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熊本廠創5個第一!菊陽町小鎮大好日子要來了,為何說負荷不了?
台積熊本廠創5個第一!菊陽町小鎮大好日子要來了,為何說負荷不了?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在2月24日舉行開幕典禮。這座新廠不僅是台積電在疫情後擴張、首座完工準備量產的新廠,對日本振興半導體來說也是重要的關鍵。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台積電熊本一廠創下5個第一,包括:
-海外最快落成的晶圓廠: 熊本廠是在2022年4月動工,2024年2月開幕,不到2年時間就完工。

-在日本最先進邏輯晶圓廠 :日本半導體製造製程停留在40奈米以上技術節點,台積電熊本一廠以生產22/28奈米和12/16奈米為主,月產能為5.5萬片,並計畫於今年開始量產。

-日本晶片法案最大補貼受惠者: 日本提供1.9兆日圓的半導體戰略補助,預計有5,900億日圓支持日本國家隊Rapidus,9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920億元)補助台積電熊本二廠,台積電為補貼最大受惠者。

-首次與車廠直接合作的台灣晶圓廠: 台積電於日本第一座興建的熊本廠,是由台積電、索尼(Sony)、豐田(Toyota)和汽車一級供應商電裝(Denso)合資設立,由台積電設立於熊本公司JASM負責營運。未來車用晶片訂單可望優先委外給台積電,台積電成為與車廠直接合作的台灣晶圓廠。

  • 最大對日投資台商: 台積電熊本廠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總投資金額將超過200億美元。

台積電熊本2廠接力年底動工,Sony、豐田入股

隨著熊本一廠即將開幕,就連台積電熊本二廠也即將在今年底開始動工。此前,台積電確定擴大投資日本,與索尼(Sony)、電裝(DENSO)和豐田汽車共同投資JASM,興建第二座晶圓廠,並計畫2027年底開始量產,製程延伸至 6/7 奈米。

透過這項投資,台積公司、索尼、電裝株式會社,以及豐田汽車持股將分別為 86.5%、6.0%、5.5%和2.0%,且預計將直接創造總計超過 3,400 個高科技工作機會。

熊本二廠將與豐田等汽車製造商合作,根據法人機構指出,雙方將研究開發自駕和智慧座艙晶片,而台積電2025年車電營收占比將有機會達到10%以上。

台積電熊本廠將為當地創造上千個就業機會,然而工廠所在的小鎮,卻似乎容納不下台積電這尊大佛,傳出交通惡化、物價大漲等難以負荷的問題。這是怎麼一回事?以下為2023年6月整理報導。

台積電赴日設廠,但熊本廠所在地菊陽町為何消化不來?

為了吸引台積電赴日設廠,日本政府撥出上千億美元的補貼,補助接近廠房一半的成本,希望藉此引入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打造重振日本半導體榮光的契機,將廠址所在的菊陽町從一個農業鄉村改造成一個工業小鎮,許多農田都變成大型工廠。

包括從台灣派往日本的400名工程師在內,台積電預計廠房最初將有1,700名員工,未來10年內可望在當地創造7,000個就業機會,創造4.3兆日圓的財富,但在這些美好願景實現以前,當地居民必須先面對因人流而來的交通壅堵、物價高漲等困境。

根據《彭博社》報導,菊陽町這個原先只有4.3萬人的小鎮,根本無法負荷因台積電廠房湧入的大批人潮,原先的道路與公共交通難以消化通勤的上班族,單趟交通需要90分鐘甚至以上的時間,而房價、物價都因為工廠進駐不斷攀升,各種基礎服務也呈現滿載。

「交通太糟糕了。」一位當地居民表示,「而且到處都缺乏人手,剛蓋好兩年的小學就已經教室不夠用,托兒所沒有足夠的幼師,甚至市政府都沒有人力來處理這些問題。」

難題一:道路原本就狹窄,台積進駐後交通將更壅塞

在1980年代日本是全球半導體中心的時代,熊本就是許多半導體業者的廠房所在地,尤其是有著豐富地下水資源的菊陽町。至今東京應化、Japan Material等公司都在熊本生產半導體化學材料和,而半導體設備廠東京威力科創、索尼生產感測器的廠房都在與台積電同個廠區內。

但當地的交通運輸與道路設計,並沒有隨著台積電的進駐而有快速改善,台積電廠房周圍的道路寬度僅僅可以讓三個成年人並肩而行,這條道路過往只需要承載農民在田地間穿梭的小卡車,現在卻要應付進出台積電廠房的大貨車,顯得相對狹窄了。

台積電 tsmc
伴隨台積電而來的交通壓力,已經令只是一個農業小鎮的菊陽町難以負荷。
圖/ 台積電

雖然尚未開始正式營運,台積電也對周遭的交通感到憂心已向當地政府反應,但有官員透露這恐怕不是一時一刻能夠解決的問題,目前仍在討論道路需要多寬,預計明年開始收購公路附近的土地,什麼時候能夠動工都還是未定數。

就連目前已經收購多數所需土地、連接菊陽町至熊本機場的311號公路,都預計2027年3月才有辦法準備就緒,要緩解伴隨台積電廠房而來的交通壓力,至少還要數年時間。

延伸閱讀:美國廠痛一次就夠了!台積電德國設廠等什麼?劉德音親曝2大原因

目前當地政府採取的短期應變措施包括調整燈號變化、增加前往工業區的接駁巴士數量,但似乎成效有限,因為塞車問題讓巴士難以準時抵達,使得工人們搭乘公共交通的意願也不強。

熊本縣知事蒲島郁夫坦承,過去他們做得不夠好,現在有台積電作為推動力,他們會與相關部門集中心力解決這個問題,不會讓台積電對於來熊本設廠這件事感到後悔。事實上,早在去年2月時,就有消息指出當地政府已意識到台積電設廠可能引發交通問題,討論拓寬道路、調整鐵路路線議題,但似乎跟不上台積電工廠建設的腳步。

而台積電也回應,子公司JASM一直積極與當地政府、鄰近企業討論包含交通在內,建立半導體生態系所需的基礎設施,並已展開行動,「JASM鼓勵員工利用大眾交通運輸系統通勤,亦開始試辦通勤接駁巴士,協助員工從最近的火車站往返JASM廠址。」

難題二:土地需求帶動房價,住宅區創下30年最大漲幅

且除了交通壅塞,菊陽町的土地價格也直線攀升。不僅丸正科技、崇越科技等台積電供應商計畫在當地插旗,索尼近來也傳出計畫在當地設立5座東京巨蛋大小的新廠房,隨著台積電進駐的新工廠令土地需求扶搖直上。

《日本時報》指出,依照國土交通省2022年9月公布的標準地價,菊陽工業區的土地價格較一年前成長了31%,漲幅居日本之冠。「這可能還低估了,因為實際價格已經成長一倍以上。」一位當地官員向媒體透露。

不光工業區土地價格水漲船高,菊陽町住宅區的地價也在今年上漲了20%以上,創下當地30多年來的最大漲幅。

tsmc
晶片製造需要大量用水,日本廠所在地民眾也擔憂台積電對當地民生用水造成影響。
圖/ shutterstock

當地居民的不滿情緒也隨著台積電而來的交通、環境壓力滋生。《彭博社》指出,一位70歲的當地居民就認為,好友遭遇死亡車禍的遠因就是半導體公司的進駐,讓許多車輛為了避開主要公路的堵塞開始繞道而行,進而增加在當地道路發生車禍的可能性,帶給民眾安全威脅。

難題三:半導體廠高用水量,引發民生用水擔憂

台積電的龐大用水量,曾在台灣面臨缺水窘境引發討論過,而用水議題自然引發日本當地民眾的質疑,擔憂工業用水會影響到當地的民生用水。台積電新廠房預計每日地下水用量達到1.2萬立方公尺,不過該公司承諾會減少用水量並且循環使用,並聲稱會盡責任與當地民眾一同保護地下水資源。

延伸閱讀:台積電遭美國員工怨加班,劉德音:不願意值班的人不要來!發生什麼事?

縱然有部分不滿,但台積電為這個高齡化鄉村注入活水、吸引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創造薪資優渥的工作機會,帶給當地民眾不同的希望。「熊本得到了日本大多數地方都沒有的改變機會。」Meistier corp專務中村道表示。

資料來源:Bloombergjapan Times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從流程再造、智能客服到科技防詐,AI 正在一步步改變台灣金融業的樣貌。根據金管會「金融業者及周邊單位應用人工智慧」調查結果,金融業者導入AI與生成式AI的比例已從29%提升至33%,顯示金融業對AI應用的需求正持續升溫,而AWS亞太(台北)區域的正式啟用,更將加速這股成長力道,讓AI躍升為金融創新的核心引擎,推動整個產業快速邁向新局。

在這股潮流下,博弘雲端作為台灣第一家與AWS簽署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New Region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Agreement,SCA)的雲端解決方案專家,如何協助金融業快速導入創新AI應用,讓「智慧金融」能夠真正落地在各個金融場景中?

對此,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陳亭竹給出的答案很明確:關鍵在於從痛點出發,讓金融業能夠以更低的門檻達成數據上雲與導入AI應用的目標。

標準化 × 客製化,雙管齊下加速金融AI真正落地

陳亭竹進一步指出,金融業在推動雲端與AI應用時,普遍面臨合法合規、AI倫理風險、人才不足與組織變革等四大挑戰。對此,博弘雲端提供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進而加速AI應用落地。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孫正忠強調,因為每家金融業對上雲和AI應用的需求並不相同,甚至對AI 技術的要求與精準度都有不同期待。而標準化產品雖能快速導入,卻難以完全貼合每位客戶的營運場景與精細需求,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因此,博弘雲端推出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建構在標準化解決方案的架構之上,進一步依照客戶需求進行微調。不僅能讓 AI 回答更加精確,也能更貼近終端客戶的實際需求,無論是篩選資料、優化決策,甚至提供行銷策略建議,都能展現更高的效益。

除了透過客製化服務滿足金融業者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博弘雲端亦推出標準化產品驅動金融產業AI革新。從”AICOM”提供的新世代雲智能管理功能,賦能金融IT部門一站式管理雲端資源、即時掌握AI訓練資源運用狀態;到”LEMMA”提供的 AI企業知識代理,藉由LLM (大型語言模型) 摘要與整理重點、大幅減少人工查詢資料的時間,這些產品不僅加乘金融業者採用AI的效益,更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方程式。

RD099049.jpg
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 / 陳亭竹表示: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售前 × 數據雙團隊,一站式滿足數據處理和AI應用需求

金融產業的AI應用百百種,博弘雲端不只提供產業客製化解決方案,更透過技術團隊的深度參與來強化客製化程度。首先是售前技術團隊,該團隊整合公司多年服務大型客戶的經驗與專業人才,能在專案初期便與客戶進行需求訪談與技術交流,並據此繪製完整的系統架構圖,確保AI應用精準契合需求,大幅提升專案成功落地的機率。

其次是數據團隊,涵蓋數據工程師、數據分析師與數據科學家三種不同職能,能與售前技術團隊的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緊密銜接,一站式滿足金融業從數據處理到應用的完整需求。

博弘雲端台灣AWS事業處業務資深處長郭仁傑進一步說明二個團隊的具體運作模式。售前技術團隊在完成需求分析與架構圖後,數據工程師會協助金融業將地端資料搬遷到雲端資料倉儲,並確保數據的正規化與可用性;接著由數據分析師統整數據並建立戰情室、商業智慧分析等應用,幫助客戶快速掌握營運數據;最後由數據科學家根據實際應用情境選擇或開發適合的AI模型,實現提升營運效率或優化客戶體驗的目標。「經過概念驗證與專案的執行,金融業普遍能提升5倍以上的資料處理效率,運用AI提升10~50%不等的生產力」,郭仁傑強調。

RD099024.jpg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 / 孫正忠強調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攜手 AWS 與生態系戰略夥伴,全面備戰金融業轉型需求

除了內部團隊的緊密協作,博弘雲端也積極深化與AWS和第三方夥伴的合作關係,加強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確保能更全面回應金融業多樣化的需求。

「客戶至上一直是博弘雲端的企業文化,」陳亭竹表示,博弘雲端很早之前就洞察到金融業數位轉型的商機,加上AWS當時正如火如荼推進亞太(台北)區域的落地,因而與其展開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的討論,並於2025年7月正式簽訂,成為台灣第一家簽署該協議的AWS核心級諮詢夥伴。

「這是一份區域級的合作協議,必須要有足夠紮實的市場經驗和具代表性的客戶導入案例,才能獲得AWS的認可與信任,」陳亭竹強調,這份協議不僅代表AWS對博弘雲端實力的高度肯定,更意味著博弘雲端可以進一步放大服務能量,串聯更多生態圈夥伴,全面支援金融業的數位轉型。

由於金融業在上雲時,對資安防禦、效能監測、數據管理等面向,可能都有不同需求,博弘雲端自成立以來,便持續與不同領域的夥伴攜手合作,包括Palo Alto Networks、Databricks及MongoDB等國際級解決方案廠商,滿足金融業在上雲時的特殊需求。而隨著與AWS簽訂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博弘雲端得以進一步擴大合作生態圈,為金融業打造更完整的雲端與AI解決方案,全力加速其上雲與創新進程。

專業技術建立信任,博弘雲端成金融業轉型首選夥伴

憑藉卓越的客製化服務能力、與AWS的緊密合作關係及多元的生態圈夥伴,讓博弘雲端在金融領域展現亮眼成果,不只在技術面持續採用創新科技賦能金融業成功轉型,更透過技術專業力獲得客戶高度信賴,某大型金融業客戶在數據上雲專案結束後,主動表示希望繼續合作。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隨著數據上雲後的效益逐步展現,不僅吸引同集團內其他子公司與海外據點相繼啟動數據上雲計劃,更將合作期間展延至7年,藉助博弘雲端的技術與服務能量,持續深化雲端與AI應用,推動整個集團的數位創新藍圖。

1757919697308.jpg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目前除了金融業之外,博弘雲端在製造、零售和公部門也累積了豐富的雲端技術導入經驗。展望未來,博弘雲端除了持續與AWS維持緊密合作、不斷精進雲端技術能力外,更將全面強化在資安託管服務 (Managed Security Services Provider, MSSP) 與技術生態圈的戰略布局,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成為台灣雲端服務業進軍國際的領航者。不僅向海外輸出台灣的成功經驗,更將成為驅動東南亞地區數位轉型的關鍵力量。

更多金融業上雲案例:立即與博弘雲端專業團隊討論

https://www.nextlink.cloud/contac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