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NFT(非同質化代幣)暴紅已經滿兩年,但離大規模普及仍有段距離,原因主要跟大眾對NFT的不信任,以及進入門檻過高有關,一家剛滿30歲的電視台,有可能是打破此僵局的關鍵。
春節前,趕著錄製各類特別節目,是電視台最忙碌的時刻,年初某天早上九點,位於內湖的三立電視台門口,已經聚集許多要參與錄製除夕特別節目「2023超級華人風雲大賞」的觀眾。
這個節目會由多位藝人分組比賽,製作單位事先透過Accupass活動通平台徵選「民意評審團」,觀眾在攝影棚看完表演後,透過投票決定最後勝負,特別的是,節目入場券、投票全部都是透過NFT。
這些參與錄影的觀眾幾乎都是幣圈小白,有些人甚至連NFT是什麼都沒聽過。
讓300位Web3小白用NFT投票,三立如何做到?
在步調快速的節目錄製現場,製作單位最後掌握到358個不重複的錢包(Wallet)地址,大約有80%觀眾都填寫了正確的地址,並順利完成投票。
背後的重要推手,是三立集團去年剛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創造智能」,他們如何做到連許多區塊鏈公司都難以達成的成績?
📍邀請您加入Web3+ Line社群,持續關注最重要的網路變革
👉 https://lin.ee/kItnyTh
用NFT轉型,先從投票小實驗開始
1993年成立的電視台三立,今年已經要30歲了,如今已經發展成有新聞台、娛樂節目甚至電商的媒體集團。
這30年已見證了產業多次轉型,智慧型手機普及,電視台把內容從電視搬上網路、經營社群,甚至改變了新聞、娛樂內容產製的流程,這是過去討論了10多年的「數位轉型」。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三立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創造智能」,並找來曾在多家媒體任職,後來投身大數據分析的林慧珍擔任執行長,要用NFT讓30歲的電視台開啟新頁。
除了執行長林慧珍,三月初也找來前民進黨副秘書長、前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擔任行銷長一職。
林鶴明說,他從事政治幕僚工作將近20年,去年選舉結束後決定轉換跑道進入產業,自己本來就是學廣播電視出身的,這幾年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也跟行銷科技有關。
自己雖然沒有太多購買NFT、加密貨幣的經驗,但也因為自己看到了NFT的發展潛力,因此很樂意離開舒適圈接受挑戰,「台灣過去在硬體產業發展很棒,如果能在軟體科技有一些發展的話,對整體產業會是好事。」
從電視台要變成科技公司,三立有什麼優勢?林慧珍的答案是:龐大的粉絲、觀眾基礎。
為了驗證這套想法可行,今年春節特別節目「2023超級華人風雲大賞」就是創造智能的第一個小實驗。為了要在節目中,讓觀眾用NFT入場、投票,創造智能跟台灣區塊鏈公司Thundercore合作。
報名錄影的觀眾,只要有社群帳號(Google、FB、LINE、Apple ID)就能開通Thundercore推出的TT錢包,將錢包地址填上報名表單,就會收到製作單位發送的NFT入場券,最終,有超過80%觀眾填寫正確的錢包地址,報名很快就額滿。
最困難的是用NFT投票,製作單位特別做了投票流程,在錄影當天向觀眾講解,只要點選對應該場PK的票選NFT,接著掃描QRcode,就能將NFT發送到支持隊伍的地址,主辦方也事先空投加密貨幣到觀眾錢包,用於支付傳送NFT的手續費(Gas Fee),節目順利完成錄影。
連NFT都沒聽過的觀眾,在短短一天內就能註冊錢包,甚至發送NFT,所以區塊鏈應用無法大規模普及的原因不是大家不會用, 而是必須創造出對的場景、激發使用動力。
以這次經驗為例,來錄影的觀眾,都希望自己支持的明星獲勝,為了能投票,自然就有動機學習使用NFT。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並不需要特別知道背後的技術是區塊鏈或NFT,只要能達成投票等目的就好;對電視台來說,不需要為了投票客製化開發App,有能透過錢包地址驗證觀眾身份,能省下不少成本。
從兩大階段,看懂三立NFT規劃
有了「2023超級華人風雲大賞」經驗後,創造智能想透過NFT經營社群,解決傳統電視台觀眾老化、營收成長瓶頸等痛點。
第一階段:發行「灣島樂園」NFT
創造智能將在今年三月,推出名為「灣島樂園」的NFT,總數會有3000枚、12個不同款式,採Free Mint(免費)方式在區塊鏈Polygon上發行,會在創造智能自家開發的商城上販售,消費者可以綁定Qubic或其他主流錢包。
「灣島樂園」並非行銷功能的NFT,這是一款整合三立集團旗下娛樂IP的「娛樂會員通行證」,持有者將有機會參與熱門節目的製播,像是決定劇情的走向、參與實境秀錄影等等。
林慧珍表示,瞄準的目標客群是三立旗下如完全娛樂、綜藝大熱門、大嘻哈時代等節目的粉絲,並希望透過NFT,達成與粉絲更深度的互動,並經營Z世代(1990年代末期到2010年代初期的出生的人)觀眾, 也是台灣第一家推出功能型NFT的電視台,「灣島樂園」也會是三立進攻NFT賽道的代表作 。
MaiCoin集團Qubic產品負責人陳致豪觀察,在合作過程中,不難看出三立對新科技的積極態度,已經不再僅尋求單點式的解決方案,
第二階段:打造NFT發行平台
不只自己發NFT,創造智能也要替其他品牌發NFT。
由創造智能自行開發的NFT發行平台「OMG」預計七月上線,這是一個針對品牌、企業,提供NFT發行解決方案的平台;同時,也預計打造一個娛樂性質的元宇宙,讓不同品牌的IP可以在上面一起互動。不過,目前還沒有太多具體細節能對外透露,可以確定的是,這項服務將會是未來創造智能主要的獲利來源。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非常多NFT發行平台、解決方案,想要勝出也並不容易。林慧珍分析,創造智能最大的優勢,就是背後三立集團的媒體資源, 去年(2022)三立旗下所有節目,在各社群平台的影片總觀看數,在沒有下廣告的情況下,就有高達72億次,流量可觀。
「我們做社群、懂內容行銷,就是跟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林慧珍說,創造智能已經延攬了優秀的工程團隊,再加上本身內容上的優勢,可以同時給客戶在Web2、Web3上很好的行銷建議。
陳致豪觀察,傳統媒體平台的優勢在於流量、多元內容製作能力,及生態系合作夥伴。相較於其他NFT發行平台,創造智能優勢在於,可以提高NFT活動的曝光率和流量、整合三立媒體生態系的多元賦能(服務),以及在強大的影視IP和名人資源下,打造具有熱度的發行主題。
NFT要落地、普及,關鍵在於實用性與社群經營,從三立跟創造智能在「2023超級華人風雲大賞」的實驗看來,已經可以看出一些潛力,而區塊鏈技術也確實在節目互動、粉絲互動上,創造出效果與好處,掌握龐大流量的媒體集團,是否能成為新技術的推手,很快會有答案。
📍邀請您加入Web3+ Line社群,持續關注最重要的網路變革
👉 https://lin.ee/kItnyTh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