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AMD)最近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營收達53.53億美元(合併及非合併報表皆相同),較2022年第一季的58.87億美元,衰退9.1%。
獲利方面,以合併報表來看,今年第一季為-1.39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7.86億美元,衰退118%。以非合併報表來看,今年第一季獲利為9.7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15.89億美元,衰退39%。兩者主要差別是攤銷(Amortization)合併公司(賽靈思)無形資產的相關支出。
與英特爾第一季營收年減36.4%,獲利年減134%(合併報表)、105%(非合併報表)相比,超微的營收表現亮麗許多。
展望第二季,超微預估營收為50~56億美元,與第一季的營收持平,不過與2022年第二季的65.5億美元的營收比較,則衰退23.7%到14.5%之間。
超微Q1財報一次看
客戶部門:營收、獲利雙雙大幅衰退
這一季超微財報最大的「爆點」為以PC業務為主的「客戶」部門的營收,較2022年第一季暴跌65%。
2023年第一季超微客戶部門營收為7.39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21.24億美元,大幅衰退65%。
超微客戶部門第一季虧損1.72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獲利6.92億美元,利潤衰退125%。
相較之下,英特爾今年第一季,客戶運算部門營收為57.67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93.22億美元,年減38%。利潤達5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27億美元衰退81.5%。
英特爾在PC部門表現不佳,而超微則更加慘淡,之前追趕英特爾的氣勢蕩然無存,令人不禁對超微在PC產業的前景擔憂。
據超微執行長的說法是PC客戶的庫存過高,導致PC CPU的銷售大跌。然而今年第一季全球PC市場,較2022年第一季衰退29%,超微、英特爾衰退的幅度皆大於PC市場。顯示PC客戶的庫存高,影響對超微、英特爾的拉貨力道。 超微CPU價格較英特爾低,且市場以消費PC為主,導致其衰退幅度大於英特爾。
超微第一季客戶部門的營收僅達英特爾客戶運算部門營收的12.8%,而2022年第一季,此數字為22.8%,顯示超微在PC的業務被英特爾搶回不少市占率。
資料中心部門:營收持平、獲利衰退65%
除了客戶部門外,超微其他部門的表現則差強人意。
資料中心部門今年第一季的營收為12.95億美元,與2022年第一季的12.93億美元持平。獲利方面,今年第一季為1.48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4.27億美元,衰退65%。 獲利衰退的原因主要是研發費用增加,以及產品組合的因素(高利潤產品的比率較少)。
遊戲部門:受虛擬貨幣、挖礦熱退潮影響,營收及獲利都衰退
遊戲部門今年第一季的營收為17.57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18.75億美元衰退6%。獲利方面,今年第一季為3.14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3.58億美元,衰退12%。
遊戲繪圖卡在「虛擬貨幣」的「挖礦」需求退潮後,銷售量大減,所幸PS5及Xbox電玩主機,採用超微客製化的晶片,這部分的銷售成績很好,緩解遊戲繪圖卡銷售衰退的影響。
「嵌入式」部門:納入賽靈思,營收及獲利成長
「嵌入式」部門今年第一季的營收為15.62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5.95億美元大幅成長163%。獲利方面,今年第一季為7.98億美元,較2022年第一季的2.77億美元,大幅成長188%。
「嵌入式」部門今年第一季的營收、獲利,能有如此高的成長率,主要是今年在會計方面,能夠將「賽靈思」(Xilinx)的營收、獲利整季完整地納入。
超微、英特爾同樣寄期望於下半年
從超微及英特爾第一季的財報來看,今年上半年這兩家公司營運皆處於底部,寄期望於下半年。
從庫存來看,超微今年第一季的庫存為42.35億美元,較2022年第四季的37.71億美元,上升12%。
英特爾的庫存狀況較超微佳,英特爾今年第一季的庫存為129.93億美元,較2022年第四季132.24億美元,減少1.7%。
庫存除了半導體原廠外,通路端、客戶端的庫存,也是阻擾半導體市場成長的重要因素。客戶端、通路端的庫存會阻礙IC的去化,當庫存降到合理水準後,半導體市場才會返回原本正常的成長軌道,依循慣有的景氣循環規律。
與英特爾比較,超微沒有晶圓廠龐大投資及運營的負擔,公司的運作靈活很多。低資產、低資本支出的「無晶圓廠」運營模式,是這幾年來超微能在市場勝出的主要原因。
超微的隱憂:GPU
超微的隱憂是在GPU市場,目前落後輝達(Nvidia)很多,短期內恐無法超越。人工智慧IC方面,超微目前落在輝達之後,仍需投入更多的資源,方能迎頭趕上,成為AI晶片解決方案的領導廠商。
今年初超微發表Instinct MI300晶片,是一顆內含1460億個電晶體的「大IC」,這是超微首款的APU晶片。
所謂APU是將CPU及GPU封裝在一起,的整合晶片,主要瞄準AI、高效能運算等用途。超微宣稱MI300能夠大幅減少ChatGPT這類大型AI模型的訓練時間。
最近傳出微軟與超微合作開發代號「雅典娜」的AI晶片。微軟投資Open AI研發ChatGPT,取得豐碩的成果,為了進一步掌握AI的商機,與超微合作開發自家AI晶片,以保持領先。
超微是微軟Xbox客製化IC的合作夥伴,微軟開發自己的AI晶片,與既有的IC設計夥伴超微合作,是很自然的選擇。
對超微而言,若能夠與微軟合作開發AI晶片,無異是「如虎得翼」,一方面取得微軟的訂單,一方面厚植超微開發人工智慧晶片的實力,對超微而言是絕佳的機會。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