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Meta高階頭盔才剛吃鱉,蘋果Vision Pro勝算有多少?
深度解析|Meta高階頭盔才剛吃鱉,蘋果Vision Pro勝算有多少?
2023.06.06 | 3C生活

「我們介紹了驚人的新款Mac、驅動我們產品的出色軟體平台,今天已經十足精彩豐富,但我們確實還有件事(one more thing)要告訴大家。」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在舞台上揭曉了眾人期待已久的MR混合實境裝置「Vision Pro」,也揭開與社群媒體巨頭Meta正式的競爭時刻。

蘋果VISION PRO
蘋果執行長庫克宣佈「one more thing」後,向觀眾們帶來了蘋果全新MR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
圖/ 蘋果WWDC發布會截圖

無論庫克還是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都相信,手機之後的下一個科技平台將是能夠帶領人們進入虛擬空間,與立體景象互動的頭戴式裝置。一般而言,人們用擴增實境(AR)或混合實境(MR),描述這個可與亦真亦幻的數位世界,而祖克柏用「元宇宙」稱呼這個虛擬空間,庫克則稱之為空間運算。

蘋果擠入VR/AR賽道,能夠撼動Meta王者地位嗎?

Meta很早就進入了這塊領域,在2014年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VR設備開發商Oculus,並在2021年底正式宣布元宇宙的願景,並將公司名從Facebook更改為Meta,過去一年來為拓展元宇宙,更是燃燒了超過100億美元的資金。

Meta決心全力投入元宇宙或許與蘋果脫不了關係。蘋果2021年推出的新隱私政策重創了靠廣告穩穩獲利的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平台,當時Meta曾表示2022年將為此損失超過100億美元。

當時祖克柏、庫克為此隔空交火,祖克柏指控蘋果傷害了千千萬萬的中小型商家,假保護隱私之名行打壓競爭之實;而庫克則不點名地砲轟,假如一間公司建立在誤導用戶、剝削個資、讓用戶毫無選擇餘地,不僅不值得稱道,更應該被唾棄。

meta quest pro vr
Meta去年推出的Quest Pro才在今年上半年宣佈大降價,間接證明了這款昂貴產品難以吸引用戶,蘋果要價兩倍的Vision Pro,又該如何走出不一樣的結局?
圖/ Meta

但在口水戰之外,投入元宇宙是Meta脫離蘋果規則,重獲主導權的大膽賭注。對這塊領域的長期耕耘,也讓Meta成為VR/AR領域的佼佼者,根據市場調查公司Counterpoint的資料,2022年第4季Meta在VR/AR頭戴式裝置市場擁有81%的市占率,沒有競爭對手可與之比肩。

而Meta努力開闢的這片新天地,如今也成為蘋果下個揮軍的方向,且蘋果被看好是最有機會撼動Meta地位的玩家。「如果哪家公司有能力在一夕之間顛覆VR市場,那麼非蘋果莫屬。」研究公司CCS Insight分析師里歐.傑比(Leo Gebbie)指出。

Meta、蘋果怎麼描繪虛擬世界新未來?

但Vision Pro高於預期的3,499美元(約新台幣10.7萬元)價格,讓外界不禁瞠目結舌。試圖衝擊高階VR/AR設備的挑戰者,蘋果不是第一人。去年10月Meta發表要價1,500美元的Quest Pro,便是近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即使是這塊領域品牌最堅強的Meta,這款高階產品仍然慘遭滑鐵盧,沒能獲得用戶青睞。

Quest Pro推出不到半年就宣佈大砍3分之1價格,降價至1,000美元,顯示了沒有太多人願意為此買單的淒涼現狀,況且價格是Quest Pro兩倍以上的Vision Pro。縱使蘋果多年經營累積無數「鋼鐵果粉」,面對這上看新台幣6位數的價格恐怕都得好好掂量。

隻字不提元宇宙,蘋果不想打造虛擬世界

若要說Vision Pro有什麼走向不同結局的可能性,或許可以從雙方對虛擬世界的想像開始談起。

在祖克柏的願景裡,VR/AR設備將是帶引領你跳下兔子洞,踏入沉浸式虛擬世界的引路人,而這個虛擬世界裡,將有著從服裝到經濟系統等與現實相仿的一切,Meta推出的VR社群平台Horizon World便是這個願景的雛型。

「我們希望未來能有10億人在元宇宙中消費數百萬美元,每個人都能購買各種數位商品、內容來表達自己。」祖克柏曾向媒體揭露,Meta願景中的元宇宙可能有何樣貌。

延伸閱讀:蘋果「Vision Pro」登場!動眼就能操作,無痛結合Mac、iPhone

相對地,庫克在發表會上隻字不提元宇宙,蘋果絲毫不打算建立一個虛擬世界,而是希望利用MR技術及蘋果至今建立的龐大軟硬體生態,讓各種應用更加融入你的生活,甚至強調透過邊上的旋鈕,你絕不會與現實世界失聯。

好比說,在蘋果的示範中Vision Pro能夠與Mac電腦連結投放影像,又或者讓你原本得拿出iPhone使用的各種App,活靈活現地躍然眼前,無論是想增進工作效率、遊玩放鬆都任君選擇。

不聚焦辦公應用,Vision Pro主打顛覆你的生活

而雙方對高階產品的定位也有所不同,Quest Pro發表時就聚焦工作環境,瞄準企業客戶,為此在發表會上談到大量如何促進虛擬會議的互動性、為虛擬世界的人們增加「雙腿」,還分享了可利用虛擬鍵盤、滑鼠輸入的虛擬電腦,打算讓用戶長時間沉浸在虛擬世界工作。

蘋果Vision Pro
蘋果對Vision Pro不全然聚焦辦公應用,而是介紹這款產品將如何顛覆你我生活。
圖/ 蘋果WWDC發布會截圖

即使Vision Pro同樣價格不菲,蘋果並不全然聚焦辦公應用,而是描繪了這款產品怎麼帶領數位世界融入生活、改變生活、顛覆生活,枯燥的搭機時間變成沉浸享受的個人影院、平凡的客廳化為虛實交融的畫廊、冥想體驗更加如夢似幻,甚至連上網瀏覽都讓人感到新奇無比。

延伸閱讀:Vision Pro盛大開場股價卻慘跌!比起熱賣,蘋果背後算盤其實是⋯

雖然Vision Pro不像iPhone剛登場時有大量專屬的App響應,蘋果表示用戶能在全新的App Store裡,下載數十萬支援VisionOS的iPhone及iPad應用程式,就連迪士尼執行長鮑伯.艾格(Bob Iger)都親自到場,宣佈旗下串流媒體將支援蘋果這款全新產品。

在Quest Pro證明了目前的生產力應用不足以讓企業買單後,蘋果從更貼近現實的革新、更生活化的顛覆切入,用全然不同的方向勾勒出吸引消費者的新面貌。

資料來源:CNBCThe VergeReuters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