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創下2.5萬人參與、首度由東京政府主辦的大型新創活動City-Tech Tokyo日前落幕。這場活動是東京邁向「新創友善都市」的其中一環,東京都副知事宮坂学(Miyasaka Manabu)也向《數位時代》提及,City-Tech Tokyo不僅是舉辦在東京的新創盛宴,也肩負讓更多日本人看到新創的重任。
首度舉辦就超過2.5萬人次參與,City-Tech Tokyo重要在哪?
「只有看到更多的成功案例,才能扭轉日本人的印象,讓更多人投入新創企業。」宮坂学說。
在日本Yahoo任職超過20年,一路爬升到總裁之位的宮坂学,在2019年轉入政府單位後,積極推動政府的數位化,包含把部分業務轉至線上、減少用紙量等。新創事業,也同樣是他任內的發展重點。
「新創公司是挑戰者,可以解決社會問題、創造就業機會、振興經濟。東京要能成為這群人的競技場、成為這群人的安全網,讓他們就算面對失敗還願意一次一次挑戰。」宮坂学說。
他的擔憂其來有自,東京政府在《與新創邁向全球創新》報告中,引用研調機構的問卷顯示,日本18歲年輕人對於靠行動改變世界的想法,遠低於印度、韓國、美國等國家。
讓年輕人躊躇不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宮坂学認為是日本人害怕失敗的個性,「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日本人的確特別害怕失敗,我們要扭轉這種文化,讓年輕人知道如何挑戰與面對挑戰。」
City-Tech Tokyo不只能讓世界看到東京的新創能量,也讓日本人看到本地新創的發展,激發更多人投入相關的產業。
除此之外,為了真正讓東京成為新創挑戰者的競技場與安全網,政府也設立了4大目標:
1. 讓東京成為友善新創城市
2. 成為追逐夢想的基礎之地
3. 所有利害關係人組成同一陣線
4. 策略性地向世界宣傳東京
具體執行方式包含設立「東京創新基地」,讓所有人(新創、傳統企業、創投等)能夠交換know-how與經驗,以及讓東京公關機關成為新創的「第一個客戶」等。
在基礎教育面,則在小學、中學時就制定創業教育計畫,並在教育內設立創業教育課程,讓學生與年輕人能夠更頻繁地與新創公司互動。此外,加強英語教育也在策略方針裡。
讓日本企業成為新創奧援,「讓挑戰者出生」
除了政府的力量之外,宮坂学認為日本企業的奧援也不可或缺。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佈的世界競爭力排行,日本曾經在1989年位列全球第一,無庸置疑地代表過往日本企業的實力,在經歷1990年代的泡沫經濟後,世界競爭力卻下滑至30名之後。
宮坂学知道不能僅是緬懷榮光,應該要善用日本企業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部分,「東京有非常多大企業,包含世界知名的製造業, 傳統公司應該要跟新創公司走在一起,讓『挑戰者』的精神進到企業裡 。」
由東京政府發動再自然不過,根據INITIAL公布《2022年日本新創資金狀況》的資料顯示,2022年東京新創企業獲得的資金,就佔全日本的77.5%。
在2022年,日本也完成多起大型企業併購新創的實例。舉例來說,創立於1999年網路公司DeNA,以247.4億日圓收購醫療公司Allm;2003年成立的諮詢公司チェンジ,以30.1億日圓收購機器人公司DFA Robotics。
其他日本傳統企業也不斷向新創遞出橄欖枝,除了擔任投資基金的出資者外,日本在2022年成立的企業基金的數量與投入資金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包含:朝日媒體實驗室(第2支基金)、三菱地所、Sony(第3支基金),其中由Sony設立的Sony創新基金規模更達到265億日圓(約為新台幣59億元)。
「目標就是讓東京成為挑戰者出生、成長,並且發揮潛力的地方。」宮坂学下了一個結論。過去,他在接受《NHK》訪問時,曾表示從日本Yahoo到政府單位的轉換就像是「異世界轉生」一樣。
東京能不能成為新創友善之都、新創誕生之地,不會在幾年內有答案,宮坂学的改變異世界之路還必須持續下去。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