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向員工表示,他們計畫將從亞利桑那州取得晶片產能,該廠房預計2024年啟用,外界猜測很可能是台積電目前於鳳凰城興建中的廠房。
庫克在德國與當地工程及零售業務員工開會時,他們計畫從亞利桑那州的一間廠房採購晶片,「我們已經決定買下亞利桑那州一間工廠(的晶片),那間工廠預計2024年啟用,我們提早了兩年左右,或許少一點。」
蘋果希望藉此加強供應鏈的多元性,庫克同時表示,他也在考慮從歐洲採購晶片。不過目前台積電、Intel均在亞利桑那州有廠房興建中,並且兩者都預計2024年能夠正式啟用,那麼究竟誰才是蘋果預計合作的夥伴?
蘋果喊話採購亞利桑那晶片產能,誰是幸運兒?
外媒《彭博社》認為,庫克口中的這間工廠,應該是台積電的廠房。台積電目前是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唯一供應商,無論是iPhone裡使用的A系列處理器,或者最新亮相、Mac使用的M系列處理器,都是使用台積電代工的晶片。
按照先前台積電的計畫,該廠房2024年啟用後,主要將以5奈米製程為主,最初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左右。而Intel則是在2021年宣佈IDM 2.0計畫,計畫於亞利桑那州投資200億美元設立兩座新廠房,並且同樣計畫在2024年正式投產。
Intel過去雖然是蘋果重要的合作夥伴,但近年隨著M系列處理器的推出,蘋果也逐步替換掉Mac及Macbook中的Intel處理器,蘋果不太可能走回頭路。再加上,儘管Intel順應趨勢推出了代工業務,目前也還沒有實績,想獲得蘋果訂單恐怕不容易。
美國近年開始力推半導體製造在地化的方針,今年也終於通過晶片法案,投資500億美元擴大美國的半導體產能,於亞利桑那州設立的廠房便是因應這個策略所誕生。
然而唯一的問題是,對於iPhone 14高階機種使用的4奈米(有說法是5奈米加強版)製程而言,5奈米製程已經是落後一代的技術,對於接下來將往3奈米邁進的蘋果而言,恐怕不足以滿足其需求。
湊巧的是,先前才傳出台積電有意於鳳凰城設立二期廠房的消息,當時說法便是台積電有意在亞利桑那州加蓋3奈米製程廠區,不過台積電對此傳言表示,他們仍在評估階段,尚未確定於亞利桑那州興建二期廠房的計畫。
蘋果邁向3奈米,台積電新廠房能否慢足需求?
而除了亞利桑那州的廠房外,庫克也計畫從歐洲採購晶片。目前歐洲也積極延攬半導體業者,希望擴張當地的晶片產能,Intel就在德國設立晶圓廠、並在義大利設立封裝廠。
而台積電先前同樣傳出正在與德國政府協商,有意在當地設立新廠房,10月時德媒《Capital》就披露,台積電已派遣考察團前往德國,評估在當地設廠的可能性。
現在努力將供應鏈多元化,「不放同個籃子」已是蘋果的採購方針,尤其台積電占了全球接近60%的晶片產能,但大多數廠房都在台灣境內,考慮到逐漸緊張的台海情勢,這並不是庫克所樂見的狀況。
「不管你怎麼想,60%供應來自同一個地方都不是好的策略方針。」庫克表示,「我認為你們會看到美國及歐洲對半導體產能投資的成果,將重新調整各地的半導體生產比例。」
資料來源:Bloomberg、Reuters、9to5mac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