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loud於今(13)日舉辦雲端遊戲策略發展記者會,由 Google Cloud遊戲部門總監Jack Buser分享自家對遊戲市場的觀察,以及未來策略。
他表示,亞太地區是Google戰略中的一大重點,台灣行動遊戲更是已經進行全球前五大市場,而即時服務遊戲(Live Service Games)會是PC、單機、手遊的趨勢所向,也會是Google在遊戲市場的機會所在。
Google押寶「即時服務遊戲」,三大優勢助攻遊戲商
Google雲端遊戲平台Stadia在3月收攤後,市場都相當關注Google在遊戲市場的下一步投入的方向,Jack Buser指出,即時服務遊戲(Live Service Games)將是整個產業走向的大趨勢,也是Google Cloud會重點協助客戶轉型的戰略。
他指出,全球Live Service Games玩家將在2024年前達到36億人的規模,其中還有50%是使用兩個以上的平台在玩遊戲,「可以說現在所有出生的人,幾乎全都是這類遊戲的玩家了」。
什麼是即時服務遊戲(Live Service Games)?
所謂的Live Service Games,代表遊戲公司不用再依靠「賣出單一遊戲產品」來或取得成功,而是在遊戲本體發行之後,還是長期、持續性的發行更新內容,讓玩家直接下載,或是追加新的道具、新的故事劇情線來吸引玩家回歸,並讓遊戲一直保持熱度,目前幾乎所有的手機遊戲都採用這種模式,而Jack Buser表示,PC和單機遊戲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
過去要開發一款遊戲的成本高、風險也大,市場又很大部分由大型IP主導,但現在即時服務遊戲改變了這種局面,讓更多獨立遊戲有機會蓬勃發展、擴大規模。
Google Cloud可以幫什麼忙?
Jack Buse指出,遊戲產業在雲端技術發明很多年前就已經成形,但這也造成一個問題,很多遊戲商都是使用老舊的平台、基礎架構和技術在做遊戲,這造成了三大問題的發生。
- 無法彈性擴充
- 難以保障資安
- 很難徵到新的工程師人才
而Google Cloud作為雲端龍頭之一,可以協助遊戲商確保穩定安全,同時更具有三大優勢可以突破困境。
優勢一、彈性擴充,大量玩家也hold得住
很多遊戲商在遊戲推出前,必須先評估「多暢銷」才能建置需要的資源,不過一旦出現超乎預期的爆紅現象就糟糕了,卡頓、故障、無法運行等情況都可能發生,可能在短時間內失去大量玩家。有些開發商甚至必須建立「戰情室」(War Room),全公司人員待命,確保遊戲不會整個崩塌,萬一出事,整家公司都可能因此受到衝擊。
Jack Buser表示,他見過太多這種令人心痛的情況,這類遊戲商必須一直費盡心力去顧好自己的基礎建設,沒有餘力優化前端的遊戲體驗。
針對這種情況,Google Cloud的優勢在於可以彈性擴充,針對情況自由調整需要的資源,尤其在「容器化應用服務」Kubernetes上,Google作為創始者,具備深入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完全可以讓遊戲開發者安心服務大量玩家的需求。
優勢二、資料隨時蒐集,確保遊戲效能
在玩Live Service Games遊戲時,玩家最怕遇到的就是儲存的進度消失,必須重玩困難的關卡,Google的Cloud Spanner每秒能夠處理超過20億項工作,確保遊戲體驗不被大量的資料影響,也不容易因為效能發生存儲上的問題。
優勢三、AI賦能遊戲商,提供數據洞察
除了遊戲本身的體驗外,為了協助遊戲商的整體營運和行銷策略,就需要掌握玩家數據,這點也是Google的專長,BigQuery提供AI分析工具,讓開發商可以知道玩家、消費者在各種階段的行為,協助洞察更好的策略。
亞太市場超重要!營收高、開發能力強
Jack Buser受訪時人正在日本東京,接下來也將到亞太各地區訪問,當問及這塊市場的優勢時,他笑稱「這就是為什麼我人在這裡。」
數據顯示,台灣也是遊戲市場的重點地區,根據研調機構Sensor Tower的調查,2021年台灣行動遊戲市場已經超越德國,位列全球第五大,在2022年Q1的總產值高達7億美元,營收成長速度是亞洲最快。
Jack Buser表示,亞太市場是Google雲端遊戲策略中非常巨大的部分,不只在於營收的表現,還有技術的專業度。市面上優質的遊戲中,有很大部分都來自這個地區,Google也看到很多創新,希望協助更多亞太區的優質遊戲商向外接觸國際用戶,「這將是我們很大的機會點」。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