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彭双浪3月卸執行長!一個常說「我不懂」的CEO,怎麼帶出10年最好成績?
友達彭双浪3月卸執行長!一個常說「我不懂」的CEO,怎麼帶出10年最好成績?

友達光電23日宣布高階人事異動,經董事會決議,彭双浪將卸任執行長,由柯富仁接任執行長暨總經理一職,彭双浪經歷過資材、製造、業務等職務,曾帶領友達轉虧為盈,卸任執行長後,彭双浪仍將繼續擔任友達光電董事長,並兼任集團策略長,新人事案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起生效。以下為彭双浪 2018 年 9 月接受《經理人》專訪內容:

在維持現狀和接受挑戰之間,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彭双浪總是選擇了後者。

攤開他的經歷,歷任資材、製造、外派馬來西亞、打造友達蘇州廠,2005 年轉入業務領域,「我一個位置好像都坐不到 4 年。」而在這一連串的職務變動中,最嚴峻的考驗,莫過於 2012 年接下友達總經理的棒子。2011、2012 年,友達累計虧損逾 1150 億元,超過一個資本額。但是,焦慮不能成事,就算在最辛苦的時候,彭双浪說,「我還是睡得很好,也要我的主管們吃好睡好。」

回頭看,友達轉虧為盈之路,從重建同仁信心開始。接任總經理起,彭双浪就經常到員工餐廳吃飯;只要走出辦公室,也一定抬頭挺胸。他還安排了「與 Paul 有約」時間(Paul 是彭双浪的英文名),開放員工反映公司問題;每月還親自寫一封「Paul Message」,解釋公司未來展望。

「要培養講真話的文化,領導者一定要直接誠懇,講完後一定要幫他處理。」透過廣泛接觸各層級員工,彭双浪快速找出了公司的問題,並且提出對策。 2013 年起,友達寫下連續 5 年獲利的好成績,2017 年營收破 3410 億元,獲利 323.6 億元,兩者皆創下 10 年來新高。

不過,彭双浪看的不只是獲利,他更在意資產負債表呈現的公司體質。 負債比、股東權益報酬率都達到近 10 年來最佳水準,表示公司資源多,「能危機入市,也有能力度過寒冬。」

隨著面板產業進入供過於求的高原期,友達近年來積極布局價值轉型之路,要扭轉台灣製造業「降低成本很行,加值不行」的代工思維,從拚產能,改成創造價值。

走過了公司體質如果再差一點,可能就不見了的低谷,彭双浪比誰都清楚,「領導人隨時要想,企業最差可能到什麼狀況,這樣你才會做好準備。」推動價值轉型,掌握、跟上產業趨勢,隨時自我調整,組織才有可能在變動的環境中,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把握每一次機遇和考驗,願意接受挑戰,就有機會成長

Q:你當過廠長、做過業務行銷,再到現在的 CEO、董事長,你怎麼看自己的職涯路徑?

A:我通常一個辦公室坐不到 4 年,現在這個位置最久(2015 年接任董事長)。我從來沒有想過會不會當總經理或董事長,有一些轉換是偶然,但可能也是必然。我常說,「全世界被埋沒的人才超過 90%。」要把挑戰未知當成成長的動能,不要都走人家鋪好的路。

我曾經外派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多種族和多宗教的國家,有馬來人、印度人、華人,連過年都放 4 次假。我可以跟穆斯林(伊斯蘭教信徒)自然相處,就是因為那時天天相處。現在我們在人才訓練上,特別是對有潛力的主管,也會特別重視專業的廣度和深度。

回想起來,我有很多經歷都是突然掉下來的。有天我接到電話,問我要不要回來(台灣)帶業務,我只考慮 10 秒鐘,就答應 3 天後回台灣。可是,我在那天之前的 25 年,所有的經驗(廠長、資材、物料)都在製造體系裡,這時候叫你到業務行銷領域,你要不要接受?我知道我接受的話,成功失敗的機率各半,你願意接受挑戰,就有機會成長。

去馬來西亞過程中很多挫敗,也都是學習。很多公司找最高階領導人,不問成功多少次,要問失敗多少次。

友達的前身叫達碁科技,我是廠長,IBM 派專家來做技術移轉,他們每天跟我們說要怎麼做,我聽完都問他,我知道這些條件都設到最好,就能做好,可是你們以前一定碰過好幾次做壞的經驗,「麻煩你,告訴我們那 10 次失敗經驗,我就可以避免。」

Q:你 2012 年接總經理時,公司兩年來虧損上千億,你打算怎麼做?

A:我都要求自己走出辦公室一定抬頭挺胸,因為同仁只要看報章雜誌都知道公司狀況已經很糟,如果連最高領導者都愁眉苦臉,團隊怎麼留得住。

這種時候,團隊凝聚力最重要, 我每天一定到餐廳吃飯 ,讓同仁隨時看到我,讓大家知道我有信心。其次, 高階主管減薪,其他人不變還發獎金 ,讓大家知道公司領導群為績效負責,但是我們會照顧同仁。第三, 我每個月寫一篇文章告訴同仁我認為未來會往哪邊走 ,花很多時間跟基層主管對談,叫做「與 Paul 有約」,談問題在哪,有什麼我可以解決。

一開始「與 Paul 有約」講的都是表面話。要培養講真話的文化,領導者一定要直接誠懇,講完後一定要幫他處理,不是記錄一下應付了事。如果他們談的問題不合理,我一定當場回答,不會回去再說不能做,一次兩次之後,大家就願意帶出真正的問題。

比如說,原來工廠早會要開 3~4 小時,我要求在 30 分鐘結束。要做到這點,還要有些「定性要求」,像是主管報告不超過 5 頁,流水帳就不必了。我還找人到外面去稽核他們的會議,這些改善以後,很多人就可以回去做他真正該做的事。你不到基層去談,他不告訴你,你就不知道。 根據這些訪談,我訂出了 5 大任務:

  1. 走入現場
  2. 提升會議效能
  3. 提升教育訓練效能
  4. 簡化流程
  5. 全員安全提升

結果我一講,全公司都很認同,認為這些確實就是我們公司的問題。當你很明確地把問題、任務講出來,團隊就很容易找出方向,所以展開非常快。

我們還處理掉一些非核心事業,讓組織更精簡。在策略面原本注重產能,現在告訴大家,不要追求規模,我們要追求利潤、價值,因為我們已經不在快速成長階段。

我們是內部的人,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精實,這些調整不是為了短期績效,是為了長期發展,所以像研發我就沒有動它。領導人你隨時要想,企業最差可能到什麼狀況,這樣你才會做好準備。我們最差的狀況,兩年累計虧損超過一個資本額,如果體質再差一點,公司可能就不見了。我們自省能力很強,就是因為走過這樣的谷底,這是非常大的學習成本。

敢於說「我不懂」「我不知道」,相信專業、授權部屬做決定

Q:從製造體系轉到業務行銷領域,面對陌生領域,如何快速進入狀況?

A:我本來從資材到工廠廠長,就碰過不少不同的工作,而且跨領域的工作也有一部分是通則。

這些通則就是我們講誠信,對客戶承諾都做到,不是只考慮自己,也要幫客戶考慮,怎麼創造雙贏。 業務行銷做了 10 幾年下來,跟很多人變成好朋友。客戶為什麼信任友達,就是我們的團隊不會出爾反爾。

至於專業知識的部分,那就是要學習。老實說,剛開始做業務行銷的工作,前面 6 個月非常痛苦,內部開會很多東西我聽不懂,因為跨領域專有名詞不一樣。怎麼辦?很簡單啊。 我隨時帶本冊子,聽不懂就記下來問人。

當一個領導人,勇氣的展現在於你要說你不懂。 很多領導人最不敢講的就是「我不懂」「我不知道」。 可是如果你假裝懂,他以為你懂,你下指令的時候可能就走錯方向,因為他認為老闆都聽懂了,只要照著老闆說的做就好。

我的方法是,我知道他要找我談什麼,但是我也誠實跟他說,你這塊我真的不懂。我講這句,他絕對不會笑我,因為他的壓力更大,他必須用我懂的語言解釋給我聽,我只能跟他討論方向,他要下決定,專業反而變成他的壓力,他要下對的決策。領導者到處去問人也不丟臉,還不只是問大主管,也可以問基層主管。

Q:敢向同仁承認自己也有不懂的事,所以你是傾向授權專業的領導者?

A:每個人有什麼權力,就該負什麼責任,我請他們來不就是做這個嗎?有些人說你當了總經理、董事長一派輕鬆,我說我享受「大權旁落」的樂趣。

很多大老闆出去回來喜歡說,我今天又談成一筆大生意,我從來不談這個。即使跟我已經變成好朋友的客戶找我加量,我的回答都很簡單,你要 1000 片我馬上答應你,超過 1000 片,我要回去問我們的業務主管。這樣的話,下次有問題他就不會直接找我。

不是說我不參與,我還是有掌握。今天我們要買幾億的機台,一個採購當場就可以拍板。為什麼他可以,因為我們事先都已經談完了,他被授權做這個決定。

Q:為什麼客戶會跟你變成好朋友?

A:B2B 生意考慮的是兩家公司的利益,我代表友達談事情,做得到的我才承諾,承諾完就必須做到。如果客戶跟我反映哪些地方沒做好,我第一件事都是找對口的人問,我們答應過什麼事情。答應過的一定要實現,不是答應過的,再去協商要怎麼做。

誠信很簡單,就是說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 說到做到這件事很難,尤其利益當頭的時候。舉個例子,市場本來供過於求,突然轉成供不應求,你要怎麼維持承諾。 我不是說明明可以賣更好的價錢,我還去賣原來的價格,而是市場走到哪裡都有「行情」,我們可以去跟客戶協商,只要長期合作,大家就會互相信任。

我們這(面板)產業是景氣循環產業,一定有時候球在你手上,有時候球在我手上,彼此要有很高的互信。

延伸閱讀:彭双浪力拚「不只是面板廠」的友達!如何用耐心孵出營收5億的小金雞?

彭双浪

1959 年生,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英國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企管碩士。1990 年進入明基電腦,2001 年赴中國蘇州打造友達海外的第一個製造廠房。2005 年轉入業務行銷領域;2008 年任全球業務執行副總經理;2012 年出任總經理;2015 年 5 月起升任董事長。

友達光電

1996 年成立(前身為達碁科技),主要產品與服務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低溫多晶矽(LTPS)、有機發光顯示器(AMOLED)、整合式觸控解決方案,以及太陽能模組和太陽能電廠建置服務。全球員工超過 4 萬 3000 名,2017 年營收突破新台幣 3410 億元,創 10 年新高。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關鍵字: #友達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隨著政策法規開放與消費者行為改變,金融服務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加速數位金融服務往個人化、智慧化與互動化靠攏,觀察到這股趨勢,台北富邦銀行不僅積極展開轉型旅程,更於 2023 年中啟動 Fubon+ 行動銀行 App 專案:從使用者需求出發,以「簡單」、「直覺」、「懂我」三大設計理念重塑產品架構、系統介面與使用體驗,打造專屬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

北富銀以簡單、直覺、懂我為核心訴求,Fubon+化身專屬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集結跨部門 600 位同仁的力量、歷經一年餘的時間,台北富邦銀行在去(2024)年 11 月正式推出 Fubon+ App,在極短時間內協助高達九成的行動銀行用戶轉移,更因應使用者需求快速迭代功能服務,透過數據分析完善個人化體驗,成為使用者不可或缺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業務處副總經理傅奕樵解釋:「Fubon+ App 是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以金融使用行為進行服務分類,並以牌卡介面提供信貸、信用卡、帳戶等服務,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直覺的點選與連結所需服務,大幅提升操作效率與優化使用體驗。」

富邦金控
Fubon+ App不僅系統介面翻新,功能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也隨之擴充
圖/ 數位時代

根據統計,Fubon+ App 上線之初即整合超過 200 個功能服務,每月平均 以5 到 7 個新增或更新功能向上攀升,滿足不同使用場景。例如,針對偏好夜間使用App的族群推出深色主題介面、考量年長者需求提供五種字級選擇,以及因應使用者需求提供夜間換匯服務等。

在這個過程中,平衡多元功能與使用體驗至關緊要,對此,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總處副總處長周郭傑認為:「功能越多元,系統介面與操作流程越需要簡潔直觀,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設計每一個互動細節與使用體驗。」以生活繳費為例,使用者只要以Fubon+ App繳交水費或電費,系統就會自動記錄並主動發出繳費提醒,降低遺漏與逾期風險,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體驗。

Fubon+ App以數據驅動的個人化服務化身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具體作法有三:整合銀行、人壽與證券數據資料,讓使用者可以單一平台掌握各種資產數據,如銀行存款明細、人壽保單與投資績效等;其次是在App提供「富邦共學」等免費線上課程資訊,以及專屬的理財建議,協助使用者快速掌握所需的理財資訊,以及透過「我的權益」提供使用者專屬優惠與回饋,加速使用者下達各種金融決策。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蒐集與分析使用者的數位軌跡,例如交易數據與互動行為,讓台北富邦銀行可以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提供專屬使用者的產品服務與資訊,例如在使用者的信用卡額度將滿時發送調額提醒訊息等,即時滿足使用者在不同金融場景的服務需求。

聚焦五大進化服務,Fubon+ App與時俱進滿足使用者需求

為擴大Fubon+ App設計理念與價值,台北富邦銀行將聚焦「安全」、「財富」、「暖心」、「便利」與「智能」五大面向,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能量。

傅奕樵表示:「資安風險與詐騙事件頻傳,讓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抱持戒心,為改變這個狀況,Fubon+ App全面提升系統安全、裝置安全與落實資料保護,針對信用卡戶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內連帳戶安全中心提供多重安全設定,包含裝置綁定跟透過OTP(MOTP)進行身分與交易認證等,更透過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以及知道如何降低風險,進而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此外,台北富邦銀行將於下半年度導入FIDO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讓使用者在線上交易時可以生物辨識的方式快速通過身分認證,更好保護用卡安全。

富邦金控
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
圖/ 數位時代

除了防詐安全,Fubon+ App更同步進化財富管理功能,以暖心設計與簡單直覺介面,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在線完成資訊查詢與金融交易,如匯率到價通知、視覺化市場燈號,到個人化的消費與投資數據分析,為使用者打造一站式的智慧理財體驗。此外,還可依需求串聯實體分行,由專人提供即時協助。「我們將以使用者視角持續優化Fubon+ App,同時,攜手跨業合作夥伴一同滿足使用者在不同生活場景的金融需求,如旅遊金融等,成為真正『懂你』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關於Fubon+ App的未來發展方向,周郭傑如是總結。

了解更多Fubon+ >  https://fubonapp.taipeifubon.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