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竹藝術燈節登場!兔子裝置藝術點亮新竹城,6個必看展品一次收藏
2023新竹藝術燈節登場!兔子裝置藝術點亮新竹城,6個必看展品一次收藏

2023「新竹過好年」藝術燈節於昨日(1/6)盛大登場!今年已邁入第 7 個年頭,由都市藝術工作室團隊策展,以「萬兔順利 Jump!」為題,特邀 6 組藝術團隊,從新竹東門城為起點,一路沿著護城河畔至北大公園為終點,打造充滿童趣、奇幻的藝術作品,邀請大家一起「跳」轉未來,自 1 月 6 日到 2 月 5 日展出,每日點燈時間為 17:30 到 22:00,以兔子「跳躍」的形象,一起揮別 2022 跳進 2023,迎接嶄新的一年。

2023新竹藝術燈節
2023「新竹過好年」藝術燈節主燈〈萬兔順利 Jump〉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6 件燈光裝置藝術作品

01 〈萬兔順利 Jump〉—陳奕彰、陳彥旭

今年的主燈作品「萬兔順利 Jump!」為參與多次海內外知名藝術節的陳奕彰藝術家,與3D地景藝術家陳彥旭共同創作,將東門城這座具有歷史文化的古城,轉化成充滿奇幻的場域,讓孩子們跟著可愛小兔一起 one two three Jump!跳進奇幻的故事裡。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02 〈萬兔一起丸〉—都市藝術工作室、新竹市東門國小學童

策展團隊都市藝術工作室以新竹有名的小吃「新竹摃丸」為發想,與新竹市東門國小學童共同打造作品「萬兔一起丸」,希望能與孩子們共創美好童年,讓漂浮在河面上的小燈籠,透過剪紙兔子的裝飾增添光彩,除了讓兔子們玩(丸)在一起,也盼能拉近民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03 〈From Here 兔 There〉—Two Munch

藝術團隊 Two Munch 探索護城河的景色,以兔子輕盈又優雅地跳動,設計出躍身與落下的藝術作品「From Here 兔 There」, 躍身與落下之間,乘載了一年跌宕裡的笑與淚,穿越了河道,步步通往新年的企盼。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值得注意的是,這件燈光作品是可互動性的,起點的燈飾是一顆可拍擊的「麻糬造型燈」,如有觀眾拍擊互動,燈件會產生兔子跳躍到對岸的燈光效果,越過河岸之後,麻糬將會蛻變為一隻兔子,中間的燈件造型為兔子跳躍動態的影格,總共有 11 隻兔子;若無觀眾互動時,燈件也持續會有燈光,但亮度相對較低一些。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04 〈米洗兔〉—廖栢賢

新竹在地的廖栢賢藝術團隊則呼應主題,創造出可愛的「米洗兔」角色,在大草坪上擺放可愛的胡蘿蔔望遠鏡,同時具有萬花筒效果的互動裝置,只要從望遠鏡裡看到越多兔子星星,就能許下更多的美好心願。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05 〈層聚光合〉—陳昱榮

藝術家陳昱榮打造「層聚光合」作品,以 LED 燈條及鐵條塑形打造,透過程式控制燈條的線條快速流動,製造出一種視覺的速度感,藉由大量光影線條的疊合製造視覺暫留畫面,形成藝術品在河面上隨風搖曳飄動的光影流變效果,並透過抽象線條的綿延與生長,象徵如同往復循環、生生不息的生命流轉。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06 〈River of 2〉—劉佳豪

在河岸最尾端,藝術家劉佳豪緊扣「生態」為題,以纍纍的卵石為意象,加上兔耳朵,打造一隻隻圓滾滾、發亮的兔子,在河岸上跳躍並帶著持續耀動的興奮,跳往夢想的他方。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2023新竹藝術燈節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6 件獨具巧思的作品,彷彿掉進愛麗絲夢遊仙境王國裡的奇幻場景裡,有空不妨前往這個融合藝術與生態的所在,和家人朋友一同提著小提燈加入小兔們的行列,有興趣的讀者可至官方粉專查看更多。

2023新竹藝術燈節
2023「新竹過好年」藝術燈節 作品展區示意地圖
圖/ 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2023「新竹過好年」藝術燈節
展覽日期|1 月 6 日(五)至 2 月 5 日(日)
展覽時間|17:30-22:00
展演場地|東門城與護城河周邊公園(東門圓環至世界街區段)

本文授權轉載自:Shopping Design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