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Phone 7兩款手機開箱!高通最強晶片助攻,電競手機一哥還有哪些升級?
ROG Phone 7兩款手機開箱!高通最強晶片助攻,電競手機一哥還有哪些升級?

在電競手機市場動蕩不安的時代裡,華碩ROG Phone,這次持續輸出了兩款電競手機,一款是 ROG Phone 7、另外一款直接叫 ROG Phone 7 Ultimate,今年確認沒有 ROG Phone 7 Pro,本篇會先針對ROG Phone 7 Ultimate原廠盒裝進行開箱,並且進行實測與手機體驗上的評測分享。

ROG Phon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開箱:

今年的原廠盒裝延續往年的太空艙造型,改為三角形御飯糰像是飛碟造型的太空艙,斗大的 ROG logo下面很明顯就是讓你進行開箱使用。

ROG Phon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原廠盒裝提供了ROG造型的退卡針、散熱風扇、65W 快充組、相當特殊的散熱風扇攜帶包、ROG Phone保護殼跟手機。

ROG.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敗家之眼 logo.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今年的手機保護殼設計上多了點陣ROG的字樣,跟去年的斜角切割相比多了手機產品辨識的效果,我自己是比較喜歡今年的設計。

敗家之眼 logo.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空氣動力風扇7整體大了一號,跟去年相比除了敗家之眼 logo 之外,風扇變得更加明顯、兩側也多了一些字樣,一邊顯示為「GAMER」(玩家)、另一邊則是有”07″ 字樣。

ROG Phone 7 Ultimate.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原廠盒裝也有教你怎麼操作手機的特殊小彩蛋,不過相較往年可能需要掃描漫畫,今年改為以NFC晶片感應的方式來進行遊戲,包括怎麼操作該款手機獨有的 Air Trigger,相當特別,有機會大家一定要玩玩看。

*外型:

在外型上,ROG Phone 7 系列特別採用了一個斜線切割(SLASH)的元素,將手機分割成兩個部分,ROG Phone 7的上半段是半透明的,下半部有霧面觸感,ROG Phone 7 今年提供了疾風白、幻影黑兩個版本,白色呈現出一種帥氣、帶有未來感的電路板。

ROG Phone 7 Ultimate.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黑色要近一點仔細看,它上方的玻璃內會透視出手機主機版構造,兩者呈現的感覺不太一樣,我自己比較喜歡白色一點。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而 ROG Phone 7 Ultimate 今年只有白色款,它在同樣是斜線切割的元素下,多了散熱閥與ROG Vision 這個外顯螢幕,所以反而斜線切割的感覺就相對比較沒有那麼高調。不過有一點蠻特別的是全機從上一代 IPX4 提升到 IP54,防塵等級增加了!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手機底部維持著 Type-C 傳輸孔、收音孔跟 3.5mm 耳麥孔。

ROG Phone 7 Ultimate.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手機左側中央位置保留旁路充電,卡槽方面支援 5G 雙卡雙待,不支援 microSD 卡擴充。

手機右側保留 AirTrigger 雙肩鍵配置,發現收音孔的位置藏在電源鍵、音量鍵中間,這個設計非常好,可以避免玩遊戲時不小心遮擋,讓隊友聽不到指定或者回應。

*效能:

ROG Phone 7 系列都搭載了高通Snapdragon 8 Gen 2,這方面CPU、GPU 的提升跟 S8+ Gen1 相比,各自提升了 15% 跟 20%,熱能控制上都比上一代強得不少,最高可以搭載 16GB RAM,用的是市場上少見的頂規 LPDDR5X 8533 版本,最高 512GB ROM也是全面搭載 UFS 4.0,速度比上一代快了兩倍。壹哥特別問了一下華碩原廠,會不會到了下半年,又推出了更進階晶片版本,原廠這次正面回應,今年的高通最強晶片,就這一片,也就是說,除了還不確定的聯發科天璣版本之外,大家可以不用等了,頂規版本選 ROG Phone 7 Ultimate。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這邊也實際跑了安兔兔跟Geekbench 跟大家分享大致上的效能。安兔兔v9.4.4 得分 1314314。Geekbench 6 單核測出來 1898、多核 5398,但是 GPU 方面跑分達到驚人的 8957,這是我目前跑過 Android 機種當中,圖像運算效能最高的手機。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散熱:

實測過程中我發現溫度控制在 40 度以內,而且在平常玩遊戲的時候,這一代的溫度也明顯比較低。除了晶片上的優化之外,華碩也做出了深度解說。

首先是全新的 XMODE,只要是玩遊戲就會自動啟動這個 XMODE,一但啟動之後,會把一些原本在小核跑的應用程式全部轉移到中核來跑,這個做法很聰明,可以避免突如其來的遊戲場景變化,造成手機效能切換上的一些細微卡頓問題,而ROG開發團隊今年也特別跟幾間遊戲大廠洽談,像是天美工作室群開發的《傳說對決》,就有特別做了比較完整的優化。

至於今年的散熱架構,嚴格來說跟去年比較大的變化是液態均溫板跟石墨材質上的優化,今年手機維持把 CPU晶片放在手機正中央的位置,而 ROG Phone 7 Ultimate 會有多一個散熱閥,透過外接散熱風扇把熱帶出去。

今年華碩ROG持續針對遊戲時間分割成短、中、長時長來進行散熱優化,基本上玩遊戲 15 分鐘內,不需要散熱風扇,手機就可以順利解熱。而中時長,也就是 30 分鐘,手機的液態均溫板當中新加入的「速冷循環」系統就會作動,透過水蒸汽的原理,以物理的方式搭配VC導熱版把熱迅速帶出,然後散熱風扇底下的散熱片搭配排風系統,瞬間把熱排出。

ROG Phone 7 Ultimate.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而為了加速水冷循環,華碩ROG 非常聰明的做了兩件事,第一是在新加入的六條冷凝通道上,以特殊的銅網收集水蒸氣,讓蒸發的水滲透回 CPU,如此一來可以加速水循環,在這過程中為了加速水滲透的流速,因此加入了三叉圓柱,當水回流的時候,不止循著圓柱,還可以透過中間的通道,帶動更多的水回到銅網,如此一來散熱效率將會比上一代更提升 168%。石墨片則是在形狀上做了優化,讓它能夠更有效率的把主機板的熱帶走,散熱效率上相較上一代也提升了 10%。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25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20ROG Phone 7 Ultimate.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空氣動力風扇7:

至於長時間遊玩,代表玩遊戲30分鐘以上,那麼就必須要加裝空氣動力風扇7,才能有最好的體驗。今年的空氣動力風扇7,是全球第一款內建重低音喇叭的散熱風扇,大小比往年的散熱風扇都大上一號,除了加入低音喇叭外,它的風扇也因此變大。

空氣動力風扇7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28空氣動力風扇7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同時在螢幕上方也首次做了「前出風」的設計,藉此降低螢幕溫度。所以這一代不僅針對 CPU 做了瞬間冰鎮的效果,也透過前出風搭配 VC 均溫板達到所謂「雙面冷卻」的效應。

空氣動力風扇7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順帶一提,只有ROG Phone 7 Ultimate 才有在均溫板上面加入散熱鰭片設計,藉此把累積在 CPU 的熱直接帶走,華碩表示,這個散熱鰭片內藏高達 50 個精密元件,可以開闔超過 4 萬次,而在這樣的前提下,手機還可以維持 IP54 的防水防塵,是今年手機,甚至是電競手機發展史上的一大突破。

不過我有稍微嘗試了一下將今年的空氣動力風扇 7 改放在 ROG Phone 6D Ultimate,位置是對了,也可以加裝,但是風扇卻無法做動,這方面也有問了一下華碩原廠,目前空氣動力風扇 7 的散熱效率跟低音搭配發聲,確實只支援 ROG Phone 7系列,不向下支援。

*第二螢幕:

只有 ROG Phone 7 Ultimate 才有搭載第二螢幕,這個華碩稱之為 ROG VISION 透過軟體升級,讓手機除了可以客製化自己想要的螢幕內容之外,還可以因應遊戲場景進行相對應的反應,而且透過 AI 圖像辨識系統,當你在玩《傳說對決》的時候,一但出現擊殺,手機螢幕畫面就會閃爍,與此同時,ROG VISION 也會有連動反應。

空氣動力風扇7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螢幕:

既然講到螢幕,今年 ROG Phone 7 系列配備了跟上一代相同的 6.78 吋螢幕,同樣的三星E4 AMOLED,不過螢幕峰值亮度提升到了 1500尼特,畫面更新率來到 165Hz,觸控採樣率最高來到 720Hz。

31 ROG Phone 7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最大特色就是 AI,今年的 AI 可以幫忙進行圖像辨識,華碩稱之為“X SENSE” AI 圖像辨識,玩遊戲過程中除了連殺畫面會出現視覺特效,透過「遊戲智慧提示」功能還可以進行 AI 提示寶物出現。

 ROG Phone 7.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此外,圖像辨識也會用在螢幕錄影功能,啟動「精華智慧錄影」的時候,一但打倒敵人的時候、AI 會自動發現並且錄影下來,也可以選擇只記錄關鍵時刻,實測效果非常好,覺得都可以不用刻意按下錄影來剪片拍片了。

ROG Phone 7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音效:

記得ROG Phone 6系列推出的時候,我有特別提到它的聲音很大聲,整體音效也有做了優化,而到了ROG Phone 7 的時候,同樣的雙正出音的立體揚聲器,搭配Dirac HD 音效,我做了一下實測對比,音量大小方面大約提升了 2~5分貝左右,我認為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手機本體在低音的表現上變得更為渾厚,加上空氣動力風扇7的低音喇叭,整體放著真的很有立體環繞音效的感覺。

ROG Phone 7.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除此之外,這一代ROG Phone 7系列保留了 3.5mm耳機孔,而且無線的部分支援 Hi-Res、Hi-Res wireless、AtpX,基本上在音效上已經給出所有你想要的聲音效果。特別提一下,這次不管搭配上什麼品牌的耳機,聲音聽起來整體音場感覺有比較開闊,分音也變得更明確許多,或許是因為得益於他們 Dirac 空間音訊的效果,實際使用 Nothing Ear2 來聽,感覺甚至比搭配 iPhone 14 Pro Max 還要好。

35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快充:

ROG Phone 7 Ultimate 同樣配備 6000mAh 大電量電池,支援 65W 快充,官方數據從 0%-100% 只要 42 分鐘,不過實際使用還是要看家庭環境以及手機是不是真正「完全沒電」,我測試過兩次,手機從0%到1%啟動的時間大約就要5分鐘左右,接下來從 1%~13% 我又花了 5 分鐘,大約 10 分鐘可以充電 30%,20 分鐘可以充電 51%,半個小時約可到 65%,不過從這之後充電效率就比較低,我大約花了 45 分鐘手機從 0% 到 85%,大約 1 小時才滿電。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相機表現:

上一代在測試的時候我也說過,ROG Phone 雖然是電競手機,不過華碩團隊針對拍照功能也是持續有在努力, ROG Phone 7 Ultimate 主打的就是 5000 萬畫素主鏡頭,採用的是 SONY IMX 766 感光元件,自拍鏡頭也有 3200萬畫素,另外配備 1,3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 800 萬畫素微距,不過它可以進行 2 倍變焦,並且透過 2 倍變焦模擬拍出人像模式,相關拍攝成果如下: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逆光捕捉正在丟瓶子的街頭藝人,動態捕捉效果非常好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雖然是舊型號的感光元件,不過人像模式在人物辨識跟描邊能力非常好,即便背景非常複雜,也可以精準辨識出人像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人像模式開啟

40ROG Phone 7 Ultimate.人像模式關閉.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人像模式關閉

ROG Phone 7 Ultimate.正常光源瞬間捕捉人像與氣泡,拍攝效果還不錯.pn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正常光源瞬間捕捉人像與氣泡,拍攝效果還不錯

ROG Phone 7 Ultimate主鏡頭在背光的前提下拍攝摩天輪,整體色調偏暗,需要稍微後製調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主鏡頭在背光的前提下拍攝摩天輪,整體色調偏暗,需要稍微後製調整一下才會比較好一些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超廣角端拍攝時四周有變形的狀況,記得把拍攝主體置中,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成像效果

正常拍攝移動中的物體,色調飽和、畫面也還算細膩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如果切換到2倍變焦,會有色偏,不過整體成像效果還算可以接受

45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移動中夜拍,因為快門速度比較慢,人物會出現模糊不清的狀況,建議在定點進行空景拍攝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主鏡頭夜景拍攝感光效果比較足,不過會有稍微眩光的狀況發生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超廣角鏡頭感光效果比較弱一些,但是拍攝效果還算不錯

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夜景拍攝建議使用主鏡頭拍攝,即便手持啟用夜景模式,也還可以得到不錯的拍攝成果

小結:

在 Razer Phone 走入歷史約半年後,聯想拯救者也宣布退出電競手機市場,而黑鯊手機股東也相繼退出,面對同樣嚴苛的市場,華碩ROG Phone 7 系列這次僅推出ROG Phone 7、ROG Phone 7 Ultimate兩款旗艦機,後續會不會有「天璣版」電競手機,華碩不予置評,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華碩不只這一代電競手機,下一代電競手機也都還在開發中,不過基於環境永續考量,未來的產品包裝會盡可能走向更環保,包括手機、配件都會更環保,這是官方的回應。

目前電競手機市場上還有nubia 旗下的紅魔8 系列可以選擇,相對而言,我覺得這一代產品設計上面相較上一代並沒有所謂翻轉性的變化,而是主要著重在硬體效能調校,這包括硬體規格的加強、包括散熱方面的強化,以能夠「讓玩家能夠長時間、穩定的享受高品質的遊戲」為重點,所以可以看到該款手機在維持搭載高通S8 Gen2 頂級效能的同時,著重在酷冷散熱風扇、音效上面也做了升級。

50ROG Phone 7 Ultimate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從我的角度來看,礙於開發成本,華碩已經在最大的限度給出玩家想要的,同時跟一般高通S8 Gen2 旗艦機,好比說小米13 Pro、三星S23 Ultra、 vivo X90 Pro,甚至是 iPhone 14 Pro Max 等旗艦機之間,做出顯著的差異化給真正喜歡玩遊戲的玩家們,有不同的選擇跟比較。

根據華碩提供的官方數據指出,ROG Phone 是全球銷售第一名的電競手機,去年玩家總遊戲時長超過 400萬小時,2022 年比 2021 增加 15%。但如果先不談這間來自台灣的品牌廠商對於ROG Phone 品牌的一些官方說法,至少可以證明電競手機不是只要外型設計潮酷就可以了,壹哥認為,流暢又實用的創新應用、可信賴的售前售後服務以及完整軟硬體生態圈,這個鐵三角,才是如今產品發展是否能夠久遠的本質。順帶一提,華碩承諾為ROG Phone 7 的軟體升級,提供 2 次系統更新,以及 4 年的安全更新,也就是說你今年買了這支手機,一直到 2026 年,都還能保持最新的安全系統。

本文授權轉載自:壹哥的科技生活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電競產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隨著政策法規開放與消費者行為改變,金融服務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加速數位金融服務往個人化、智慧化與互動化靠攏,觀察到這股趨勢,台北富邦銀行不僅積極展開轉型旅程,更於 2023 年中啟動 Fubon+ 行動銀行 App 專案:從使用者需求出發,以「簡單」、「直覺」、「懂我」三大設計理念重塑產品架構、系統介面與使用體驗,打造專屬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

北富銀以簡單、直覺、懂我為核心訴求,Fubon+化身專屬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集結跨部門 600 位同仁的力量、歷經一年餘的時間,台北富邦銀行在去(2024)年 11 月正式推出 Fubon+ App,在極短時間內協助高達九成的行動銀行用戶轉移,更因應使用者需求快速迭代功能服務,透過數據分析完善個人化體驗,成為使用者不可或缺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業務處副總經理傅奕樵解釋:「Fubon+ App 是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以金融使用行為進行服務分類,並以牌卡介面提供信貸、信用卡、帳戶等服務,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直覺的點選與連結所需服務,大幅提升操作效率與優化使用體驗。」

富邦金控
Fubon+ App不僅系統介面翻新,功能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也隨之擴充
圖/ 數位時代

根據統計,Fubon+ App 上線之初即整合超過 200 個功能服務,每月平均 以5 到 7 個新增或更新功能向上攀升,滿足不同使用場景。例如,針對偏好夜間使用App的族群推出深色主題介面、考量年長者需求提供五種字級選擇,以及因應使用者需求提供夜間換匯服務等。

在這個過程中,平衡多元功能與使用體驗至關緊要,對此,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總處副總處長周郭傑認為:「功能越多元,系統介面與操作流程越需要簡潔直觀,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設計每一個互動細節與使用體驗。」以生活繳費為例,使用者只要以Fubon+ App繳交水費或電費,系統就會自動記錄並主動發出繳費提醒,降低遺漏與逾期風險,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體驗。

Fubon+ App以數據驅動的個人化服務化身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具體作法有三:整合銀行、人壽與證券數據資料,讓使用者可以單一平台掌握各種資產數據,如銀行存款明細、人壽保單與投資績效等;其次是在App提供「富邦共學」等免費線上課程資訊,以及專屬的理財建議,協助使用者快速掌握所需的理財資訊,以及透過「我的權益」提供使用者專屬優惠與回饋,加速使用者下達各種金融決策。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蒐集與分析使用者的數位軌跡,例如交易數據與互動行為,讓台北富邦銀行可以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提供專屬使用者的產品服務與資訊,例如在使用者的信用卡額度將滿時發送調額提醒訊息等,即時滿足使用者在不同金融場景的服務需求。

聚焦五大進化服務,Fubon+ App與時俱進滿足使用者需求

為擴大Fubon+ App設計理念與價值,台北富邦銀行將聚焦「安全」、「財富」、「暖心」、「便利」與「智能」五大面向,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能量。

傅奕樵表示:「資安風險與詐騙事件頻傳,讓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抱持戒心,為改變這個狀況,Fubon+ App全面提升系統安全、裝置安全與落實資料保護,針對信用卡戶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內連帳戶安全中心提供多重安全設定,包含裝置綁定跟透過OTP(MOTP)進行身分與交易認證等,更透過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以及知道如何降低風險,進而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此外,台北富邦銀行將於下半年度導入FIDO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讓使用者在線上交易時可以生物辨識的方式快速通過身分認證,更好保護用卡安全。

富邦金控
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
圖/ 數位時代

除了防詐安全,Fubon+ App更同步進化財富管理功能,以暖心設計與簡單直覺介面,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在線完成資訊查詢與金融交易,如匯率到價通知、視覺化市場燈號,到個人化的消費與投資數據分析,為使用者打造一站式的智慧理財體驗。此外,還可依需求串聯實體分行,由專人提供即時協助。「我們將以使用者視角持續優化Fubon+ App,同時,攜手跨業合作夥伴一同滿足使用者在不同生活場景的金融需求,如旅遊金融等,成為真正『懂你』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關於Fubon+ App的未來發展方向,周郭傑如是總結。

了解更多Fubon+ >  https://fubonapp.taipeifubon.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