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交易所FTX倒閉後,全球政府紛紛開始加強加密貨幣監管,美國、香港、新加坡、杜拜、歐洲政府都有新動作,而台灣行政院也必須在今年的5月16日前,擬定台灣虛擬通貨主管機關。
不過,似乎不需要等到五月,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 行政院已研議進一步納管,並由金管會作為主責角色,且最快將於3月底對外宣布。
《中央社》報導指出,由於歐盟、新加坡、日本、韓國及以色列等國,均由金融監理機關擔任虛擬資產監管角色,行政院在參考國外監管狀況後,確定將由金管會納管虛擬資產,並負責監理交易平台秩序。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證實,金管會將負責「加密貨幣」的監管,並 以支付和交易為主,初步的監理範圍包括 客戶和平台資產分離、商品上下架審查、及投資人保護 等三大內容。
📍邀請您加入Web3+ Line社群,持續關注最重要的網路變革
👉 https://lin.ee/kItnyTh
加密貨幣監管細節,最快3月底將對外公布
台灣長期以來對於加密貨幣、虛擬資產都沒有明確規範,目前只有金管會推出的「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針對洗錢做管理。
對於業者以及消費者權益和規範,仍無具體保障,政府態度也一直不明確,讓業者無所適從。
本月月初,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透露金管會未來會扮演「一定重要程度」的監管角色。立委郭國文在立法院質詢時也建議,將虛擬資產分為五大面向進行管理,並且要將加密業者列入特許行業。
《中央社》報導指出,目前比較可能的做法傾向採取階段性監理強度 。首先,由業界自律規範先行,而金管會則會同時蒐集國際趨勢,研議未來法規走向,最終,再針對虛擬資產監管設立專法, 而NFT涉及作為電子簽章憑證使用,因此將由數位部管理,至於其他NFT應用還需進一步討論。
不過,是否會針對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設立專法,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消息。
由於虛擬資產是持續演進中的新興趨勢,目前,僅暫定由金管會負責虛擬貨幣中支付和交易性質的監管責任,至於其他部分,行政院還在持續研究中。最快3月底、最慢4月初,將對外公布具體監管方向,至於是否會有更多其他的監理內容,還需要和行政院討論後再對外說明。
📍邀請您加入Web3+ Line社群,持續關注最重要的網路變革
👉 https://lin.ee/kItnyTh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