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FTX倒閉後,全球政府紛紛硬起來,加強加密貨幣監管,美國、香港、新加坡、杜拜、歐洲政府都有新動作,台灣呢?
台灣長期以來對於加密貨幣、虛擬資產都沒有明確規範,讓業者、消費者無所適從,立委曾銘宗先前曾說,行政院將在今年5月16日前,擬定一個虛擬通貨負責主管機關,大家都期待今年在監管議題上,台灣政府能有具體作為。
今(2)日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金管會未來會扮演「一定重要程度」的監管角色,同時,也針對監管的面向、縮減加密詐騙報案流程,給出了最新的回應。
台灣加密貨幣產業,可能朝「特許行業」方向監管
台灣目前加密資產的監管,只有金管會推出的「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但這只有針對洗錢做管理,無法管到一般業務,對第一線消費者權益,仍無具體保障。
立委郭國文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監管要走向法制化」,並詢問黃天牧何時會有具體進度。黃天表示,加密資產的監管涉及到許多部會的業務,並非所以事情金管會都有辦法管,行政院現在已經在做最後的決策,金管會未來一定會扮演一定角色。
郭國文建議,虛擬資產未來可以往「嚴格把關 KYC」、「設立代幣(發幣)納入標準」、「確保公司實體聯繫管道」、「散戶補償機制」和「市場風險信託管理」等五個面向管理。
這五點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郭國文建議把加密業者列入特許行業、規定在台須有100%持有子公司,開發團隊與技術風險符合一定條件,才能夠提供散戶投資,初步看起來相當嚴格。
目前,像是銀行、券商、電子支付都屬於「特許行業」,需要取得牌照才能夠經營,郭國文詢問,未來是否也要將虛擬通貨業者,當成實體金融機構管理列入「特許行業」。黃天牧回應:「金管會未來一定會扮演角色管理,希望朝審慎方式納管。」
許多加密業者認為,加密產業是新時代的創新,不應該用管理傳統金融的遊戲規則,來規範相關業者,創新跟監管如何權衡,會是主管機關重要課題。
加速防詐:設立單一窗口、銀行直接凍結可疑帳戶
之所以需要監管,是因為詐騙實在太多,郭國文提到,去年台灣整體詐騙金額就高達70億,追回來的卻只有22億,「前年更慘,詐騙52億只追回6.2億!」
詐騙金額超高,郭國文分析,是因為現在報案流程太冗長,民眾若被詐騙,需要上報到調查局,中間要經過5~6個流程才能順利受理,隨著時間流逝,被騙的錢要討回來,難度也就提高。郭國文建議,之後應該要設立「單一窗口」,加速阻絕詐騙的速度。
此外,銀行無法直接在第一線阻擋可疑交易,也是詐騙金額超高的原因之一。郭國文建議,可以根據《銀行法》45-2條,只要發現不活躍帳戶突然有一定金額轉入轉出,或是自洗錢高風險地區,匯入或匯出一定金額等疑似洗錢的線索,銀行就可以直接凍結帳戶,黃天牧表示,會朝上述方向努力,目標一個月內取得進展。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