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牙醫師反轉傳統牙科!瞄準4大需求,台灣牙e通如何「診治」痛點?
學霸牙醫師反轉傳統牙科!瞄準4大需求,台灣牙e通如何「診治」痛點?

從牙材線上採購平台、牙科課程平台、診所管理顧問、到dentallHiS雲端診所管理系統,這都是「dentall台灣牙e通」提供的服務,完全圍繞牙醫師需求而生。截至2022年底,台灣牙e通的年營收近億元,全台灣約有8,000位牙醫師成為平台會員、超過1,300間診所成為採購平台客戶。

身為執業多年的牙醫師,創辦人陳欽章十分清楚產業痛點,「現在已是電商時代,為何台灣的牙醫產業還那麼傳統保守、不夠系統化?」比如選購醫材的方式不夠便利,需要人員到郵局排隊劃撥,就連團購都要反覆填寫Google表單。以及,牙醫師職業需要不斷進修、獲取醫學新知,但當時缺乏課程資源集中的交流平台。

2015年,陳欽章以「學霸」之姿踏上創業路。過去一路走來念建中、推甄台大,他認為牙醫師與創業者角色並不衝突,「開診所其實也是一種『創業』,只不過局限在看診服務,現在多了台灣牙e通平台,我有機會提供更多牙科相關的服務。」

dentallHiS雲端診所管理系統創辦人陳欽章
台灣牙e通創辦人暨執行長陳欽章分享,他的創業目標向來是解決牙醫師的所有需求,也因此重點在於打造牙科服務的生態圈。
圖/ 蔡仁譯攝影

市場幾乎飽和,新創突破點在哪?

台灣牙e通的發展潛力,有一部分來自牙醫診所的激烈競爭。全台灣目前有超過7,000家牙醫診所、16,000名牙醫師,尤其新北一級戰區,人力已將近飽和。根據執業超過13年的牙醫師分享,除了耗材,醫師還需要隔一段時間汰換診間內的設備,以提高病患的滿意度。此外,看診雖然已占多數時間,但持續進修課程對牙醫師來說是必要的,「課程通常開在夜間或假日,熱門的可能花費12萬元,你想搶都不一定搶得到。」

台灣牙e通瞄準牙醫師最需要的「牙材採購」與「牙科課程」2大需求,外加上架設網站平台的所需成本不高,有助於團隊在短時間內獲利。2018年,陳欽章將事業版圖擴大、 投入開發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提供診前約診排程、報到管理、診後病歷紀錄與健保申報等一系列服務。 目前,關於台灣牙e通各項服務營收占比,牙材線上採購平台約占60%、線上課程平台約30%。

關鍵是,市面上已有5大系統商盤踞,長期以來沒有其他玩家加入,而多數診所也有習慣使用的方案,台灣牙e通的突破口在哪?

「我們的目標客群是即將開業的牙醫師、新進診所,要用更友善的介面、簡單且直觀的數據視覺化圖表打動他們。」 陳欽章補充,不會放棄遊說已有HIS的牙醫診所,並且強調台灣牙e通具備不同系統間的資訊轉換技術,也能做到全數位無紙化。

陳欽章_台灣牙e通創辦人_2023_01_05_蔡仁譯攝-6
陳欽章強調,台灣牙e通具備不同系統間的資訊轉換技術,也能做到全數位無紙化。
圖/ 蔡仁譯攝影

台灣市場規模小,使得很多新創團隊積極出海。不過,台灣牙e通走向海外市場卻是機緣來敲門。「有廠商找我去越南評估市場,發現越南人口是台灣的4倍,但牙醫師數量不到我們的2分之1。」陳欽章深入了解越南的牙醫學制、醫療健保體系等,也積極結識胡志明市的牙醫師公會與學會,最後決定駐點當地;而原本計畫前進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卻因疫情只能暫停海外擴張。近2年,台灣牙e通將重心放回台灣,持續拓展在地業務與改善 HIS。

如今政府解封,陳欽章立刻重啟東南亞計畫。與此同時,他提出台灣牙e通的目標,是在今年衝到新台幣1.5億元的營收,並在未來3年內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牙科平台,朝IPO的方向前進。

Q:面對市面上HIS系統廠商,台灣牙e通的差異化優勢?

A:我認為「病歷系統」會是HIS的關鍵,所以特別針對這塊下功夫:第一個優勢是診所端平均3天就上手全部功能,因為介面很直觀;第二,是我們重視資安防護,醫生不用擔心資料上傳雲端,出現病人隱私洩漏的問題;第三,是做到全數位無紙化,提升營運效率。

Q:構想的創業藍圖最終樣貌為何?

A:我們希望成為牙科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以牙材採購、牙科專業訓練課程、dentallHiS雲端診所管理系統,以及醫務管理服務,在B2B2C的服務模式中,解決診所及牙醫師的各項痛點,進而提升醫療品質,改善醫病關係。

Q:最常請益創業想法的對象有誰?

A:之前常常參加SLP創業領導計畫、AAMA台北搖籃計畫等外部活動,結識了許多創業夥伴。雖然各自的創業題目不同,但討論過程中會激盪出很多火花,彼此分享商業模式、創業「眉角」,也互相激勵。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