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集、壽司郎都來了!大葉高島屋一場10億大改裝,暗藏奪回天母百貨龍頭的決心
旭集、壽司郎都來了!大葉高島屋一場10億大改裝,暗藏奪回天母百貨龍頭的決心
2023.04.15 | 新零售

有29年歷史的大葉高島屋,曾經是台北最具話題性的百貨,他們如何一次大改裝,吸引20家知名餐廳進駐,挑戰年營收55億元?

壽司郎、饗泰多……,一家家知名連鎖餐廳門口大排長龍,一旁,號稱全台最難訂的吃到飽餐廳旭集也正在緊鑼密鼓裝潢中。

這裡,是有29年歷史的天母百貨始祖大葉高島屋(以下簡稱高島屋)。過去3年疫情期間,他們逆勢投下近10億元,進行開幕以來最大改裝工程,吸引IKIGAI燒肉專門店、上海鄉村、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興蓬萊台菜等20家業者進駐,饗賓集團更是一口氣在裡頭開出四個品牌,可見其看好程度。

近期,隨著5樓全面整修完畢,公司更喊出今年要挑戰55億元業績高標,年增率高達23%。

「改裝後的高島屋充滿企圖心,今年很有希望拿回天母百貨龍頭。」與全台8成百貨和連鎖餐飲業者都有合作的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如此評價道。

很難想像,如今風光的高島屋,曾因SOGO、新光三越等百貨勁敵插旗天母,加上商圈移轉遭受嚴重衝擊,年營收由極盛時期的逾70億元,下滑至30多億元,等同腰斬。

是什麼原因,讓高島屋從沒落貴族搖身一變,再度劍指天母百貨龍頭寶座?

讓利共榮,是高島屋轉型的第一支箭。

祕器一》讓利 確保廠商賺錢

「一開始在招商方面,確實遇到很大瓶頸。」大葉高島屋企畫本部副本部長林建成不諱言,受限於交通和疫情影響,天母商圈在過去幾年常被外界貼上沒落標籤,連帶影響招商成效。
但大葉集團董事長葉季展認為,天母居民消費力高,且附近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也已啟動,未來可望帶動增加5萬至10萬居民及就業人口,商圈潛力依舊十足。

林建成轉述,「董事長很堅持,要互利互惠,一定要讓來這邊開店的廠商都能賺錢。」例如,台灣百貨餐飲櫃位多為3至5年簽一次合約,以維持消費者新鮮感。但合約期短,容易導致廠商裝潢成本難以回收。為此,高島屋一改常態,將合約期延展為3到8年,抽成較市區百貨稍低,減少廠商負擔。

又如,高島屋將原本被百貨業視為額外收入的外牆廣告、燈箱,免費提供給品牌作為行銷宣傳,甚至還自掏腰包編製宣傳刊物,此舉果然帶動進駐廠商業績成長。據了解,光是饗賓旗下的開飯川食堂和果然匯兩家餐廳,開幕不到2個月,就成為該品牌的店王。

林剛羽
圖/ 今周刊

饗賓餐旅展業開發部副總經理沈家麟指出,來客數多寡、交通便利性和消費力,一直都是集團評估展店的主要考量,此次大舉進駐高島屋,就是看準士林、北投地區的市場潛力。

而高島屋轉型的第二支箭,則是透過品牌旗艦化,發揮體驗經濟優勢。

祕器二》放寬坪效 改攻體驗

營業面積1萬2千坪的高島屋,為天母三家百貨中最寬廣,2千個停車位數量更是居大台北之首,具有空間及硬體優勢,剛好滿足廠商和消費者對空間的需求。

例如,一般百貨化妝品櫃位的坪數多落在6至8坪,品牌若要舉辦活動,得另外租借空間。但去年高島屋改裝後,Dior的專櫃一口氣增加至25坪,為全台獨家化妝品旗艦店,可提供隱私性較高的美容護膚服務等,業績比過去成長5成。

林建成預告,即將開幕的旭集占地500多坪,興蓬萊台菜則有那卡西樂隊進駐,為全台首創,更大的空間讓進駐廠商做出更多特色。而百貨本身也設有VIP室、兒童俱樂部等設施,提供消費者更多購物體驗。

祕器三》超市早開 深耕社區

最關鍵的第三大優勢,是他們耕耘天母長達29年,所建立起的社區連結。

平日上午9點,一般百貨仍未營業,位在高島屋地下一樓的超市Mia C'bon,已經出現許多採買的民眾。

「Mia C'bon在高島屋的據點是全台店王,年度業績可以做到4億元,超越第二、三名的台北一○一、高雄漢神巨蛋。」林建成驕傲表示。

葉季展深知,和其他位在市中心的百貨相比,少了群聚效應的高島屋必須深耕社區客群,才能長久經營。

於是,經過百貨團隊盤點,高島屋選出與在地居民生活最相關的超市、咖啡廳提早營業,部分餐廳則延至深夜12點打烊。依據不同商家特色,提供全時段服務。

就連他們的免費接駁車,也成為當地居民倚賴的交通工具。「四個人裡面,能有三個來消費就很好了,但這就是我們希望提供給天母居民的服務。」林建成說。

靠著招商與體驗優化服務,高島屋繳出改裝後第一張漂亮成績單,力拚重回天母百貨龍頭寶座。不過資深百貨業者也提醒,能否持續推陳出新,讓改裝效益延續,將是高島屋未來挑戰。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