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提示詞工程師」是什麼?年薪百萬、企業想要⋯但其實很容易被取代?
「AI提示詞工程師」是什麼?年薪百萬、企業想要⋯但其實很容易被取代?

對於一個快速發展,且絕大多數從業者訓練時長不到半年的職業來說,現在仍處於一片混沌的狀態。

隨著2023年初ChatGPT紅遍全球,上至年過花甲的資深A股股民,下至剛剛學會把玩電腦的孩童,紛紛在興奮和焦慮中見證了人類文明迎來嶄新的技術奇點。

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OpenAI、微軟、Google、百度等公司在推出大語言模型產品時並沒有附帶產品說明書(有很大可能連這些公司自己也搞不清楚AI的能力邊界在哪裡),使得使用AI成了一個門檻既低又高的事情:打字並不是難事,但正確「差遣」AI產出預想中的結果也不容易。

如此廣泛又迫切的需求,便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提示詞工程師(prompt engineer)。簡單來說,這群人專注於AI產品,形成並打磨使用產品的流程,幫助企業的員工們使用AI工具提升生產力。

提示詞工程師「年薪百萬」是真的,但必須符合這些要求

今年29歲的阿爾伯特·菲爾普斯,是知名諮詢公司埃森哲旗下的軟件公司Mudano的一名提示詞工程師。菲爾普斯是一名歷史系畢業生,他的工程師同事中也有不少出身於歷史、哲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事實上, 這份工作本身就是將事務的本質和意義提煉成有限的單詞。

他和他的同事們,每天的工作就是使用OpenAI的playground等工具,為客戶撰寫使用模型的提示詞。菲爾普斯介紹稱,一般來說 每名提示詞工程師每天都要完成5個不同的「提示詞」,可能需要與ChatGPT互動50多次。

ChatGPT
提示詞工程師每天都要完成5個不同的「提示詞」。
圖/ shutterstock

雖然站在2023年一季度末的角度來看,這份職業似乎有著「光明的前景」,但在就業市場上這個崗位的需求⋯⋯最多只能說尚處於混沌的萌芽狀態。

既像工程師,又像產品經理,企業開始重視AI提示詞工程師

根據美國知名求職網站Indeed上,明確提到招聘「AI提示詞工程師」且滿足超高年薪要求的, 其實只有來自於人工智慧初創公司Anthropic的一個崗位,給到的薪酬報價是17.5萬美元-33.5萬美元。 事實上,在過去一個月裡,中外媒體在提到提示工程師的高薪時,首當其衝的例子正是這一家。

Anthropic是由OpenAI前成員在2021年創立的公司,不過現在已經拜入Google門下,並拿到4億美元的投資。 他們招聘這個崗位正是為公司開發的大模型撰寫「提示詞說明書」,並為企業客戶定制策略。所以在招聘要求中,第一條明確要求「高度熟悉大語言模型的架構和運作」,同時要有基礎的編程能力,至少能寫Python小程式。

Indeed
圖/ Indeedf

除了這個崗位外,再往下的年薪大約為10萬美元上下,而且對候選人的工程師背景要求更加嚴格。例如波士頓兒童醫院就明確要求候選人有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等專業的教育背景,且有5年以上的開發經驗,或者2年AI/自然語言處理工作經驗。

Indeed
圖/ Indeed

事實上,這個既像工程師,又像產品經理,甚至和營運、商務多少有點關係的崗位,到底該開多少薪水,眼下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市場定價。隨著GPT-4、Bard、新Bing等產品不斷湧現,科技巨頭普遍開始重視這一職能,也推動相關從業人員的身價上漲。

英國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瀚納仕的科技行業招聘專家Mark Standen透露,他在這個行業裡已經乾了25年,現在可以說是變化最快的時期。 招聘需求中的起薪往往是4萬英鎊,但人才庫中的候選人會喊出20-30萬英鎊的年薪。簡而言之,專家級別的提示詞工程師可以自己要價。

事實上,除了急著跑馬圈地的科技公司,一系列金融、法律行業的公司,也在緊張地打量著AI產品的進化速度,以及對自己公司的影響。

位於倫敦的律所Mishcon de Reya近期就在linkedin上公開招聘「GPT法律提示詞工程師」,幫助律所來理解大語言模型如何應用在法律問題上。 律所合夥人兼首席科技官Nick West解釋稱,他要找的人需要搞清楚「現在的模型到底好不好用? 能用來解決實際案例的可能性有多大?」。 West也明確表示,律所並不需要一個「30萬英鎊年薪的提示詞工程師」,這種舉動「太荒唐了」。

為亞馬遜開發Alexa語音互動引擎的labworks.io創辦人Tom Hewitson也認為目前的市場定價「存在泡沫」,他認為最適合幹這個活的人應該是產品設計師和商業分析師,傾向於10萬至15萬英鎊的年薪。

相較於職業的定價,這個崗位本身的存續性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如同掘金一樣,如果把好的提示詞、使用AI的方法視作金礦,意味著行業的溢價紅利存在被快速瓜分的可能。劍橋大學機器學習研究主管Adrian Weller表示, 提示詞是人們使用這類工具的主要方式,所以擅長搞這個的確有很高的價值。但這種情況能維持多久並不好說,對於一個變化非常快的行業來說,不要過多關注於當前的狀態。

Prompt行業並非單純藍海

當然,對於有志於投身「提示詞工程師」行業的人群而言,相較於去申請少得可憐的幾個崗位,眼下已經有許多提示詞平台可供直接變現和發揮。

以PromptBase為例,這個網站針對ChatGPT、DALL·E、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多個AIGC平台提供提示詞交易。

Prompt Base
圖/ Prompt Base

非常有趣的是 ,整個市場裡最紅的產品是一個叫「利用Chatgpt生成提示詞」的提示詞, 類似於讓AI機器人自己撰寫「設定人設」的提示詞。產品的售價為2.99美元,不過可以看到的商品評論只有45條,足以見得實際的成交量不會太高。對於許多作者而言, 除了賺一點零花錢外,更多是把這個平台看作展示作品的舞台,以此尋求合作機會 ,大多數人都是在過去幾個月裡開始進入這個行業。

除了帶有交易功能的提示詞平台外,目前也有PromptHero這樣的免費提示詞平台,Github上也能找到免費提示詞模型。因此整個新興行業取得高額溢價的窗口,恐怕不會像許多報導中提到得那麼長久。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延伸閱讀:
AI大爆發,國科會成立台灣「AI卓越中心」!3大面向推動國際能見度
美國一邊打科技戰,一邊愛用中國App!一張圖看懂為何封禁TikTok那麼難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

關鍵字: #AI #ai人工智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