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ChatGPT看見聊天機器人潛力,但一般企業花錢導入,能幫上什麼忙?
【觀點】ChatGPT看見聊天機器人潛力,但一般企業花錢導入,能幫上什麼忙?

從2016 年開始,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聊天機器人快速發展,隨著議題討論,科技大廠紛紛開始投入研發人工智能相關產品,導入相關產品的企業也逐漸增加,在「2019 全球人力資本趨勢報告」更是提到,未來工作模式將改變,企業大量應用人工智慧、認知科技和機器人,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來提升效率。

近期隨著ChatGPT引發大量討論,在短短幾天內就創造了高熱度的百萬流量,大眾更是開始了解聊天機器人的無限可能性,不但能聽懂人話,也能應答如流、即刻判斷。自然流暢地引導客戶解決問題。

ChatGPT
ChatGPT在幾秒內生成內容、自然的對話模式,都引發社群熱烈討論。
圖/ 取自 ChatGPT

這項技術就是透過大量數據來分析和理解輸入文本的含義,並判斷上下文來生成相應、連貫的回應。ChatGPT不只會對話,還可以完成較複雜或者連續性任務,遠遠超出過往機器人的功能範疇,不論是文案、企劃案、編劇、論文等撰寫,連編碼程式也做得到。

經過妥善的訓練,升級後的大數據的模型能夠成為企業成功率上的幫手,有效優化消費者體驗,留住更多潛在使用者,除了完善客服流程,更能有效提升顧客滿意度與線上成交率。本文就來跟大家說說一些聊天機器人升級轉變,以及在功能上帶給企業有哪些效益。

企業導入聊天機器人的三大目標

現在大多企業所使用的「開放式聊天機器人」,是透過學習的累積以及進步,變成接受任何領域之話題並試圖回答。

看似簡易的功能,其實建立自然的人機對話是很困難的,若想要讓機器人使用符合人類語言的對話,就需要利用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了解及認知,來教機器人如何與人類溝通。

以餐廳為例,在面對客人的疑問時,可以將餐廳的聯絡資訊、地址,甚至是菜單的推薦,能夠區分素食或葷食產品、內含過敏原的食物等常見問題建置在對話機器人中,讓機器人直接解決消費者的疑問,不須透過額外的人力,而這些資訊也成為業者手中的第一方數據,反哺回機器人的模型中,分析後能夠協助進行行銷決策。

shutterstock_564107071_restaurant.jpg
圖/ wavebreakmedia via shutterstock

但是在導入聊天機器人之前,必須先確認想實現的目標,到底花這筆錢,想讓機器人做到那些事?以下三點將是最主要目標:

一、個人化溝通:

使用群發訊息功能,將對的資訊在對的時間提供給合適用戶,幫助企業打造個人化深度溝通、增加客戶點擊率,不再只是制式化廣發訊息,訊息內容可以搭配圖片、影音、網站連結。發送後系統完整記錄溝通內容,也能製成報表,以利後續分析,進而達到精準行銷。

二、自然對話過程:

使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NLP演算法,僅需提供Excel檔,即可完成AI機器人自動學習。透過語意機器人可判讀各種同音異字、錯別字,聰明理解日常輸入語意。透過訓練能自行判斷使用者問題缺少的資訊,透過多輪的自然問答,引導使用者獲取答案。

三、加速成交流程:

利用選單式功能將回答內容輕鬆匯入系統,根據不同企業提供適合的智能問題建置,例如:優惠活動、付款方式、訂單查詢、退換貨等問題。不需要繁瑣的設定,減少客戶等待時間,優化消費服務體驗。

ChatBot
圖/ shutterstock

企業應用案例,可以做得比你想像中更多

近年由於即時通訊軟體使用頻率提高,Chatbot能夠在公司網站或粉絲頁上來做商品行銷、線上客服、成立訂單等多項功能,快速有效地答覆客戶或粉絲常見問題,大大地提升了服務效率,幫助企業減少高達30%成本,也增加了商品或服務交易機會,

一間知名美妝集團旗下品牌,就是透過文字客服結合全通路平台(真人客服、FB和LINE),並以LINE Chatbot打造品牌形象,提供客戶、線上測試肌膚,藉由測試結果,推薦適合消費者的商品,提升成交量,後續也能詢問消費者的滿意程度。另外,舉辦快閃活動優惠、會員也可以綁定專屬優惠和即時客服功能,拓展行銷活動的力量。

ChatBot
圖/ shutterstock

聊天機器人接受消費者的見解和分析,能對所服務的對象進行精准分析,使得企業對於聊天機器人需求高速成長。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指出,AI將在未來幾年成為主流的客戶體驗投資項目。47% 的企業會使用聊天機器人做客戶服務,並且有 40% 會開始採用虛擬小幫手,有望成為未來最佳社群經營與行銷工具。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隋昱嬋、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根據HAPPY GO旗下市調顧問品牌GO SURVEY於今(2025)年6月發表的最新消費者白皮書,超過8成消費者表示近兩個月的變動已動搖消費信心,超過3成6消費者認為經濟變局將持續影響半年至一年,面對經濟不安感,近4成消費者將緊縮日常非必要開支,面對這一波消費行為改變與流動,唯有以數據洞察顧客價值觀與真實需求,方能掌握消費決勝關鍵。

用數據洞察掌握消費流動,HAPPY GO助品牌掌握成長曲線

在全球景氣的陰影籠罩下,消費者購物行為正悄悄改變。HAPPY GO品牌創新事業部總監劉艾薇表示,當前的消費者不僅重視商品的價格與價值,行為也越來越碎片化,會同時在線上、線下、電商、團購、甚至是網紅等多元通路了解與購買商品。「在這樣的狀況下,品牌主與行銷人員若仍以單一通路的角度去理解消費者,數據洞察的深度有限,唯有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消費行為的全面理解,才能看見真正的需求與動機。」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而這也是AI賦能的「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一推出就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原因:它不僅能結合顧客關係管理(CRM)與會員特徵分析以精準描繪顧客輪廓,還能透過行動洞察幫助品牌生成最貼近顧客需求的文案,進行進階個人化行銷方案。

劉艾薇更解釋,對於尚未導入CRM的品牌主,「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有助於其快速勾勒顧客樣貌與需求,而對已經擁有CRM與顧客資料平台(CDP)的品牌主與行銷人員,它則提供另一種價值。「品牌擁有的交易數據是確實發生的,但是,會員資料多是由顧客自行填寫,真實性與即時性難以確認,我們的服務有助於品牌彌平缺口,更精準地檢視顧客真實狀態、更新與分析特徵、擴充顧客維度,以及持續追蹤(人群)動態指標,『固客』與『獲客』同時並進。」

影響消費行為的不僅僅是市場環境,HAPPY GO共感行銷事業群總監江盈美提醒,隨著顧客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其所在意的議題與需求的商品服務也會隨之改變。舉例來說,當消費者愈來愈重視自我價值,對於能強調個人體驗的課程或服務,自然會有更高的關注與購買意願。「品牌主若能抓住這些價值觀的轉變,並將商品背後的故事與消費者重視的事物連結,就能大幅提升顧客的好感度與採購意願,創造品牌成長曲線。」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化身品牌獲客與創收的關鍵武器

根據統計,HAPPY GO累積實名制會員人數已突破1,100萬名,全台每2人即有1人是HAPPY GO會員,會員資料種類豐富且多元,含括消費數據、行為數據與態度數據,如每年超過50億點數消費軌跡,在零售、電信、金融、交通、電商等通路的消費行為軌跡,以及會員態度與消費偏好等數據,讓品牌與行銷人員可以深入且多維角度了解消費者樣貌。

劉艾薇認為:「在快速變化的消費市場,透過AI與數據結合的CRM⁺AI平台,以顧客洞察找到關鍵連結,提升顧客體驗與轉換效益創造品牌價值。」舉例來說,只要透過隱碼技術比對雙方會員資料庫,品牌即可在「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的儀表板上,清楚掌握顧客的真實輪廓與生活樣態,還可進一步以會員分級或分群的方式進行分析,如新客、既有客、流失客與沉睡客的生活軌跡、購物特徵與偏好等,藉此生成可觸動其心的廣告文案、優化媒體投放策略,並且以精準設計的贈品與之互動。

以某知名美容保健品牌為例,透過「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不僅今(2025)年上半的新客成長率高達74%,既有客的回購率也提升15%;另一家健康居家品牌則透過產品OMO導客擴大潛力新客挖掘,並在甫結束的父親節檔期營收貢獻達到三成,後續將持續深化新客經營以發揮行銷綜效。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品牌應加速與加深對顧客的細膩理解,並透過有溫度的連結與互動,才能超越當下創造新商機。」江盈美認為,消費旅程才是致勝關鍵,品牌以「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掌握消費者輪廓與所處的消費旅程階段後,可以透過API串聯、點數兌換等多元互動模式,即時追蹤需求、強化體驗,達到消費者、品牌與生態圈的共贏。

展望未來,HAPPY GO除因應市場潮流持續深化會員輪廓與樣貌,如因應寵物經濟崛起了解會員在這個領域的需求與偏好,還會因應會員需求擴展點數經濟生態圈,以及提供可成為品牌變現引擎的關鍵解方,極大化行銷成效與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