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費怎麼算?夏月電價6月1日上路,計算方式是什麼?一道公式秒懂
新電費怎麼算?夏月電價6月1日上路,計算方式是什麼?一道公式秒懂

電費將從4月1日起調漲,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上調漲3%,逾1,000度調幅達10%,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電價17%。

而自6月1日開始,電費就將以「夏月電價」開始計算,炎炎夏日到來,再加上今年4月起調漲電費,許多民眾對電費增加很有感。台電說明,住宅用電111年7月僅調1000度以上,有1290萬戶(97.43%)用戶不受影響;112年4月僅調700度以上,有1231萬戶(92.94%)用戶不受影響。小商店用電部分,111年7月所有用戶均未調整;112年4月僅調1500度以上,有76萬戶(83.59%)用戶不受影響。

究竟新的電費帳單怎麼算、繳多少電費以下將不受影響,《數位時代》透過試算範例,帶讀者一次看懂。

夏月電價開始時間?

  • 一般民生用戶:6月1日~9月30日
  • 產業高壓用戶:5月16日~10月15日

夏月電價計算方式?

全台有近98%的用戶都是以累進方式計算電費,總共分為6個級距

用電度數級距 非夏季電價 夏季電價
120度以下 1.63元 1.63元
121度到330度 2.10元 2.38元
331度到500度 2.89元 3.52元
501度到700度 3.94元 4.80元
701度到1000度 4.74元 5.83元
1001度以上 6.03元 7.69元

至於夏月電價要怎麼算?從電費帳單上的「計算度數」,經常度數所代表的是用戶一期(兩個月)的用電度數。

假設小明的家在「夏季電價」實施時,共用了400度電,當月應計電費如下:

  • 計算方式:1.63 元×120 度+2.38 元×(330 度-120 度)+3.52 元×(400 度-330 度)=942 元
  • 應用公式:「每段消耗電的度數X每度電費費率」的加總

台電指出,夏月電價僅影響每個月用電120度以上(一期兩個月用電240度)的電費部份,調幅介於13%到28%。根據台電統計,全國378萬戶每月平均用電在120度以下,只須維持平時用電情況,便完全不受夏月電價影響

電費調漲分3類:

經濟部3月17日舉行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電費漲價幅度,調漲對象分為住宅、商家、工業用戶3類:

  1. 住宅部分: 以每月用電700度為門檻,每月用電701~1000度微調3%,用電1001度以上調漲10%。
  2. 商業部分:基於穩定物價考量,每月用電1501至3000度調幅3%,3001度以上調漲5%。
  3. 產業部分:中小型工廠、商辦、超市等低壓用戶調漲10%,大型工廠與百貨等高壓及特高壓用戶調幅17%。

同時為降低電費調漲的衝擊,針對2022下半年用電量較2021年同期下滑1成的產業,涵蓋非酒精飲料製造業、紡紗業、織布業等19個行業、共1.9萬戶符合電費漲幅減半的資格。

新電費怎麼算?哪些人不受影響?

台電說明,若以電費帳單(2個月一期)來看,以下用戶電價將不受影響:
住宅部分 :非夏月(10月至5月)帳單為3,832元、夏月(6至9月)帳單為4,508元以下的用戶將不受影響;
商業部分 ,非夏月帳單為9,056元、夏月帳單為1萬1,096元以下的用戶,將不受影響。

冷氣、夏天、電費
電價將從4月1日起調漲,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上調漲3%,逾1,000度調幅10%,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電價17%。
圖/ 隋昱嬋攝影

電費帳單2個月一期,只有「超過的度數」才會被調漲

台電解釋,一般住宅用戶收到的電費帳單都是2個月為一期計算,本次住宅用電700度以下不調漲,因此只要2個月的用電在1,400度以內,就不會漲價。

且國內住宅電費為累進計費制,電費調整方案是700度以上調漲3%、1,000度以上調漲10%, 意思是超過的度數才會被調漲,而非所有度數都會被調漲以單月用電710度來說明,只有多出來的10度電,費率會被調漲。

台電統計,夏月用電每月不超過700度者約占住宅用戶數88%,非夏月約占95%,平均93%用戶不受影響。

電費帳單試算範例——住宅用電

若住宅用戶收到電費帳單(2個月一期)為1,420度(即每月710度),表示在1,400度以內單價不變,只有20度的單價調整3%。經試算,夏月電費由4,621元增至4,624元;非夏月電費由3,924元增至3,927元。每期電費增加約3元。

若住宅用戶收到電費帳單為2,020度(即每月1,010度),表示在1,400度以內單價不變,其中600度單價調3%、最後20度單價調10%。經試算,夏月電費由8,043元增至8,159元;非夏月電費由6,701元增至6,796元。每期電費增加95~116元。

住宅電價表試算
電價將從4月1日起調漲,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上調漲3%、為每度5.83元;逾1,000度調漲10%、為每度7.69元。
圖/ 經濟部

電費不調漲的有哪些產業?

經濟部表示,本次電價調漲,農漁業、學校(幼兒園至大專院校)及社福團體(使用維生輔具之身障家庭、庇護工場、立案社福機構及護理之家等)電價不調整。

另外,分租套房多戶共用同一電表,只要申請裝設智慧電表(免費),並接受台電節能輔導者,即使每月用電超過700或1,000度,本次累進費率亦不調漲。

台電智慧電表
經濟部說明,分租套房多戶共用同一電表,只要申請裝設智慧電表(免費),並接受台電節能輔導者,電價也不會調漲。
圖/ 台電

延伸閱讀:核二廠2號機除役,會缺電嗎?缺口怎麼補?電費會調漲嗎?

電費不漲行業別代碼如下:

另外,產業111年下半年用電衰退10%以上之產業調幅減半。用戶於台電登載之行業別,將於下期電費單上列示,若登載之行業別與實際用電用途不符,可洽台電各營業據點辦理變更。

不調整行業別(代碼-小分類)包括:「農作物栽培業(011)」、「畜牧業(012)」、「農事及畜牧服務業(013)」、「漁撈業(031)」、「水產養殖業(032)」。

調幅減半行業別(代碼-小分類)包括:「非酒精飲料製造業(092)」、「紡紗業(111)」、「織布業(112)」、「不織布業(113)」、「染整業(114)」、「紡織品製造業(115)」、「成衣製造業(121)」、「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130)」、「人造纖維製造業(185)」、「塗料、染料及顏料製造業(192)」、「玻璃及其製品製造業(231)」、「鋁製造業(242)」、「銅製造業(243)」、「金屬刀具、手工具及模具製造業(251)」、「金屬結構及建築組件製造業(252)」、「金屬加工處理業(254)」、「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264)」、「自行車及其零件製造業(313)」、「外燴及團膳承包業(562)」。

延伸閱讀:苦了245萬租屋族!房東的「電價天花板」每度飆到7.69元,台電提這招解決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