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旋風   是神話,還是文化?
安藤忠雄旋風 是神話,還是文化?
2007.06.15 | 人物

二○○七年六月九日,下著雨的傍晚,萬人湧進台北小巨蛋體育館,共同期待他們心中共同的偶像到來。「Ando! Ando! Ando!」,隨著愈來愈振奮的呼喊,活動主角宛如巨星般登場,在熱情的掌聲中,他登上講台,以招牌的沙啞嗓音開口對群眾說:「晚安,我是從大阪來的安藤忠雄。」沒錯,這不是什麼國際巨星來台開演唱會,而是一位日本建築師的演講活動。只不過這位建築師是安藤忠雄,就讓一切變得不同。

**
奮鬥的人生哲學感動普羅大眾**

主辦單位台灣東陶企業(TOTO)指出,一年前策劃這場萬人公益演講時,還擔心聽眾不夠。但今年四月初公布消息,一萬多張的票即索取一空,四月底有一萬三千人等待後補,到了活動開始前,報名者已經暴增為三萬四千多人。原本九成以上票券可免費索取,但在報名人數爆炸的情況下,變得一票難求,拍賣網站上甚至喊到一張票四千八百元的價格。連安藤自己都不諱言,這是他此生做過最大規模的演講。如此現象似乎讓人難以理解,連台北市長郝龍斌上台致詞時也不禁脫口說出:「為什麼台灣這麼多人迷安藤?」
台灣人比日本人還迷安藤忠雄。有論者認為,這又是一次台灣人愛湊熱鬧的造神運動;也有人說,安藤這般世界級建築師是台灣人新的心靈導師。安藤忠雄究竟魅力何在?
傳奇性背景,是安藤忠雄成為大眾偶像的原因之一。只有高中學歷、做過拳擊手,靠苦讀學習建築知識,靠每一件案子的競圖累積實力。因此能夠說出:「沒有奮鬥過的人生,感動是不會產生的」以及「不能在沒有做好防守的情況下就攻擊」等話語,每一句率直的話語,對追求夢想的人而言,非常具有勵志效果。演講主持人暨交大建築所教授劉育東指出,多數國際建築師的出身似乎都與我們的生活有些許落差,但安藤忠雄那奮鬥的人生,打動了人心,也使他成為了idol(偶像)。
九○年代之前,安藤只是一位小有名氣、背景特殊的地區性建築師。然而從一九九一年起,安藤開始獲得一系列國際獎項,一九九五年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聲望瞬間達到巔峰,從此成為一則建築界的神話,剎時間比下其他建築名師,成為最能代表日本的建築大師。劉育東說:「與其他建築大師相較,安藤已經成為一位走出小眾、走入大眾的文化界意見領袖了。」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作品既新且舊揉合東西方哲學

而創造這一次「安藤忠雄旋風」的背後力量,是台灣社會積蓄了五、六年之久的美學改造工程。 劉育東觀察到,二○○○年之前,台灣幾乎沒有為一般人所寫的建築書籍、或是任何一場針對社會大眾的建築講座,當時的建築知識被視為工程與藝術的專業,無法在主流的文化藝術場域中有立足點。然而隨著經濟發展,成人自我教育興盛,包含出版業與旅行社紛紛推出針對非建築專業人士所設計的系列產品。
影響所及,建築業也開始迎向美學浪潮。獨立策展人胡朝聖,曾為忠泰建設策劃了兩次「明日博物館」活動,讓樣品屋變身為美術館。他曾在受訪時指出,台灣建設業者也察覺消費者對於品味的要求愈來愈高,因此愈來愈多建案結合美學與藝術話題,以提升附加價值。
劉育東說,安藤的作品既新又舊、既東方又西方,多重性的「雙重要素」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深入普羅大眾的主要因素。安藤善用清水混凝土材質,空間蘊含東方禪意,然而光影營造的功力直逼西方建築大師。樸實而有古意,而純粹的方與圓又十分具備現代感。更有趣的是,他的兩大名作「真言宗水御堂」與「光之教堂」,前者是以在屋頂種植水蓮花而聞名的廟宇,後者是讓光線透過牆壁上十字形開口塑造的幽微神聖教堂,不同宗教的信徒,同時可以在他的建築中得到力量。「這些多元卻又相反的要素,讓每個人都可以在他作品中擷取想要的元素。」
實踐大學教授李清志在他所撰寫的《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一書中指出,安藤忠雄的建築之所以受到大眾歡迎,極大的原因是現代都市生活的複雜與壓力,常使得現代都市人喘不過氣,企盼找到心靈歇息的空間。而安藤的作品總是能在混亂環境中,從建築裡創造自然意境。在鄰近大自然的環境裡,他則向自然開放,讓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

**
樸素風格慰藉緊張的現代人**

「安藤忠雄這四個字已經是一個品牌了,」李清志以受到全世界歡迎的日本品牌無印良品(MUJI)的品牌效應比喻,無印良品強調樸素、純淨、原味的風格,讓亞洲人能從每日的疲勞轟炸中得到慰藉。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乍看之下或許平淡,卻充滿寧靜與哲思,連一般人也能感受。
在這場演講中,安藤忠雄以直率的言語敘述自己的奮鬥歷程、對於環境保護的呼籲,以及對於教育的理念。對已經熟悉安藤的建築界前輩而言,內容或許不夠新鮮,但台灣年輕設計師卻獲得不少啟發。飛利浦資深設計師周育潤目睹萬人演講會的盛況,他覺得一位建築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創造這種程度的社會影響力,對於從事設計的他,非常具有鼓舞作用。 曾經獲得首屆無印良品設計獎銀獎的張宥喬,對於安藤鼓勵年輕人不要被環境限制,不要跟著別人安排好的路走,否則就會成為半調子,印象深刻。
生於大阪、長於大阪的安藤忠雄,在演講活動上不只一次提到,感謝大阪人民給他成名的機會,表現他對大阪深厚的情感。原因在於他一開始成立自己的事務所時,很難有機會從學閥橫行的業界脫穎而出拿到案子,只有家鄉的居民願意給他小件的委託案。這些私人住宅建案雖然預算低、空間狹小,但安藤卻能做出足以傳世的作品。以住吉的長屋為例,是六十五米空間上的兩層高混凝土住宅,為他拿下第一個大獎,也是最讓安藤迷回味與談論的作品。於是庶民的大阪與奮鬥的安藤,便成為城市與建築師互相輝映的最佳典範。
因此當安藤成為舉世知名的建築師後,每天都有許多委託案上門,而九九%的國外委託案他都會拒絕,只挑一、兩件案子做,但只有來自大阪的案子他從不拒絕,這是他對家鄉的一種回饋。對於世界各國的粉絲、甚至旅行團業者而言,安藤的作品在關西地區高度密集,規劃「安藤忠雄之旅」也比其他主題式建築旅行更容易。
無論你是不是安藤迷,不管你覺得台灣社會需不需要一位新的英雄或偶像。這場「安藤旋風」背後的省思是,給更多有才華的年輕人機會,我們才可能培養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大師。

安藤忠雄(Tadao Ando)
●年齡:66歲
●獲獎紀錄:1979年 日本建築學會賞(住吉長屋)∕1985年芬蘭建築師協會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獎∕1989年法國建築學院獎賞∕1991年 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會員、美國科學院和文學藝術研究所Arnold W. Brunner紀念獎∕1993年 皇家英國建築師協會榮譽會員、日本藝術院賞∕1994年 第26回日本藝術大賞(大阪飛鳥博物館)∕1995年 普利茲克獎、1994年度朝日賞、第7回國際設計獎、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級)∕1996年 第8回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第1屆國際教會建築獎∕1997年 德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皇立英國建築師協會皇家金獎章、第4回大阪吉瓦尼斯獎、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提升至軍官級)∕2005年 國際建築師聯盟金牌(UIA金牌)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化衝擊為推進力!電通攜手AWS,讓AI不僅提升工作效率,更成為創收新動能
化衝擊為推進力!電通攜手AWS,讓AI不僅提升工作效率,更成為創收新動能
2025.05.09 |

身處於全球經貿激烈重組的現下,企業面臨的不只是數位轉型壓力,更是全新商業秩序的挑戰,為化危機為轉機,許多知名企業積極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優化營運效率、提升員工生產力,甚至是創造嶄新營收獲利。

電通(dentsu)作為全球領先的整合成長與轉型專家,面對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巨大挑戰,以主動出擊取代被動回應,運用 AWS 將雲端服務與生成式 AI 轉換為轉型關鍵引擎,從組織內部流程重構、員工生產力優化,一路延伸至客戶體驗升級,成功以效率與創新兼具的方式開創全新局勢,並在日前圓滿落幕的「創新驅動未來,AWS 生成式 AI 與現代化應用解決方案研討會」不藏私分享寶貴經驗與實務成績。

電通台灣集團策略創新長邵懿文面帶微笑的說:「與其被衝擊,不如擁抱它、駕馭它,讓 AI 成為每一個員工、團隊與組織的最佳共創夥伴。」

AWS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資深總監陳介立表示:「電通自行研發的系列生成式 AI 工具,不僅成功縮減80%團隊專案準備時間,讓同仁聚焦核心事務、品牌客戶互動,也加快近50%的行銷方案優化時程,讓品牌客戶可以更即時的因應消費者與市場回饋彈性調整。」
圖/ 數位時代

以生成式AI化營運瓶頸為成長動能,讓業務服務如虎添翼

在以人為核心的行銷產業,創意與專業是最關鍵的核心,但當人力資源與技能成為業務擴展的限制,以 AI 等數位科技放大「人」的價值變得十分重要,而這也是台灣電通會於 2022 年建立 AI 團隊、推出一系列生成式 AI 工具,協助團隊同仁更好協助品牌客戶了解市場、認識顧客、接觸顧客以及持續優化的原因。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資深總監陳介立表示,對電通來說,生成式 AI 工具不僅能將同仁從繁瑣的事務中釋放出來、大幅節省專案準備時程,更重要的是,重新定義了人機協作流程與思考框架,讓生產力激增、營運效率倍增。「為確保服務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我們不僅將數據服務搬遷到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 平台,更透過 AWS 的 AI 模型加速電通生成式 AI 工具的研發腳步。」

例如,電通智能中心整合電通獨有的消費者調查(Consumer Connection System;CCS)資料庫、數位足跡(dentsu Audience Center;DAC)資料庫與 AI 模型推出「Personas人物誌生成器」服務,讓團隊同仁再也不用花費大量時間比對、製作消費者輪廓,只要短短幾小時就可以升成完整的消費者報告與圖表,以及透過電通經典案例(Golden Samples)的 SWOT 分析與BMC 分析等數據資料訓練生成式 AI 的思考框架,成功縮短市場研究與專案準備時間,讓團隊同仁可以將絕大多數的時間用來跟品牌客戶互動、創意發想以及執行方案。

除透過生成式 AI 加速消費者與市場研究,電通智能中心亦推出「原生廣告文案生成器」,讓團隊同仁一鍵生成符合各媒體平台語境的產品(行銷)原生廣告文案,以及推出「LEON 廣告法小幫手」服務讓電通同仁可以問答的方式了解食品、化妝品、藥品廣告規範,同時,由系統自動識別廣告文案是否有遭裁罰的風險與提供推薦文案,如將空氣清淨機廣告文案中的「殺菌」字句建議修改為「抑菌」以降低風險等。

邵懿文表示:「透過電通研發的系列生成式 AI 工具,我們不僅成功縮減 80% 專案準備時間,讓同仁聚焦核心事務、品牌客戶互動,也加快近 50% 的行銷方案優化時程,讓品牌客戶可以更即時的因應消費者與市場回饋調整行銷方案與互動機制。」

AWS
電通集團與AWS團隊攜手合作。電通台灣集團策略創新長邵懿文建議:「與其被衝擊,不如擁抱它、駕馭它,讓AI成為每 一個員工、團隊與組織的最佳共創夥伴。」,一個員工、團隊與組織的最佳共創夥伴。」
圖/ 數位時代

從提升效率到創造營收,電通持續優化 AI 綜效

生成式 AI 不僅是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的關鍵引擎,對電通來說,也是開創新商機的起點:隨著品牌客戶對 AI 需求的提升,電通將 AI 實務經驗轉換成系列課程,協助品牌客戶與行銷人員認識、掌握與善用 AI 工具;其次,更因應客戶需求將「LEON 廣告法小幫手」這類原本為內部打造的 AI 應用對外開放,以軟體即服務(SaaS)的方式提供商業化服務,擴展電通的營收獲利模式。

邵懿文指出:「透過雲端與 AI 轉型引擎,我們正逐步從過往的 Project Manager 轉變為 Product Manager,讓大、中、小型企業可以自助式的 AI 平台工具打造與持續優化行銷傳播成效。」在轉型的過程中,電通除持續投入更多資金與資源於其中,也樂於跟 AWS 等夥伴合作,目標是將既有的生成式 AI 工具更好的整合在一起,同時,可以協助品牌客戶提供更個人化的行銷方案,極大化 AI 創新驅動未來的價值。

總的來說,在電通的商務版圖中,AI 不再只是提升效率的技術選項,而是可變現的成長引擎,透過跟 AWS 等生態夥伴的共創共好,電通將以穩健步伐從整合成長與轉型專家進化為可提供新世代行銷科技的平台供應商,極大化 AI 與數位科技的價值邊界。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