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系統商iCHEF於今(13)公布了2大更新:門市管理系統,以及與雲端ERP(企業資源規畫)解決方案Oracle NetSuite整合串接,前者解決多店型餐廳的叫貨問題,後者則是協助餐飲業者擁有更好的中央廚房管理系統。
並且,這2個更新有著共同的目標:更好地服務「多店型」餐廳,拓展iCHEF的客戶與營收來源。
成立於2012年的iCHEF,成立之初瞄準的是小餐廳,希望用科技讓開餐廳成為更永續的一門生意。但在經營了10年後,勢必要有更廣大的客群與營收來源,多店型、中大型、連鎖型的餐廳需求與小餐廳完全不同,也成了近期iCHEF努力的方向。
從小餐廳到連鎖店,iCHEF推新功能搶市
門市管理系統:餐廳不必再土炮式叫料,管理效率更高
多店型的餐廳許多由總部統一派料,但是叫料的過程非常原始,大多停留在紙筆、LINE與電話中,因為資訊流通不夠有效率,有可能會發生總部沒料,分店卻最後一刻才知道的狀況。
「門市訂貨管理」由iCHEF工程團隊自行研發,讓餐廳總部可以擁有一個叫料的頁面,提供分店、加盟主像是點餐一樣進行叫料,並可以設定庫存進出與選購原則,強化原物料的供應流程與管理效率。
而雖然門市訂貨管理系統屬於iCHEF總部系統的一環,但是提供給餐廳獨立訂購,不需要購買iCHEF的POS系統也可以購買,每店每月新台幣350元。
ERP解決方案Oracle NetSuite:串接中央廚房管理系統,讓客戶留在iCHEF生態系
此外,iCHEF也宣布串接ERP解決方案Oracle NetSuite,讓不同規模的餐飲總部都能輕鬆依照業務所需選用。
舉例來說,極具規模的餐廳可能已習慣使用複雜的ERP系統,隨著iCHEF串接的夥伴愈來愈多,也能讓有ERP需求的餐廳品牌不會有轉換系統的成本考量。
一直以來iCHEF都很積極串接外部系統,包含外送平台、會計系統等,就是為了讓餐廳客戶可以「黏」在iCHEF生態系中,不會因為成長需要換系統而離開。
不論是門市訂貨管理或是串接外部系統,都代表iCHEF從瞄準中小型餐廳拓展到可以服務中大型、連鎖型餐廳,「以前專注於支持中小餐廳門市營運的iCHEF,現在也能降低集團化餐飲品牌的科技門檻。」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說。
餐飲業回春了!內用業績回升至69%、近9成店家有展店計畫
隨著疫情逐漸解封,整體餐飲業景氣明顯呈現復甦。據iCHEF統計,相較於2022年同期,2023年1、2月餐飲業營業額與交易額皆已回穩且持續成長,交易量以及營業額雙雙創造了超過2成的年成長。
相較於疫情期間帶來的外帶外送高占比,餐飲業「內用」的營業額占比已逐漸回到常態,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期間,內用營業額占比從五成(51%)回升至近七成(69%)。
此外,iCHEF也公布《2023展店規劃大調查》,調查發現隨餐飲景氣持續看好,超過6成業者皆有展店計畫,希望擴大自身布局。其中,以多店業者,將近9成(86%)的店家預計再次展店,另有超過5成(54%)目前「單店」經營的餐飲業者也希望開始開設分店。
也就是說,擴大服務範圍的iCHEF除了直接服務多店型的餐廳外,也有很大的機會「跟著餐廳一起壯大」,從服務單店到服務他們的分店。
AI會解放更多人投入餐飲服務業
而餐飲業雖然不是這一波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受到衝擊的第一線,但是程開佑認為,隨著AI進展會釋放更多人力投入服務業,「就像是台灣2011年科技轉型,有許多科技業跟傳統產業的從業人員投入餐飲業一樣,會有新一波的產業移民。」
再加上餐飲業走向專業化、科技化、精緻化的趨勢,也給iCHEF更多的機會,向投資人描繪更好的未來。在2020年完成新台幣1.5億元的B輪募資後,iCHEF也朝向IPO邁進,目前已簽訂合作券商,有機會在2025年送件。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