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二廠2號機預計在今(14日)停機除役,將減少98.5萬瓩、約80億度電,但預計到2023~2030年淨增加累計910萬瓩,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雖然未來用電成長,但大型機組新增大於除役,不會有缺電疑慮。
核二2號機除役,會缺電嗎?
核二2號機裝置容量98.5萬瓩,預計14日將依法結束40年運轉時間,外界憂心核二2號機除役後,是否會缺電?
從數據來看,自去年第四季以來,單日冬季風力發電最高達100萬瓩,台電對於再生能源發電深具信心;同時台電因應極端氣候縮短歲修時間,3月、4月陸續火力電廠大林2號機、林口1號機回歸,王美花提到歲修規劃上,過去是半年檢視一次,現在變成每兩周即時調整,同時透過導入3班制度、先儲備備品縮短歲修時間。
在電力調度上,隨著核二停機後, 小型新機組上線接受調度,通宵小型機18萬瓩已在1月上線,但大潭8號機112萬瓩預計4月測試,預估在夏天用電高峰來臨前可上線接受調度,且這兩部機組發電加總大於核二2號機的98.5萬瓩 。
但在上線前的空窗期,備轉容量率白天尖峰10%以上、夜間峰維持7~8%。 一般來說備轉容量率在10%~6%屬於供電吃緊,大於/等於10%為供電充裕。
供電壓力轉移至夜晚,靠水力、燃氣發電補上
至於用電高峰的夏季(7月後),台電指出,風力發電在夏天仍可維持20至30萬瓩,太陽光電預估白天最大發電量超過700萬瓩,目前白天太陽光電常有500萬瓩以上的發電出力。
隨著太陽下山後,供電壓力轉移至夜尖峰。電力調度上,將由慣常與抽蓄水力發電達440萬瓩補上,再結合新時間電價、需量反應等管理措施,可抵夜尖峰約100萬瓩。
雖然近期南部水情不佳,但水力發電主力在中部,像是德基水庫目前蓄水量達63%以上,以及南投日月潭抽蓄水力,再搭配民生與農業用水節約使用;同時台電也要求民營燃氣電廠在夜尖峰出力。台電發言人吳進忠預估,「7月備轉容量率日尖峰11~12%,夜間峰降至7%。」
核電2號機停機後,電價將調漲?
除了缺電疑慮,為反應國際燃料成本的問題,近來政府醞釀電價調漲。去年台電虧損2,675億元,今年估將再虧損2,785億元,等於兩年虧損逾5,400億元。關鍵在於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造成燃料成本上漲,包含燃煤、燃氣。
核二停機後,外界憂心:能源轉型將造成電價調漲。 王美花指出,核能發電占比台灣高的韓國、法國電力公司,虧損已達4,000億至7,000億元,且這兩國電價都比台灣高很多;被解讀是電價調漲勢在必行。
至於外界比較各種能源的發電成本,以2023年元月台電公布的燃料成本計算,再生能源2.18元/度、抽蓄水力發電6.05元/度,核能1.41元/度,顯然核能是相對便宜的能源選項。
王美花解釋:「核電發電成本較低,但後端核廢料處理經費就要準備4,200多億元,且往後成本還會增加。」至於再生能源,一路從政府躉購費率補貼到業者之間競價,未來躉購費率價格會持續降低,加上國際供應鏈要求使用綠電,需滿足業者的需求。
核電要延役、除役,可能嗎?
對於企業界喊話「核電延役」的可能性,王美花說,從法律面來看,法律規範沒有改,也沒有申請延役;事實面則是「核燃料拿不出來」,要談延役不可能。
在核廢料處理方面,核二廠室外乾貯興建遲遲未取得新北市府逕流排放許可,近期台電再度發函給新北市政府,希望乾貯設施盡快興建,才能真正踏出除役的第一步。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