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金控9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蔡明興主持。他致詞時,特別強調希望股東們多多支持,包括台北富邦銀行上市112天就突破百萬卡量的「富邦Costco聯名卡」,寫台灣信用卡史上最快紀錄;以及睽違13年來,富邦人壽再次上架和保戶分享公司投資績效的「分紅保單」,顯見富邦今年擴大金融市場的業務重心。
值得關注的是,蔡明興的獨子蔡承儒今年首次進入董事會,意味著富邦金正式啟動第三代接班學習計畫。
回顧2022年,即便有大環境的各種挑戰,影響全球經濟動能,但攤開財報觀察,富邦金控稅後淨利仍達新台幣469.3億元、每股淨利3.54元,更成為連續14年蟬聯台灣金控業每股獲利王,金控合併總資產達10.6兆元。
蔡明興獨子蔡承儒,首次進入董事會
股東會中,董事15席也進行改選。在9席董事中,富邦集團占6席,分別是蔡明興、蔡明忠、韓蔚廷、林福星、許金泉、蔡承儒;另3席為台北市政府法人代表,分別為游適銘、連堂凱、鄭瑞成。而在6席獨董中,有3名新入列者,包含前花旗銀行董事長莫兆鴻、VMware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陳學智、前交通部長葉匡時。
值得注意的是,蔡明興獨子、現任富邦金副總經理蔡承儒也首次進入董事會,為本次改選亮點之一,正式啟動富邦第三代接班學習計畫。
36歲的蔡承儒自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經濟學系畢業,曾在紐約摩根大通證券擔任研究員,8年多前進入富邦集團,經歷包括富邦人壽總經理特助、富邦育樂總經理與董事長,以及台灣大哥大、富邦媒等董事,接著投入FinTech(金融科技)、育樂、創投,也曾到投資管理總處歷練,幾年間輪調了很多單位。
蔡明興表示,蔡承儒進入富邦金控董事會,將著重在壽險、投資方面,主要是壽險公司是「金融業中最複雜的領域」,涵蓋精算、產品設計、投資、業務、理賠、核保、客戶服務等環節,每個項目都很重要,流程時間也長,有很多事情要學習,「相信他(蔡承儒)進入經營核心,能更廣泛了解各個金融經營層面、風險管理等價值。」
蔡明興揭富邦3年目標:打造「亞洲一流金融機構」
現場股東也關心因防疫險理賠導致盈餘減少,董監酬勞是否也應減少?蔡明興說,董監酬勞是按照比例從盈餘中提撥,當盈餘下降,董監酬勞也會連動變少,「我個人的獎金也依照比例,盈餘如果減少一半,我的獎金就是減少一半。」
面對股東的關切,他不疾不徐、進一步分享富邦金控未來3年的經營目標,《數位時代》整理3大展望亮點:
富邦展望亮點1:持續評估「併購機會」
富邦金控於2022年11月11日正式與日盛金控合併,創下台灣「金金併」首例。蔡明興表示,富邦除了持續深耕台灣市場,也要透過自身優勢整合金融資源,針對銀行、保險與資產管理面向,打造多元金融服務平台。
「富邦金將持續延伸觸角至亞洲其他區域。」蔡明興說,提升現有海外事業營運成果,也將以大中華地區及亞洲為重心,持續評估併購及參股的機會,像是韓國、香港,並鎖定東南亞,持續拓展版圖、跨足其他亞洲市場,朝向成為「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目標邁進。
富邦展望亮點2:滿足民眾金融需求,並全力打詐
蔡明興表示,他發現台灣資金過剩、超額儲蓄達3兆元,可見理財市場需求仍非常大,因此,對於銀行及證券方面,富邦將加強財富管理業務,包括多元數位平台與場景金融開發,同時也會強化美元貸款、消費金融業務,多元提供民眾的金融需求。
另在防詐上,為了有效遏阻偽冒案件發生,富邦金控已訂定整體一致性的「偽冒案件處理準則」,如全網域全天候監控、檢測、追蹤非官方架設且近似於富邦金控及子公司的釣魚網站、偽冒APP或社群平台帳號等案件,並在第一時間啟動反偽冒機制,迅速執行封鎖及關閉。
此外,台北富邦銀行也攜手刑事警察局,建置防詐欺AI偵測的「鷹眼模型」,並與台灣大哥大合作在地封鎖防護。
根據富邦統計數據,2022年阻詐件數為395件,阻詐金額2.5億元;今年截至第一季,阻詐件數已達75件,金額近8,000萬元。富邦金強調,將持續與台灣大及刑事警察局密切合作。
富邦展望亮點3:升級資訊系統
台灣壽險業即將導入會計大魔王「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公報」(IFRS 17),以及新一代清償能力的「保險資本標準」(ICS)2.0版,2026年正式接軌,將可讓保戶及投資人真正看見「健康的保險公司」。
蔡明興強調,富邦金的目標,就是希望富邦人壽屆時能順利接軌IFRS 17及ICS新制度。也就是說,除了數位轉型、導入AI科技新應用之外,也將針對保險商品進行策略改變,最重要的是「強化資訊系統」,計算商品的獲利能力、公司資產負債及投資策略等財務結構,並彌補可能出現的缺口。
責任編輯: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