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sh不打折、沒會員、不玩社群卻紅遍社群,超反骨經營風靡48國
Lush不打折、沒會員、不玩社群卻紅遍社群,超反骨經營風靡48國

這年頭,你能想像有一個品牌,不打折、不做會員制度、還不經營社群媒體嗎?

這不是一個沒有資源的小品牌,相反的,它在全球48個國家有據點、超過900家分店,品牌年營收破新台幣300億元,就算你沒聽過,可能也對經過它店面時濃郁的香氣印象深刻,它是來自英國的保養品牌嵐舒(Lush)。

去年回歸台灣市場的Lush,5月上旬開幕第4家門市,落腳在文化多元、遊客眾多的西門町。走入門市,五顏六色的泡澡球牆、門口彩虹色的標語「All Are Welcome. Always.(永遠歡迎所有人)」、宣傳不過度包裝的「裸裝遊行」,都在在彰顯,這是強調理念的品牌。

Lush
Lush不打折、沒會員、不玩社群卻紅遍社群,超反骨經營風靡48國
圖/ 商周

社群、會員制違背品牌理念,要帶粉絲遠離「有毒環境」

誕生於1995年的Lush,以色彩繽紛的泡澡球、洗髮餅席捲全球,商品標榜成分天然、不加防腐劑、不做動物測試等。

「在這裡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做正確的事。」在宛如蔬果超市的門市裡,Lush大中華區總經理康睿成熱情的介紹著商品、一邊細數品牌理念。除了堅持商品要手工現作、不過度包裝,連店內的家具都來自回收木材。

許多綠色品牌都有類似訴求,但特別的是,Lush連在經營策略上,都維持一貫反骨立場,甚至可說是反常識。

例如,它不打折、不參加百貨週年慶,甚至不付費找網紅、近30年來也從不請代言人。

又或者,不像許多品牌會將顧客分級,透過會員階級、獎勵制度來培養死忠客群,Lush不但沒有會員制度,連線上顧客都需主動訂閱電子報,才會收到該公司消息。

更令人訝異的是,當許多品牌將社群媒體視為與顧客聯繫的重要管道時,Lush卻反在2021年底,大動作撤出臉書、IG等主流社群媒體,其IG主頁上更直接呼籲消費者「別在這逗留了!」

反骨的經營方式乍看找死,該公司過去兩年確實也受疫情、俄烏戰爭等動盪影響,營收下滑,但已經開始回溫。去年下半年集團營收,達新台幣150億元,直逼剛被法國萊雅集團收購的澳洲保養品牌Aesop全年營收。

如此非主流、逆向操作的品牌,究竟在想什麼?

「顧客在我們心中是最重要的。」康睿成指出,許多人會認為Lush的反社群策略是為了引起話題,但其實,這些看似反常作為,只是在各處落實品牌理念,要讓顧客感受到「我是為你好」。

以不使用社群媒體來說,康睿成解釋,Lush是一個希望人們能享受生活、身心平衡的品牌,但使用社群媒體卻很可能帶來壓力,有傷害身心靈、資料外洩等風險,並讓顧客身處「有毒的環境」,完全違背理念,因此即使可能影響收入,他們寧可不做。

事實上,這不是Lush第一次離開社群媒體,早在2019年就有短暫退出、又因疫情爆發而回歸的例子。而隨著疫情趨緩,管理層再次決定退出社群媒體時,內部雖有一些疑慮,卻無人反對,「我們快速做決定後,就只想著下一步,例如專注於店內體驗。」康睿成分享。

不經營會員制度,則因他們相信人人平等,「每個顧客都應該同樣被歡迎」,因此不會因消費多,就給予特殊待遇。

康睿成強調,他們希望每位顧客都是因真心喜歡、而非其他誘因購買商品,因此不付費給網紅業配,就是希望顧客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最真實的分享。不打折,也是不希望顧客因打折囤貨,反而失去商品新鮮度。

一款「洗出瑪利歐」香皂,用創新體驗製造話題又圈粉

但,Lush並非只靠「不做」圈粉,而是將精力投注在它認為更重要的事:產品及體驗。

雖不經營社群媒體,但他們讓產品本身變得更有趣、更有擴散力。「我們的6大核心價值裡有『Fresh』(新鮮),這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產品是新鮮做的,另一個是新鮮有趣的、不讓你無聊。」康睿成分享。

近幾年,該品牌積極將自家商品的創意,與《怪奇物語》、《海賊王》等當紅IP結合,吸引新客群。例如,最近與《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聯名的問號方塊泡澡球在溶解後,會隨機出現遊戲道具造型的香氛皂,讓許多瑪利歐的粉絲為了蒐集周邊產品,開始接觸Lush、並主動在社群分享。

LUSH  ONE PIECE ONE PIECE 航海王沐浴系列
在《ONE PIECE 航海王》問世的25周年,選擇與沐浴用品品牌LUSH推出一系列聯名商品,這也是LUSH首度推出授權合作的系列。其中包含魯夫草帽造型浴芭,將泡泡浴芭捏碎放於流水下沖擊,就能在浴缸注滿豐盈泡泡,輕鬆享受泡泡浴。
圖/ LUSH

一位在美妝產業多年的高階主管表示,不主動經營社群,不代表沒有社群足跡,雖然Lush不用社群媒體,但它的社群標籤比大部分品牌還多。換言之,如果產品本身夠有趣、有討論熱度,顧客反而會主動分享,持續在社群上曝光。

用Line打造「真實的社群」,邀當地社區顧客玩實體活動

除了產品創新外,他們布局的另一重點,是實體門市體驗。

該品牌去年宣布將斥資近新台幣3億元,在英國、歐洲等地擴增、翻新實體店。例如在台灣,他們的4家門市,每家店均有不同主題,有的強調「泡澡」,有的打造成「香水圖書館」,目的是要讓顧客有動力走進每間店一探究竟。

延伸閱讀:保養品大牌LUSH揮別Facebook、IG!損失逾3億,為何願意放棄社群媒體聲量?

除此之外,他們雖不經營社群媒體,但每間門市會個別用Line經營當地社區,邀請顧客參加手作課程等實體活動,目的就是營造一個真實的社群。

甚至和一般品牌都是由總部策畫、門市統一執行的模式不同,在這裡,門市店經理會觀察周遭顧客喜好策畫適合的活動,再跟總公司要資源,讓每場活動,都能最貼近顧客需求。

台大國際企業學系暨EMBA教授林俊昇指出,Lush本來就是一個注重顧客身心靈的品牌,其成功關鍵在於回到品牌初衷,用好的產品、服務、人員、形象,給顧客更高的價值;不做社群媒體,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展現,更加深顧客認同、進而推動績效。

但,林俊昇也提醒,這樣的策略可能只適用於基礎深厚的企業,例如價值觀鮮明、有一群死忠客戶、以及實體體驗強的品牌。若還在發展階段的新創,或需要跟顧客高度互動卻沒有實體通路的,仍需要社群媒體的幫助。

「顧客至上」是許多品牌聲稱的核心價值,但在利益之前,有多少人能真的做到?Lush看似任性的做自己、不遵循主流經營策略,但每件事的出發點都來自於「對顧客好」。任何關係都是雙向的,當一個品牌真心對顧客好,顧客也會同等用忠誠度回報。

【延伸閱讀】
新光內鬥,吳東進經營權保衛戰!它曾比王永慶有錢,為何淪落唯一虧損金控
改革派》150分鐘專訪洪士琪談吳東進:你講3小時,請給我2分鐘
掌權派》吳東進次女吳欣儒喊別扯家族:他也是董事,改革他自己?

本文獲《商業周刊》授權轉載,原文:Lush不打折、沒會員、不玩社群卻紅遍社群,超反骨經營風靡48國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台灣上市櫃公司高達七成為家族企業,其中,中小企業佔比高達95%,在二代傳承創新的過程中,不僅面臨信任、制度、認同等管理議題,還必須透過創新思維與數位平台工具打造與持續深化市場競爭優勢,方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生存、茁壯,甚至是成為產業變革者。事實上,這也是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積極透過品牌重塑、擁抱創新科技,以及透過跨境電商佈局全球市場的原因,並且成功在詭譎市場中屢屢創新突圍、締造佳績。

不只是傳承,更透過品牌經營讓家族企業酷起來!

成立於2019年的kure.fit是一間專注於女性健身器材與居家運動的品牌,透過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與中東站進行產品銷售,2025年上半年度,創下美國銷售年成長率358%好成績。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認為其中的關鍵是:「提供客戶高價值產品與服務,並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快速拓展站點創新局。」

亞馬遜全球開店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分享品牌打造經驗時,提到父親常說「服務」是家中工廠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他創業以來一直銘記在心的價值。
圖/ 數位時代

黃永沅的創業故事——kure.fit 的成立——與家族企業息息相關。他說:「我父親黃泰翔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幾乎你想像得到的消費性居家電子產品,我們家都生產製造過。為跳脫傳統製造思維、進一步擴展全球布局,2019 年回到家族公司後,我開始積極導入數位化與數據化手法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嘗試建立品牌,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進軍海外市場,讓 kure.fit 在 2024 年憑藉可調式啞鈴組、壺鈴、加重手環等商品大幅提升營收獲利。」

他坦言,選擇亞馬遜全球開店,是綜合研究過市場及相關條件的必然之選。「台灣具有高度彈性的製造實力,卻苦無與全球用戶直接接觸的機會;而亞馬遜正好打開了這扇窗,讓我們能用最經濟、高效率的方式快速測試、修正與擴張,對新品牌來說,是極具價值的通路。」

他進一步補充:「上一代累積的資產讓我擁有比較多的機會探索與試錯,而亞馬遜全球開店則讓我可以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布局全球市場。」例如,透過參與亞馬遜全球開店官方團隊為賣家提供的在地支持計畫與課程,kure.fit獲得一次性的帳號健檢、選品分析、營運問題排除,以及 1 對 1 經理輔導,大幅提升全球布局與品牌行銷的能力。

類似的二代傳承與創新旅程也發生在保健收納藥盒創新品牌–護立康(Fullicon)-身上。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認為:「二代不是只能接班,相反的,可以透過自有品牌創業、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將產品服務推向全球各地,創造嶄新的營收獲利。」

把時間回溯到2019年,為解決OEM與ODM客戶削價競爭亂象,李承樺在家人與客戶的支持下,啟動自有品牌–護立康(Fullicon)上架亞馬遜拓展業務,爾後,透過產品設計、功能強化、專利佈局與亞馬遜全球開店擴展國際市場業務,不僅成功將藥品收納盒打進日本站前三的成績、創下4.8/5的高消費者評價,更榮獲亞馬遜全球開店2024年度傑出賣家–「最速全球布局轉型獎」–的肯定。

亞馬遜全球開店
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分享,加入亞馬遜之後,透過世界級的品牌與市場資訊,他更了解專利的重要,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專利已經成為Fullicon營收來源一環。
圖/ 數位時代

對台灣百年玻璃製造商–華夏玻璃–來說,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唯有突破既有框架才能創造第二成長曲線,因此,成立自有品牌–SOUL ONE,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銷售自有產品以深入了解北美消費者輪廓,例如對玻璃製品的需求與偏好,進而提供最佳產品服務,為前進北美零售商店市場做最佳準備。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進一步解釋會加入亞馬遜、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北美等國際市場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品牌形象佳、是北美消費者喜愛的購物網站;其次是可取得消費者回饋聲音以及後台提供豐富的市場洞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調整產品、包裝與行銷等策略;最後是透過功能強大的亞馬遜物流(FBA)機制輕鬆擴展全球業務。」

從上述的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SOUL ONE的布局,可以清楚看到:二代不僅是傳承與守成,更是主動出擊與翻轉市場的關鍵推手,讓家族企業經營也可以很酷且創新。

亞馬遜全球開店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於專訪時指出,作為企業核心的決策者,在面對爆炸的資訊與選擇時,更應該專注而冷靜,謹慎為公司營運做出最適切的選擇。
圖/ 數位時代

亞馬遜全球開店助二代繼承者高效打造品牌與布局全球業務

亞馬遜全球開店不僅讓企業以自有品牌布局跨境電商,更有助於企業重整商業邏輯、發揮OEM、ODM與OBM的經營綜效。對此,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公司–益麟企業–的業務分成三塊,分別是負責台灣市場的業務部門、以官網與參展等方式經營的OEM與ODM外貿部門,以及由我負責的、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的全球電商部門;其中,電商部門的營收雖然僅占公司整體營收的一小部分,但帶來的成效遠超乎預期。」

首先是產品開模與製造後即可直接(透過電商)銷售,不像過去必須花費1到2年的時間跑市場與找客戶;其次,可以直接傾聽客戶心聲以加速產品功能的迭代與優化,例如方便關節炎患者取用藥品的彈跳保健盒設計等;最後則是挹注外貿業務發展。李承樺表示:「我們有韓國客戶因為看到亞馬遜的Fullicon藥品收納盒而主動找上門、向外貿部門下單,開啟跨業務單位的合作綜效。」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則直言:「做工廠最怕離消費者太遠。」需要像亞馬遜全球開店這樣的外部夥伴提供協助,讓kure.fit可以突破區域限制、深入了解各個市場脈動,為每一個產品找到新出路。例如,亞馬遜商機探測器與選品指南針等官方選品工具讓kure.fit可以同時掌握產品類別與市場資料以高效布局新市場,如將女性健身器材銷向中東等新市場,讓品牌營運穩健邁向全球市場。

「企業的創新轉型旅程是一個又一個關鍵決策交織而成,亞馬遜提供的數據資料讓我們可以更精準且有憑據的下達各項決策,以更有責任感與使用感的方式推進二代傳承與創新。」關於亞馬遜全球開店帶來的綜效,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如是總結。

總的來說,二代接班不僅是傳承,更是品牌重塑、通路重組與文化再定位的新起點,在這個過程中,與亞馬遜全球開店這種世界級企業合作,不僅有益於簡化傳統外貿的繁雜談判流程,更讓台灣企業可以更精準且高效的方式布局全球、透過出口電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進而加速創新步伐與鏈結業務績效,讓台灣企業走出新路、演變為令人驚豔的「酷」品牌關鍵。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