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中科2奈米如期進行中!台積電罕見大動作宣傳,劉德音致詞全文一次看
竹科、中科2奈米如期進行中!台積電罕見大動作宣傳,劉德音致詞全文一次看

台積電今(29日)舉辦南科3奈米廠的量產暨擴廠典禮,由於過去台積電鮮少在先進製程廠區落成時舉行典禮,此次罕見大動作宣傳也引起各界關注。

業界推測,由於台積電宣布3奈米量產時間較晚,此舉有展示技術實力的重大意義,也直接展現深耕台灣決心,化解外界「去台化」疑慮。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在典禮中,揭露2奈米於新竹和台中的工程,兩項工程都正如期進行中。以下為劉德音致詞全文:

謝謝大家今天蒞臨我們在南科的基地,和我們一起慶祝「3奈米量產暨擴廠典禮」,我們很高興和各位驅動半導體產業進步的重要推手,還有我們這幾十年來一起成長的供應商和協力夥伴們,齊聚一堂,見證台積公司在半導體先進製程締造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台積南科的廠區十分優美,我希望大家都有機會來走走,從晶圓十八廠大廳外的「台積嘉明湖」,風和日麗的日子能倒映出公司的建築,走出外邊,還有用心設計、雕石打造的「台積大阪城」庭園步道。走到晶圓十四廠可能不會知道裏頭是晶圓廠,因為外觀就像一座大森林,是我們螢火蟲復育基地本營,春夏交際時會有上千隻螢火蟲飛舞。 台積南科廠區所有的廠房都是按照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系統指標建置而成的綠建築 ,同時有來自「台積電南科工業再生水廠」的水資源, 將逐步達成全公司2030年前再生水替代率60%的目標。我們使用20%以上的再生能源,並將逐步達成2050年前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及淨零排放的永續目標。

台積公司南科投資金額總計超過新台幣1兆8,600億元,創造超過1萬1,300個直接的高科技工作機會、超過2萬3,500個營建工作機會。 根據統計,台積公司所招募的員工,約會帶來6.7倍的額外創造就業效果,換句話說,這1萬1,300位台積員工,將能為社會帶來約75,000新增的工作機會。

今天我們在一起慶祝3奈米製程的量產。今天 3奈米製程的良率已經和5奈米量產同期的良率相當 ,我們也與客戶共同開發新的產品,並且開始大量生產。相較於5奈米製程技術,我們的3奈米邏輯密度將增加約60%,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30-35%,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各位在現場看到的就是我們產出的3奈米晶圓實品。我們3奈米的技術將被大量應用在推動未來的頂尖科技產品中,其中包括超級電腦、雲端資料中心、高速的網際網路,及行動裝置等,包含未來的AR/VR。 在5G及高效能運算相關應用的大趨勢驅動下,台積電3奈米製程的市場需求非常強勁。

同時,今天我們也一起慶祝3奈米擴產典禮,我們慶祝的是晶圓18廠第八期的上樑。晶圓18廠是台積生產5奈米及3奈米的超大型工廠。我們將進入第八期的擴產,這八期的每一期都是包含大型潔淨室面積約58,000平方公尺,每一期是一般標準型邏輯工廠的兩倍大。台積公司除了在台灣持續擴建產能,在美國的第二期工廠建設也同步展開,這是為了加強我們與客戶的信任,也將更增加台積未來成長的動能。 3奈米製程技術量產,從第一年開始,每一年帶來的收入就大於5奈米,根據我們的預估,3奈米技術將在量產5年內將釋放全世界約1.5兆美元終端產品價值。

我想藉這個機會感謝過去幾年成就晶圓18廠的所有工作夥伴,包括建廠的工程團隊,設備及材料供應商,因為你們的努力、貢獻,才能成就這個廠。當然隨著南科建廠告一個段落,明年希望這樣經驗豐富的團隊能夠繼續和我們共同往高雄及新竹的新廠,共同為發展台灣半導體產業繼續努力。

台積公司將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同時我們將深耕台灣,持續投資並與環境共榮。今天台積公司3奈米的順利開發量產是幾十年來與在地共同成長的供應鏈通力合作的結果。今天的3奈米量產暨擴廠典禮也代表台積公司在台灣發展先進技術及擴充先進產能的具體作為,為世界半導體產業的下一個成長高峰做準備。

未來十年,將是半導體產業在整個電子產業價值鏈中快速成長的時代,台灣也必定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台積公司將不斷強化客戶服務、並加速投資我們半導體的研發。明年第二季,我先預告台積電研發中心也將在新竹科學園區正式開幕,預計將進駐八千位台積研發人員。 目前正在準備的2奈米晶圓廠會落腳在新竹與台中科學園區,共計有六期的工程,都依計劃持續進展中。

台積公司也期許自身與我們的供應鏈上下游一同成長,從設計到製造、封裝測試、從設備、到材料,一起為世界釋放出最具競爭力的先進製程技術、可靠的產能,一起驅動未來科技的創新。最後,我要再次感謝台積公司的供應商和協力商夥伴們對我們一路以來的支持;當然,我也要感謝政府一直以來的協助,使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繼續佔有關鍵的地位。

謝謝大家!

延伸閱讀:三星追不上!劉德音:3奈米良率等同5奈米,將創造1.5兆產值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台積電(tsmc)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