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張鐵志貼文上鏈!文章怎麼上區塊鏈?錢包主人:公開有助我們理解彼此
【圖解】張鐵志貼文上鏈!文章怎麼上區塊鏈?錢包主人:公開有助我們理解彼此
2023.06.12 | 區塊鏈

台灣「#Metoo」事件延燒,從政界到娛樂圈,國內性騷擾案件連環爆出,受害人士持續發聲。近日,更有「台灣名人性騷擾名單」流出,橫跨政治、教育、演藝與文化圈內名人。

《VERSE》、《VIBES》雜誌社長兼總編輯張鐵志,也是名單中被指控的一員。

張鐵志6月9日在個人Facebook上坦言,20多年前一名學妹曾告訴他,張鐵志的手碰觸了她的身體,在當年就立刻道歉及寫下道歉信。

貼文中也提到20年來,該事件受到扭曲,外界的評論以及幾年間女性朋友的敵意眼光,讓他失去了原本的人生,表明其所承受的,外界無法理解。 社群上許多人認為,張鐵志身為加害人,卻不斷在貼文中強調自己的可憐之處,因此引爆討論。

於是,張鐵志在6月10日刪除貼文,不過該篇貼文內容,已經同步被上傳到區塊鏈上,永久記錄且無法刪除。

為何將張鐵志貼文上鏈?錢包地址主人:公開才有幫助我們理解彼此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有人將文章或文件放上區塊鏈,例如,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發生時,為免於言論審查,而導致發言「被刪除」,也有人將文章上鏈,表達不公。

《WEB3+》也採訪了將張鐵志貼文上鏈的錢包地址主人,他認為:

「負面教材也值得被記錄、被討論,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不同人的想法。這些言論鎖在同溫層,或者最後被抹除,未必好 ,反而公開才有幫助我們理解彼此。」

他談到,轉型正義的討論與實踐中,有些國家會留下不義遺址(侵害人權的發生地,例如軍警特務辦公室),換個角度來看,侵害女性或各種性別權利的狡辯之詞,也是一種「不義言論」。

藉由區塊鏈保存這些圖像、文字,也是在告訴大家不應該這麼做,或者有意侵害、為侵害行為狡辯的言詞有哪些。雖然那些東西是「負面」的,但可以成為一種教材,告訴大家想要調動權力(從知識到職位)去侵犯別人時,可能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社群媒體太容易把這些東西洗掉,大家很容易遺忘,對此區塊鏈有保存和提醒大家的功能。NFT的收藏欄,直接就可以視為『荒唐言論(想法)的陳列館』。」

文章上區塊鏈可以永久保存,但也可能變兩面刃?

雖然有上述好處,不過將資料上鏈也有缺點,可以從兩個面向來探討。

第一,因為上傳在區塊鏈上的資料無法清除、修改,事件當事人如果是被栽贓、受冤,錯誤的資料將永遠流傳。

第二,對性騷擾事件中的受害者來說,相關證據、資料被公開儲存在區塊鏈上,形同被迫再次回憶、看見不堪過程,也可能造成二次傷害等。

怎麼把文章上區塊鏈?

方法一:將文字轉成圖像NFT

將文章上鏈有多種方法,其一便是如此次張鐵志貼文轉變成圖片檔,鑄造成NFT。這樣的方法除了文字保存之外,也適合視覺化的文件或圖片等,也是相對較簡單的上鏈方式。

步驟1:建立加密貨幣錢包

錢包(Wallet)如同區塊鏈世界中的「個人帳號」,無論是要買NFT或是創造NFT,都必須先有一個加密錢包。

最常見的錢包是有「小狐狸」之稱的Meatamask,基本的加密貨幣買賣、換幣、NFT收藏等,都可以做到,

步驟2:購買加密貨幣

有了錢包後,還需要持有加密貨幣,才能支付將圖檔上傳區塊鏈的手續費(Gas fee)等費用。買幣有兩大種方式。

第一種,是使用新台幣轉帳購買,可以註冊台灣本土的交易所,如:MaiCoin、ACE、幣託等,將新台幣轉入交易所配合的帳戶後就能購買,好處是匯率、手續費較低;缺點是交易時間比較長。

第二種,是透過信用卡買幣,像是幣安(Binance)等國際交易所,大多都有提供刷卡買幣服務,優點是速度快、方便;缺點是匯率通常比較差、手續費也比較高。

步驟3:選擇NFT交易平台、上傳NFT作品

選擇要將圖檔上傳的NFT平台,目前規模最大的是OpenSea,第二則是Blur,選好後就可以將錢包與平台綁定、連結。

綁定錢包後,會得到一個NFT平台到帳號,接著將想要上鏈的圖檔上傳,並填寫該NFT的名稱、作品介紹等詳細資料。

步驟4:將圖檔在區塊鏈上發行

市面上有非常多不同種類的區塊鏈,都可以用來發行NFT,最常見的是以太坊,不過Solana、Polygon等區塊鏈也很受到歡迎。決定好區塊鏈後,就可以將圖檔正式上傳到鏈上。

不同NFT交易平台的鑄造步驟都有些微不同,然而大致流程不會改變太多,擁有加密錢包及購買可支付手續費(Gas Fee)的加密貨幣是每個平台的必須條件。

以OpenSea為例,該平台允許創作者在沒有任何成本的情況下製作NFT,當項目售出後,則需要為「鑄造」的每個項目支付手續費用。

延伸閱讀:趙長鵬遭起訴,幣安一晚流失15億美元!犯什麼法?136頁SEC起訴書精華整理

方法二:直接發表於去中心化創作平台

香港反送中事件發生時,許多用戶會使用類似Matters的社交化金融平台(SocialFi)發文,其特色是透過區塊鏈儲存素材,任何發表的內容,都無法被任何人修改,更大程度保障言論自由。

去中心化寫作平台Mirror,讀者也能將喜歡的內容鑄造成NFT,永久儲存於區塊鏈之上,這也意味著創作者必須為自己的內容負責,因為一但上鏈便無法被篡改。

步驟1:連結加密錢包登入

以Matters為例,用戶可以在申請加密貨幣錢包後,登入平台,目前有MetaMask以及開放WalletConnect的錢包可使用。

步驟2:成功登入後即可發文

登入Matters之後,用戶即可發佈文章,填寫標題以及想寫的內容。這裡和前一個方法狀況一樣,每個平台的流程與方式不同,但大部分皆需連結錢包才可發文。

延伸閱讀:一邊喊不玩NFT了、一邊持續買買買!無聊猿大戶「麻吉大哥」在想什麼?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區塊鏈 #NF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