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過熱了嗎?會變成泡沫?Adobe產品長笑看35位專業投資人預測
生成式AI過熱了嗎?會變成泡沫?Adobe產品長笑看35位專業投資人預測

科技媒體《TechCrunch》在2023年初的投資市場調查發現,訪問的超過35位專業投資人中,近半數的投資人在預測下一個泡沫時,都提到了「生成式AI」。

2022年至今,市場見證了生成式AI的興起,根據研調機構CB Insights發表的資料來看,2022年生成式AI新創在市場總募資金額超過26億美元,是近6年來最高的總募資金額,當紅炸子雞OpenAI更是在今(2023)年初完成了100億美元的募資。

CB Insights 發表的2022年生成式AI市場總投資數據圖
根據獨立數據庫CB Insights發表的數據資料顯示,2022年,市場對生成式AI新創公司的總投資金額創下新紀錄,超過了26億美元。
圖/ CB Insights 官方網站

生成式AI的熱門程度讓人想起了先前的Web3浪潮,隨著2022年加密貨幣市場大起大落,讓Web3產生了泡沫的疑慮,當今也有越來越多人擔心這波AI的高聲量炒作,是否會有成為下一個泡沫的隱憂。

大量資金的生成式AI領域,真的可能成為令市場驚慌的下一個泡沫嗎?Adobe產品長Scott Belsky以及AI顧問公司Goliath創辦人Michelangiolo Mazzeschi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生成式AI市場門檻高、提供符合市場價值的應用,是不易泡沫化關鍵

針對生成式AI與Web3,Adobe產品長Scott Belsky認為這兩者間存在著很大差異。他在接受美國商業雜誌《Forbes》訪談中表示,「Web3並沒有承諾能減少工作流程。甚至,在企業組織中任何與Web3有關的想法或行動,都需經歷大量的工作協調和摩擦才能完成,因此Web3還沒有達到投資人和企業的期待。」

Adobe產品長Scott Belsky
Adobe產品長Scott Belsky認為生成式AI展現了Web 3欠缺的價值─減少工作流程、強化組織工作效率與生產力,這將是它能站穩市場不會輕易泡沫化的原因。
圖/ Adobe官網

而生成式AI正好展現了Web3欠缺的價值── 減少工作流程、強化組織工作效率與生產力,這將是它能站穩市場不會輕易泡沫化的原因

透過生成式AI技術所打造的各種工作協作平台,例如幫助組織團隊自動編輯和評論筆記內容的工具Mem、AI媒體編輯應用程式Descript或是自動文案撰寫工具Jasper AI等,都已經開始協助企業們優化作業流程、生產更多有價數位內容。

Scott Belsky深信,當前的過度炒作只是早期階段的普遍現象,生成式AI工具融入組織工作已是未來趨勢,並能帶來可觀的商業價值。

AI顧問公司Goliath創辦人Michelangiolo Mazzeschi和Scott Belsky有著同樣的觀點。他說明,大量炒作會導致泡沫化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投資人和消費者對這些新技術或產品的潛力過於樂觀。然而, 生成式AI為企業和人們優化作業流程的成效是肉眼可見的,它已經能實際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與效率,因此他認為,「生成式AI並不會像Web3有市場價值高於產品與技術的疑慮。

延伸閱讀:微軟震撼推出Copilot,Word、Excel、PPT用法全AI化

生成式AI創業關鍵:做到客製化AI

即便進入市場門檻高,生成式AI熱潮仍使許多創業家躍躍欲試。跨國AI公司iKala共同創辦人程世嘉對生成式AI創業提出看法,他認為當今許多新創都透過串接API進行創業,但如果僅做到串接服務而沒有其他新的價值,是很容易被市場取代的。

那麼,生成式AI該怎麼創業,才能在市場中成功取得一席之地呢?

Adobe產品長Scott Belsky給出了答案-客製化AI。他表示,生成式AI不能只停留在提高產力這件事,更要做到「個人化」服務。舉例而言,幫助企業製作個人化行銷素材的新創Typeface就是很好的例子,Typeface結合了生成式AI以及協助整合第三方數據來源的技術Affinity,能自動學習企業的風格,並為他們創造符合形象的內容、視覺資產。Typeface目前已獲得了Google和微軟的投資,它能在眾多AI行銷素材工具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做到了「客製化」這件事。

新創投資公司Conviction創辦人Sarah Guo也在《Forbes》訪談中向該領域新創給出建議,她表示,新創們不能只是一昧將生成式AI套在現有產品上,而必須思考如何為企業提供更不一樣的體驗服務,因為這將是是否能在市場生存下去的關鍵。

延伸閱讀:中國版ChatGPT「文心一言」來了!為何百度股價大跌10%?

參考資料:TechCrunchForbesCB Insights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關鍵字: #A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