領域與產業的需求,攜手夥伴與客戶共同將想像轉化為價值,共建智慧新未來。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