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拚轉型,直接下調財務KPI!要當「第三方角色」轉骨奏效了嗎?
資策會拚轉型,直接下調財務KPI!要當「第三方角色」轉骨奏效了嗎?

財團法法資訊工業策進會(以下簡稱資策會)於今(5)舉辦記者會,執行長卓政宏重申資策會轉型「第三方協力機構」的決心:「過去許多部門的績效,財務指標佔30%以上,現在很多都下降到10%。」

資策會轉型
資策會希望從「與民爭利」的乙方角色,轉為第三方角色。
圖/ 資策會

資策會在去年宣布轉型為第三方協力機構,不再「與民爭標案」,而是要落實「資訊工業策進」為目標,主要有2大任務:從專業的角度媒合各方資源,以及發展公正的第三方檢測機制。

經過一年的時間,資策會轉型的成果如何?

資策會轉型最大問題「三種溝通」

「資策會轉型是一個沒人走過的路,我們也只能邊走邊調整。」卓政宏說,「過去一年我們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

溝通分為3個部分:對內、對甲方、對上。

對內,指的是內部員工的溝通,雖然在去年資策會已經舉辦了超過30場內部溝通會議,但是員工仍會對於「第三方協力機構」或是「跟以前做不一樣的事情」感到不適應。對此,資策會直接調整部門的績效佔比,降低財務績效、調升轉型績效,讓員工更明確理解未來方向。

對甲方,指的是過去資策會的角色變動。資策會承接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專案,不論是政府或是企業,為了轉為第三方協力機構,勢必得放棄這塊業務,「但有很多甲方覺得,資策會以前會接,怎麼現在不接了。我們只能轉介給其他合適的單位,或是拜託他們不要發給我們。」卓政宏說。

對上,是對上級機關的協調。資策會的上級單位由經濟部改為數位發展部,勢必有許多磨合期,資策會副執行長蕭博仁講得直白:「很多人覺得資策會配合政府幕僚作業做得很好,為什麼一定要轉型?但我們轉型的初衷,是要跑得比產業更前瞻、更宏觀,我們要當行政機關的夥伴跟腦袋,不是去當他們的手腳。」

在轉型的溝通上,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驗證,卓政宏表示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資策會也是抓2025年為里程碑。相較之下,「發展公正的第三方檢測機制」較有階段性的成果。

資策會邁向公正第三方的第一步:成為「數位米其林」

卓政宏舉例:「美食評鑑能夠帶起一個地方的飲食產業進步。」同理,如果有資訊服務的評鑑,就能夠讓台灣企業在採購時有個方向,讓服務好的公司更容易被挑中,甚至是汰換掉不適任的公司,「第三方驗證的機制,就是為了確保品質跟安全,像是米其林的角色一樣。」

以軟體採購為例,資策會要扮演的角色,不是成為與民爭案的其中一家廠商,而是要提供一套檢測的驗證機制,不論是國際資安標準、國際工控資安驗證、個資驗證等,讓通過的軟體產品被更多企業看到,甚至走出國際。

另外一個例子,是資策會提供了一套檢測的驗證機制,把雲端品質納入驗收的參考條件,讓業者不再是低價就能取得政府標案,必須兼顧品質。「低價得標絕對不是評選軟體的第一要件,希望資策會提出的標準,能夠帶起以品質為導向的良性循環,讓整體市場更加健全。」卓政宏說。

此外,在現今最熱議的AI浪潮,資策會也以「數位信任治理生態」為主軸,廣邀各界專家參與交流研討會,針對AI治理、AI社會信任為題深入探討,為的就是呼應前所有提到的更「前瞻」、「宏觀」的幫助台灣企業與產業升級。

延伸閱讀:資策會40年老店轉型!拋棄億元標案、改組織架構也要做的「第三方角色」是什麼?

責任編輯:蘇祐萱

關鍵字: #資策會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