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只是短影音平台,為何美國、印度到阿富汗都想趕盡殺絕?問題到底在哪?
TikTok只是短影音平台,為何美國、印度到阿富汗都想趕盡殺絕?問題到底在哪?

民主國家如何在合法且不違背人民意願的前提下,強迫擁有龐大用戶卻有國安疑慮的企業轉型?

美國國會對TikTok的聽證會與接續的立法,展現了最佳範例。

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治領袖,對於不受控制的媒體平台都深懷戒心。極權國家如此,民主國家也是有志一同。

3月23日,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務委員會召喚TikTok(海外版抖音)執行長周受資,進行了與公審相去不遠的聽證會。

它讓美國兩黨議員罕見團結

共和與民主兩黨議員排隊輪番「火烤」周受資,長達5個小時的聽證會,沒有一位站在周受資那一邊。在紅(共和黨)藍(民主黨)分裂對決的國會山莊,「禁抖音」(TikTok Ban)成為極為罕見的兩黨共識,德州眾議員普拉格(August Pfluger)的說法更戲劇化,他說:「除了你以外,只有普丁能夠讓(意見分歧的)兩黨議員團結起來。」

周受資當然沒有乖乖就範,他在國會裡面慘遭燒烤,但是聽證會場外,TikTok發動了陸海空三軍鋪天蓋地的反擊。TikTok光是在美國就有1億5千萬名活躍用戶,多位擁有數百萬追隨者的「創作者」即時製作了嘲諷國會議員的短影片,瞬間獲得巨量的點閱與按讚。在國會山莊裡面,禁抖音是兩黨共識,在國會山莊外的TikTok支持者也迅速集結,支持的聲浪甚至飄洋過海,連台灣的TikTok流量也瞬間大增。

美國聯邦政府發動「禁抖音」,從川普總統在2020年簽署強迫TikTok出售股權的總統令起算,至今第3年了,但是TikTok 用戶數不斷成長,流量與創作者的收入成指數型增長,此次把周受資叫到議會質詢,反而助長TikTok的流量。

海外版抖音TikTok可以從2018年8月,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併購美國Musical.ly公司,轉換成以美國TikTok為主體的獨立海外公司起算,至今4年多,在蘋果iOS系統與Google Play商店累計了4億次下載,光是美國就有1億5千萬活躍用戶(美國人口3億3千萬人),而且來自TikTok的營收高達5億美元,是臉書的4倍、IG的90倍,僅次於YouTube的12億美元。

中國牢牢掌控它的股權

面對這場歷史性的聽證會,TikTok斥資數百萬美元聘請政治公關公司規畫全方位反擊戰,在聽證會舉行之前發出正式聲明稿、影片,在華府的媒體鋪天蓋地刊登廣告,還發動支持TikTok的眾議員在國會外演說,背後有多位群眾手持字牌高喊口號。

周受資在聽證會裡一面採取攻勢,展現1億5千萬用戶的實力,一面傳達防禦的訊息,反覆聲明:「讓我明確表示,字節跳動不是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代理人。TikTok從來沒有和中國政府分享,或是被要求和中國政府分享美國用戶數據。即使有人提出這樣的要求,TikTok也不會理會。」

周受資手中最大的籌碼,就是與甲骨文公司(Oracle)合作的「德州專案」(Project Texas)。這個預算規模高達15億美元的資訊安全方案,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將所有美國用戶的數據儲存在甲骨文的伺服器,允許美國政府資安單位定期審查,還設立了三人的獨立監督委員會。TikTok強調,美國用戶的數據在美國的土地上受美國公司(甲骨文)管理,並且接受美國政府監督。

不過,周受資的發言顯然成效有限,國會議員要求他「百分之一百保證資訊不會落入中國政府手中」,民主黨籍眾議員艾修(Anna Eshoo)在周受資發言後,更直白反駁,「TikTok用來試圖說服我們而做的任何事、說的任何話,我都不相信。」

周受資在國會長達5小時的發言,只是不斷重複進行中的專案,沒有做出進一步新的承諾,陷入「周受資反覆重述公司聲明稿、議員高聲反駁」的惡性循環僵局。

周受資雖然高掛TikTok執行長頭銜,卻對公司的重大決策沒有最終的權力。就算強調他是新加坡出生的華人、有哈佛商學院的學歷,堅定遵循美國法令,但是美國TikTok控股股權還是牢牢掌握在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字節跳動,而字節跳動的創辦人張一鳴,雖然是周受資的好友,卻已經公開宣布放棄對字節跳動的控制權。

周受資
周受資
圖/ 網易科技

抖音創辦人張一鳴是在2021年辭去執行長的職位,去年12月底,抖音公司進行了一次引發中國與香港媒體矚目的股權變更,將98.91%的控股股權轉給登記在廈門的「星辰啟點科技有限公司」持有。

這家剛剛成立的新公司,股本僅有一百萬人民幣,卻控股了市值至少數百億美元的抖音集團,而且股權登記後立刻100%質押給另外一家香港公司。市場則猜測一連串複雜的股權轉換,可能是為了在香港股票上市做的準備工作。

總之,實際上共產黨政府牢牢掌控了字節跳動,這也讓周受資在國會山莊的每一句發言,都傳達「背後有人」、「只是會講英文的中國代理人」的形象。周受資無法釐清美國TikTok背後真實股東的身分,國會議員們關於國家安全的疑慮升高,在聽證會之後更加凝聚禁抖音的共識。

相較於吵鬧不休的美國國會,集權的北京政府乾脆、有效率多了。他們不喜歡Google、YouTube與臉書,三下兩下就讓這些美國科技巨頭退出中國市場,清空中國境內的伺服器,少數旅居中國的外國人只能靠虛擬私人網路(VPN)翻牆才能坑坑巴巴收看YouTube的影片。

至於像LINE之類,乖乖把所有伺服器訊息都交給北京政府監管的外國社群媒體,就算交出命根子,也在中國本土社群媒體的圍剿下難以增長。北京政府不需要立法來「禁臉書」,更無須勞師動眾在人大、政協開聽證會,輕輕鬆鬆就讓外國勢力自動撤出中國。

印度視它為國外敵對勢力

印度是全球選民人數最多的民主國家,卻也早在2020年就徹底將TikTok趕出印度國境。印度當然無法採取北京那種禁絕的手段,而是在2019年4月3日,馬德拉斯高等法院對於TikTok「不當內容」控訴做出判決,認定TikTok鼓勵大量色情內容,兩周之後,印度的蘋果與Google將TikTok App下架,TikTok隨後將6百多萬則影片全數刪除,獲得馬德拉斯高等法院撤除禁令,才得以繼續在印度推廣。

但是僅僅一年又兩個月後,當時中印兩國的軍人在西藏與拉達克邊界大打出手,視TikTok為國外敵對勢力的莫迪政府,直接用行政力量,由電子與資訊部在2020年6月發布禁令,將TikTok與58個中國企業主導的App徹底禁絕。不論抖音或是TikTok,就此在印度絕跡。

即使是與中國政府友好,或是在北京政府一帶一路戰略內獲得巨額補助的國家,對於抖音或TikTok也心存畏懼,例如伊朗就以內容違反伊斯蘭教義為由徹底禁絕抖音;伊斯蘭信徒人數世界第一的印尼,一度也祭出禁抖音命令,在TikTok設置內容監控單位後才重新開放。

而中國的好朋友巴基斯坦則是對TikTok開開關關,從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到政府機構都曾經發出禁止令,時開時關。至於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最乾脆,由政府發言人發個新聞稿,聲稱TikTok內容不當、危害青少年,直接禁絕。

TikTok
圖/ 品玩

## 台灣公部門禁用令慢半拍

台灣的民進黨政府雖然天天高喊中國認知作戰的危機,卻一直到去年才宣布政府機構的手機與資訊設備禁用TikTok的行政命令,並且繼續敞開大門讓TikTok高速成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言人翁柏宗去年回覆記者的詢問時說,「禁抖音」涉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須跟陸委會、經濟部、數位發展部討論。而時任陸委會發言人的邱垂正則說,TikTok並未在台落地設分公司或辦事處,依法不得在台經營相關業務。

不過,TikTok早在2018年就在台灣成立營運團隊,用戶從數十萬人激增,根據全球網路指數(GWI)今年元月統計,台灣的TikTok用戶高達520萬,用戶占人口總數從3.2%一路上揚到26.9%,104人力銀行網站上與TikTok直接連結的工作機會高達650個。

想要認識TikTok在台營運團隊的朋友,可以輕易找到位在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一四四號的「貓跳舞」、「烏龜移動科技」等「TikTok台灣廣告獨家總代理」。另外,去年11月在台中有一家生技公司更名為「字節跳動台灣股份有限公司」,由於直接違反《兩岸條例》第四十條之一,還勞動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以「TikTok危害資通安全」為事由開會,才由陸委會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美國政府「禁抖音」的進程走得顛顛簸簸,跟拜登總統的決策有關。

川普總統任內簽署強迫TikTok股權轉讓的行政命令,時機與程序頗有爭議,引起民主黨在選舉時強烈的反對。拜登上任後撤銷川普的命令,將這個議題交給美國投審會(CFIUS),該單位由財政部長葉倫領導,多個部會組成,琢磨了近3年並沒有具體進展。

拜登決策拖3年才有新進度

直到近日國會共和、民主黨議員逐漸凝聚出共識,才被《華爾街日報》以獨家報導方式,傳出CFIUS已再次要求TikTok母公司將控股股權出售給美國企業的新聞。

TikTok發言人雖然沒有公開否認《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卻也並未證實,美國財政部領導的投審會沒有正式公告,也拒絕評論要求TikTok股權轉讓的新聞。周受資則在國會中反覆表達,將控股股權出售給美國公司無助於TikTok資訊透明,顯然北京的控股股東也不會同意把這塊肥肉送給美國公司。

聯邦政府以下,美國各州政府則依據自己的行政與立法程序陸續關閉TikTok,共和黨主導的德州、猶他州等最先施行;此外,各大專院校也陸續在學校的Wi-Fi網路設下防火牆,屏蔽TikTok。去年12月14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法案,授權聯邦政府全面禁絕政府公務電子儀器使用TikTok。

今年3月7日,參議院兩黨議員共同提出進一步的「禁抖音」法案,簡稱「禁止法案」(RESTRICT Act)的提案,獲得拜登政府全力支持,希望參眾兩院早日形成共識通過。

TikTok
作者認為,美國政府與業界並無意消滅TikTok,只想把中國的字節跳動趕出美國。
圖/ Pexels

法案授權,商務部長對「具有敵意的外國實體」針對美國「國家安全產生無法承受風險」,可以將決策提交總統發布行政命令禁止。這份由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民主黨議員華納(Mark Warner)領銜,兩黨議員連署支持的草案,雖然沒有指名TikTok,卻正式授權給商務部審核、提交總統決策,可以合法直接禁止或是強迫出售TikTok的股權。

更引人矚目的是,參議院這個法案定義「外國敵對勢力」有六個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委內瑞拉與古巴,而且只要擁有超過1百萬美國活躍用戶(每年),或是有1百萬個單位成交數的資訊與通訊服務就會適用。目前在參議院獲得共識的RESTRICT草案,送到眾議院後是否能夠通過,將是美國TikTok命運的最終審判。

我們從川普到拜登一連串的措施可看出,美國政府與業界並無意消滅TikTok,他們自始至終就只想把中國的字節跳動趕出美國,強迫把TikTok股權賣給沒有國安疑慮的美國企業。關掉TikTok會造成年輕民眾反彈、還會損失就業與產業競爭,相反地,單純股權移轉沒有商業損失,還能把股票上市的金融價值留在美國。

而對台灣、澳洲、加拿大等國家來說,禁抖音可能也不是最終選項,而是如何由中國抖音轉移成「由新股東掌控的美國TikTok」的「抖音脫鉤」任務了。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

關鍵字: #ai人工智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