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巨頭開年不利,成績單全不合格!蘋果、Google、亞馬遜各面臨哪些困境?
3大巨頭開年不利,成績單全不合格!蘋果、Google、亞馬遜各面臨哪些困境?

在美聯儲態度放緩加之微軟、特斯拉、Meta等還算穩定的業績數據表現之下,在昨天之前,整個科技市場士氣高漲、一片欣欣向榮,似乎重新開啟了「牛市」通道。

但日前蘋果、亞馬遜、Google三大巨頭同時交出的成績單給2023年這第一個月的瘋狂按下了暫停鍵。

總體來看,三家巨頭的財報意外全部「折戟」,蘋果、亞馬遜、Google三家公司的表現都沒有讓市場滿意:蘋果交出近七年來最差季度財報,亞馬遜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年度虧損,Google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利潤下滑……財報發布後,三家公司的盤後跌幅都一度都高達4%以上。

延伸閱讀:iPhone、Mac買氣差,拖累蘋果營收大減5.5%!庫克點出3大挑戰

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三大巨頭的表現也可以分別反映消費、零售、商業市場的走勢,進一步揭示大環境的危機究竟是在消解還是在繼續惡化路上。

那麼,這幾份財報中都透露出了一些什麼資訊呢?

亞馬遜: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年度虧損,「現金奶牛」AWS剎車

如果單從營收來看,亞馬遜本季度基本達標。財報顯示,亞馬遜四季度營收1492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458億美元,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速9%,除去匯率影響後的增速為12%,比上個季度製定的2%至8%指引高出不少;全年營收5139.8 億美元,首次突破5千億美元的大關。

雖然總營收保持了成長,但亞馬遜此次的問題主要出現在利潤大減、分項業務的停滯和低迷的預期 上。亞馬遜四季度淨利潤為2.78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淨利潤143.23億美元相比下降98%;每股收益為0.03美元,而上年同期的每股攤薄收益為1.39美元。

相較於往年來看,亞馬遜今年的假日季銷售並不強勁。第四季度來自於線上商店的淨銷售額為645.3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660.75億美元相比下降了2%。從全年來看,亞馬遜出現了自2014 年以來的首次全年虧損,高達27億美元的淨虧損額還創下自亞馬遜1997年成立以來的最差紀錄。

但需要注意的是,亞馬遜去年的虧損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對Rivian的投資虧損所帶來的 ,Rivian總計錄得了23億美元的稅前估值虧損,而2021年第四季度來自於這筆投資的收益為118億美元。

亞馬遜Q4財報
亞馬遜Q4財報
圖/ 亞馬遜

但從主要業務來看,亞馬遜也確實正在面臨著挑戰。此次。無論是電商還是雲業務的營收都低於市場預期。一方面,電商業務步入停滯,特別是國際地區的增速放緩和虧損持續擴大。本季度北美地區經營虧損2億美元,國際業務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8%、經營虧損擴大到22億美元。

另一方面,作為亞馬遜「第二成長曲線」、利潤率最高的雲業務AWS的成長開始進入緩速區間。 本季度AWS業務營收僅2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低於了217.6億美元的預期。顯然這個數據很難讓市場滿意,要知道,AWS去年同期的成長可是高達40%。

更讓人不安的是亞馬遜對於今年一季度的預期也並不樂觀。

財報會上亞馬遜表示一季度營收將在1210億美元至1260億美元之間,1235億美元的上限的預期中值低於了分析師們1255億美元的平均預期。此外,由於微軟不久前曾表示雲業務的成長將逐漸放緩,這也讓市場對於AWS的成長充滿了擔憂。

一旦電商業務止步不前,雲業務帶來的利潤持續下降,那麼將可能給亞馬遜帶來不小的麻煩。

Google:連續第三個季度利潤下滑,廣告業務遭受挑戰

作為又一個廣告大戶,Google並沒有延續此前Meta財報後氣勢如虹的表現,整體業績都出現了明顯的疲軟跡象。

根據Google發布的2022年四季度財報顯示,Google母公司Alphabet當季總營收為760.5億美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1%;淨利潤為136.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34%;每股收益為1.05美元,高於預期的1.18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31%。

不僅各項關鍵指標均低於了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Google連續第三個季度利潤下滑,並且下滑的趨勢愈演愈烈 :去年二季度淨利潤下降14%,三季度擴大到26.5%,再到本季度已經超過了34%。

從全年的數據看,Google的表現相比去年也全面大幅「降級」。2022全年總營收28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但2021年較去年同期成長了41%;2022年營運利潤7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跌近5%,而2021年曾較去年同期成長91%。

Google四季度財報
Google四季度財報
圖/ Google四季度財報

延伸閱讀:Google裁完人後又有壞消息!YouTube、廣告雙雙拖累成績單,皮蔡怎麼拯救?

從分項業務來看,Google此次也是表現平平、甚至低於預期。其中,最重要的廣告業務形勢不容樂觀,四季度總收入下降3.6% 至590.4 億美元,低於市場606.4億美元的預期。

來自YouTube 廣告的收入下降了近8% 至79.6 億美元,遠低於82.5 億美元的預估。去年以來,YouTube 部門面臨的競爭對手平台的激增,包括TikTok、Reels等等,讓YouTube的前景充滿迷霧。

在廣告業務之外,此次Google云的表現總體差強人意,錄得73.15 億美元的收入,虧損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約50%至4.8億美元。但32%的成長速度,也是該公司開始披露該部門收入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包括Waymo 、DeepMind 、風投基金Google Capital 在內的「其他押注」業務仍然不見起色,雖然收入增加到了2.26億美元,但營運虧損從去年到14.5億美元擴大到了16.3億美元,仍然還處於瘋狂燒錢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的財報會上,Google明確表示「我們正踏上以持久的方式重新設計成本結構的重要旅程。」釋放出跟Meta一樣的要進一步縮減成本和精簡結構的信號。 最近幾個月,Google已經先後關閉了內部孵化實驗項目Area 120和流媒體遊戲平台Stadia,同時進行了佔總員工數6%的1.2萬人大裁員。

此外,Google也回應了關於如何應對ChatCPT崛起所帶來的挑戰問題。Google表示公司層面正在加強推進AI戰略,很快將在搜索功能上上線最新產品。因此我們應該很快能看到ChatGPT的競品出現。

最新消息是,有報導稱Google此前向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投資了3億美金,以回應近期微軟對OpenAI的繼續押注。Anthropic成立於2021年,同樣專注於AI語言模型的研究,也有一個名為Claude的智能聊天機器人,只是還未向大眾推出。這場聊天機器人之戰,或許會是接下來Google的重心所在。

蘋果:交出7年來最差財報,利潤大跌12%

在消費零售方面受到衝擊的不僅只是亞馬遜一家,「老大哥」蘋果也難以倖免。

過去一年,在科技市場萬馬齊喑、普遍跌幅超過50%的情況下,蘋果的表現還算是相對穩定,前幾個季度都勉強交出了讓市場寬心的財報。但到了年末,蘋果終究還是沒能頂住壓力,季度營收出現了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創下了自2016 年9 月以來最大的年度季度收入降幅;淨利潤下降12%,是近7年來首度利潤不及預期。

CNBC
CNBC
圖/ CNBC

總體來看,蘋果這一季度的成績幾乎全不達標:

  • 營業收入:1171.5 億美元,市場預期為121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49%

  • 每股收益:1.88 美元,市場預期為1.94 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9%

  • iPhone 收入:657.8 億美元,市場預期為682.9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17%

  • Mac 收入:77.4 億美元,市場預期為96.3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8.66%

  • iPad 收入:94 億美元,市場預期為77.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66%

  • 其他產品收入:134.8 億美元,市場預期為152.3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3%

  • 服務收入:207.7 億美元,市場預期為206.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4%

可以看到,除了iPad和服務收入高出市場預期之外,其他各項關鍵指標全都低於預期並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其中,最讓市場關注的iPhone的銷售收入遠低於市場預期,這從側面也印證了iPhone14系列是是蘋果歷年最差的新品表現。

對於這份讓人大跌眼鏡的財報,庫克也給出瞭如下解釋:一是因為美元匯率的走強 ,他表示如果刨除匯率影響,其實蘋果本季度在大多數市場都有成長。二是上個季度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供應鏈出現問題 ,導致產量下降,強調目前iPhone的產能已經恢復到令公司滿意的水平。三是消費電子市場的整體不景氣給公司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但庫克也表示,目前iPhone的產能已經恢復到讓人滿意的水平。同時披露,包括iPhone、Mac、Apple Watch等產品在內目前已經擁有20億台活躍設備,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億多台,很多消費者從安卓轉向了蘋果,以及許多消費者首次購買了Apple Watch。

此次蘋果依然沒有提供下季度具體的業績指引,但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 表示,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會和上一季度的走勢相似,但最重要的iPhone 銷量會在本季度回暖。

從最近一些芯片製造商和其他計算機供應商的表現來看,當前全球對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需求仍在放緩。分析認為,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包括蘋果在內,可能整個消費電子行業或許會持續處於一段緩慢或沒有成長的時期。

我們在昨天的深度文章中曾提到,2022年對於「老大哥」蘋果來說是罕見的「水逆」年。去年一整年蘋果先後遭遇新品iPhone14與14plus遭遇了產品定位的滑鐵盧,下游廠商被迫連續砍單;MR與汽車兩大創新項目延期,多名高管密集離職;股價一度跌去了1萬億美元,庫克等高管們集體大降薪……蘋果這根科技圈的定海神針,如今也出現了不穩定的跡象。

延伸閱讀:庫克薪水被大砍逾4成,本人竟也贊同!為何他做出這個罕見決定?

從三大巨頭的現狀來看,整個科技行業顯然還沒有到全面復甦的時候。可以預見的是,2023年,科技巨頭們降本增效、開源節流的趨勢還會繼續。

本文授權轉載自:虎嗅網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Google #Amazon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隨著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的成熟,讓智慧穿戴裝置邁向更精準、個人化的互動體驗。晶片不僅驅動產業升級,也將改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2024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鼓勵業者開發具國際高度信任,以及可促進產業發展之晶片。其中,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的眼動追蹤技術脫穎而出,將AI與影像感測技術導入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以下簡稱AR/VR)與智慧眼鏡領域,開啟智慧穿戴裝置的新篇章。

「如果滑鼠、觸控能變成一種控制方式,那麼眼睛為什麼不行?」見臻科技執行長簡韶逸一開始便點出了團隊創立七年來的技術主軸,團隊的核心命題,正是要全力打造一種可以用眼神交流的互動介面,為市場與產業帶來全新可能性。

回首創業之初,曾是臺大電機系教授的簡韶逸,帶著一群學生、拿著第一筆資金,跳脫舒適圈勇敢創業。他捨棄了市場上常見的多紅外線光源角膜反射定位方法,轉而採取鏡頭與自家AI演算法的搭配,瞄準AR/VR並可導入智慧眼鏡,力求產品能更輕、更簡單,以期在未來進行各種場景應用。短短數年間,見臻科技就獲得到奇景、仁寶與緯創等大廠的青睞與投資,也讓過去只出現在《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場景,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以眼球追蹤為關鍵技術,見臻科技搶進AR/VR市場

簡韶逸表示,見臻科技的眼動追蹤技術已是一套能走出實驗室、嵌入日常眼鏡的解決方案。團隊以「最小化」、「最易整合」為目標,透過自研演算法與攝影鏡頭組成的模組與感測器元件,在維持精準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體積與功耗,成功打造出目前市面上體積最小、最適合眼鏡整合的追蹤模組。

以他們於2022年推出的首款穿戴式產品「Sol穿戴式眼動追蹤裝置(SOLGlasses)」為例,內建高達120Hz眼動資料取樣頻率的感測器、1.6M超廣角前鏡頭、陀螺儀與麥克風模組,不僅能即時捕捉視線與周邊環境的交互資料,更能協助研究者進行行為分析與情境推估。「我們也在商業市場之外為這項解決方案找到了不同切角,」簡韶逸表示,包括心理、教育、運動科學等不同領域,都有採用這項技術,掌握受測者、消費者的眼球移動,是開啟所有後續研究或商品應用的關鍵起點。

而正是這些來自研究場域的實測回饋,讓見臻科技累積了大量真實數據,能不斷優化演算法準確度,最終使得小型化模組在效能上,與傳統大型方案不相上下,甚至更具效率與彈性。「我們的模組只用了四顆零組件,卻能實現與傳統十幾顆LED方案相近的追蹤準確度,這就是AI模型訓練與架構優化的成果。」簡韶逸說。

不過,要讓眼動追蹤技術真正從單一模組擴展到大規模裝置應用,還有一道無法忽視的門檻:晶片。簡韶逸深知,若要進一步降低功耗、加快反應速度、提升模組整合性,自行研發AI晶片會是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只是對新創團隊來說,開發一顆專用晶片的難度與資源門檻,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挑戰。此刻的他需要對外尋找技術與資源上的實質助力。

爭取政府主題式研發計畫資源研發第二晶片模組,實現穿戴裝置AI邊緣運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圖/ 數位時代

正因台灣具有完整的ICT產業鏈與研發人才,方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設計、驗證到打樣的整合流程,見臻科技憑藉著這樣的優勢,在和以AI晶片為技術強項的奇景光電合作下,開發出第一代通用型晶片模組,透過自研演算法搭配市面通用晶片,實現眼動追蹤技術的小型化與即時運算功能,「想讓終端應用與演算法深度結合、並具備低功耗、高整合特性就必須研發AI晶片」,簡韶逸說。

簡韶逸知道即使供應鏈資源易找,但身為新創仍有募資規模不大的挑戰,想要開發晶片對見臻科技來說仍是沈重的負擔。「所幸有晶創IC補助計畫的幫助,才能讓這個想法加速實踐。」簡韶逸以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作為提案,成功獲得計畫審查委員的肯定,讓團隊在研發二代AI晶片的路上可以走得快也走得穩,做好資源與風險管理。

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中,搭配自家AI模型與低功耗運算架構的嵌入,打造出邊緣裝置,能同時將AI晶片、感測器與鏡頭巧妙的隱藏在眼鏡的不同角落,包括鼻墊、鏡框或是鏡腳,這個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的產品,成了一個既省電、體積又小、算力也足夠,且不需任何雲端傳輸就能完成眼動資料推算的設備。

簡韶逸表示,2023年AppleVisionPro的發表,讓眼動科技正式跨入了主流使用者介面(UI)設計,過去觀望的業者也紛紛積極詢問。而早已投入眼動追蹤技術的見臻科技,也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引領下,瞄準未來AR/VR的商業應用,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第二代晶片模組開發,並在2026年進入市場推廣與應用階段。

加入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共同打造人機互動新藍圖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圖/ 數位時代

為了與更多潛在供應鏈夥伴交流,見臻科技也加入了「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成為其中一員。簡韶逸興奮的說,這讓團隊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對話與商機媒合的機會,並期待能透過生態圈的助攻,串連更多AR/VR供應鏈夥伴,建立從晶片、模組到整機的快速整合能力。

對簡韶逸而言,眼動追蹤技術從不只是輔助功能,而是迎接AI浪潮下一個重要的感知與控制介面。伴隨著晶片、模型與整合技術的逐漸成熟,他也預期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是眼動追蹤技術全面進入消費市場與垂直應用的爆發期。在趨勢浪潮與團隊資源的推動下,簡韶逸正逐步實現他所描繪的人機互動新藍圖,而政府計畫資源的挹注與自身的技術實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見臻科技
- 創辦人:簡韶逸執行長
- 核心技術: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
- 資本額:新台幣2.7億元
- 員工數:3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