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英文只拿7分,但徐薇、于美人都是他學生!賴世雄靠三字訣「不要臉」成台灣英語教父
聯考英文只拿7分,但徐薇、于美人都是他學生!賴世雄靠三字訣「不要臉」成台灣英語教父

從電唱機到智慧手機,英語教父賴世雄長年為自己打造英語環境,但其實不論媒介為何,「敢」才是關鍵。他的「敢」其來有自,先天來自幼時調皮;後天,則源於大學摯友的啟發。

賴世雄
圖/ 今周刊

一段街訪影片正在網路瘋傳,網紅找了個汗衫阿伯,問他會不會講英文,阿伯笑回「一點點」,沒想到接著一口道地的英文腔竟然如同老外。

原來,美國YouTuber賴泰迪捕捉到的是「野生」英語教父賴世雄,在5分鐘長的訪談裡,他用流利英文暢談年輕時的英語學習經驗。1個月來,這段網路影片觀看次數已超過230萬次,許多網友陷入高中學英文的「回憶殺」,更再次驚歎賴世雄的一口好英語。

賴世雄善用科技打造全英語環境

人稱賴世雄為英語教父,他是英文補教界耆老,更是「英文老師的英文老師」。英語補教名師徐薇是他的學生之一,早期他在南陽街教英文,鄭文燦、于美人等當今名人也曾坐在台下聽講。

1988,賴世雄創辦《常春藤解析英語》雜誌,是國內第一本以廣播結合大學與托福考試教學的英語雜誌。他總親自錄音,帶著學子逐字逐句解析英語文章,開口那一句「大家好,我是賴世雄」,是課程節目不變的問候語。

如今,雜誌邁入第35個年頭,陪伴不少人度過高中歲月。他那低沉渾厚的招牌嗓音,從收音機流進網路世界,不僅迴盪在跨世代學子耳裡,連計程車司機也認得出來。

今年75歲的他已是半退休狀態,不再親錄每集課程,但時隔多年仍寶刀未老,讓人不禁好奇:為什麼這麼多年,他仍能維持道地的英語口音?

19歲時,他靠的是一台幸福牌電唱機,那是下定決心學英文後,央求父親買的學習利器,他從此牙牙學英語。75歲,則全靠一支iPhone手機,Podcast、英語電子報等,聽說讀寫集於一手。賴世雄沒什麼新法,一直以來,就是用盡方法讓自己浸淫全英語環境。

接受專訪這天,賴世雄秀出手機,他雖自稱3C白癡,但這位戴著老花眼鏡的阿伯,還是熟練地點開了音樂軟體,秀出裡頭載滿的Podcast英語節目。

接著又像個孩子,興奮細數義大利自學女孩、俄羅斯網紅、韓國英語教學者等人的精湛英文口說能力。他驚歎現在年輕人靠著網路,更容易營造全英語環境,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出現許多「妖怪」和奇才。

但不論靠什麼媒介,對賴世雄而言,除了好奇心之外,學英文就是只靠一個字,「敢」。要敢念、敢講、敢嘗試、敢出糗,「我苦學英文的時候,就是不怕羞、不怕醜,兵來將擋。」

而他的「敢」其實是與生俱來的,他幼時調皮、愛模仿,練就聲音表演的絕活,把自己玩成一個語言天才。除了先天天賦,後天的他更敢,摯友兼恩師曹近曦在大學時期的激勵,讓他在學習英文的路上簡直無所畏懼。

賴世雄兒時住的桃園眷村,就是一個「多聲道」環境,街坊鄰居光是喊自家小孩「回來吃飯囉!」同一句話就有各種口音的外省腔調。「我很喜歡學,尤其喜歡學他們唱歌的時候。」採訪到一半,賴世雄突然捲起舌根,戲班子上身,先是高唱一段江浙戲曲,接著又學起四川口音的大媽,喚孩兒回家的聲音。他戲稱自己就是在這樣的「染缸」裡長大的,模仿得起勁,樂此不疲。

對音調敏銳的他,高中時期「人人皆讀書,獨他玩音樂」。他年少不讀書,卻著迷西洋老歌,當時貓王、披頭四、安迪.威廉斯的歌,就算不懂英文歌詞、拼不出歌手的名字,但靠著天生對聲音的敏銳,都能哼唱幾句。他和同學組了樂團,打鼓唱歌,還偷偷接了夜總會的表演。

今日的「台灣英語教父」大學聯考英文只拿7分

但也因為成天鬼混,賴世雄大學聯考失利,英文只考了7分,最後報考並錄取了政戰學校,「進去第一年,對英文還是痛恨。」賴世雄說。而直到遇見同班同學曹近曦,才改變了他的人生。

一年級時,恰逢美國西點軍校師生來訪交流,全班十八人裡就曹近曦一人大方應對,英語不僅流利,腔調竟還和老外如出一轍,令賴世雄崇拜萬分,興奮跑去問他:「我能不能學得跟你一樣?」結果得到一句「不可能」。原來,曹近曦聯考英文九十八分,從小住在美軍(編按:1950至1979年的駐台美軍。)環繞的台南水交社眷村,父親還是翻譯官,耳濡目染下英語能力自然好。

但曹近曦接著又說,學好英文不嫌晚,建議賴世雄讀些更貼近母語使用者的刊物如《讀者文摘》、《中國郵報》。

賴世雄不服輸,一改渾渾噩噩的態度,決定發憤圖強,「那時候有了他,我才設定了目標,就是要把英文學好!」

要拉近7分和98分之間的差距,並不簡單,而賴世雄從他拿手的發音開始。他央求父親買了電唱機,先學發音,每天聽著音標唱片反覆練習;3個月後接著學會話,同樣練了3個月,沉浸在大量的「閱」跟「讀」之中:一字一句朗讀出來。曹近曦對他說,要把英文學好,一定得開口說,不能啞巴式學習、死記文法和單字。

他的英文能力沒有因此一步登天。某次曹近曦帶他去浸信會教會,牧師用英語談話,台下教徒笑成一片,賴世雄見狀也跟著呵呵笑,結果被牧師問:「你聽得懂我在說什麼嗎?」他搖搖頭說不太懂,牧師竟當場說:不懂就不要亂笑。曹近曦在一旁笑他活該,不懂裝懂。

「這個對我打擊很大啊!」賴世雄現在想起是好氣又好笑,「我曾經為了這事差點就不學英文了。」

當時他氣到改學日文,但有一回上陽明山跟日本人講日文,對方卻以英文回應,讓他恍然英文還是世界共通語言,乖乖重返英文懷抱。曹近曦對他說:「學英文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臉!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經過此番經驗,賴世雄從一字訣「敢」,再琢磨出三字訣「不要臉」。

賴世雄重新開始,半夜站崗時偷夾著《中國郵報》,一字一句念出聲,好幾次被罰禁足。他成天晃到天母找老外攀談,若找不到母語人士對話,就跑到豬圈去,對著豬群自言自語,一人分飾兩角,用英文編起故事。假日爬山時,還和同學玩起英文接力,輪流講出一個單字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造句⋯⋯,隨時讓自己浸淫在英文世界裡。

如今回想,曹近曦形容賴世雄是著了魔的語癡,「我還沒有狂熱到這種地步。」直呼他念起英文來可以六親不認。

短短幾年,賴世雄竟已追上曹近曦。兩人在大三時,一起接手新聞系實習英語報《先鋒報》,採訪、譯稿、排版都自己來,還寫過越戰美軍的報導。

賴世雄的突飛猛進,令曹近曦刮目相看。大三那年,西點軍校師生再次來訪,這一回,賴世雄自告奮勇擔任接待,以流利的英語對話,為3年前的自己扳回一城。

賴世雄:「英文不用講得像母語人士」

「敢」和「不要臉」練就賴世雄道地的英文嘴上功,他的乾女兒、常春藤英語雜誌講解老師韓欣諭就說,賴世雄常對學生講「少就是多」、「學英文就是不要臉」,要學生專心念好一句話、學好一個單字,要敢說敢講,才能扎實累積。

談起近年台灣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賴世雄說,台灣其實要向新加坡看齊,他現場又學起一段Singlish,模仿得有模有樣,惹得眾人笑。

「我們講英文並不是要講得像母語人士。」他說,就算在地口音很濃又何妨,重點是要連婆婆媽媽、阿公阿嬤都敢開口講英文,「全民的英文是台灣式的英文。」他又搬出那句名言,「大家要不怕醜、不怕羞!」台式英語沒關係,下次若換你遇到外國網紅問話,敢說,就是溝通的第一步。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在 AI 與高科技製造加速革新的當下,「精準」成為創新的關鍵基礎。對德國百年光學品牌蔡司(ZEISS)而言,精準不只是企業核心,更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信仰;從半導體晶圓製程的光學檢測,到醫療、顯微技術及太空探索,蔡司始終以精密科技撐起產業尖端應用,穩坐全球光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如今,這份對「清晰看見」的堅持,也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面對數位設備普及所導致的長時間用眼,以及高齡社會帶來的視覺健康挑戰,蔡司運用百年技術基礎與創新服務,再次深刻詮釋「看見」的初衷,致力為每一個人帶來更清晰、更健康的視界。

AI科技結合視力保健,打造個人化的視覺體驗

蔡司近期推出的「NSLY 視界人格測驗」,即是一場以 AI 為基礎的創新嘗試。使用者只需在導覽角色 Ziris 引導下完成一系列問答,系統即能根據互動回應分析其性格特質,配對出對應的「視界顏色」與蔡司代表角色。

透過這種趣味且具備數據基礎的互動設計,蔡司不僅讓大眾對自身視覺需求有了初步認識,也進一步深化「NOBODY SEES LIKE YOU 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的品牌理念——每雙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同時,藉由科技導入參與式體驗的作法,也可能成為健康科技推廣的新趨勢。對視力保健而言,更是翻轉過往「有症狀才就醫」的被動模式,轉向從興趣出發的主動參與。

蔡司
透過 Ziris 導引互動,體驗專屬「渲染視界」的AI測驗,揭開個人視覺風格的第一步。
圖/ 蔡司

「蔡司優視力體驗」,重新定義配鏡流程

除了AI互動測驗,蔡司更以數位化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配鏡流程。透過「蔡司優視力體驗」,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光學解決方案,這套流程結合精密檢測與個性化設計,涵蓋以下三大核心步驟:

  1. 視力表現分析:透過專業設備深入了解個人視覺需求與用眼習慣,作為後續設計依據。
  2. 精準量測眼部數據:運用高科技儀器精密測量眼球位置、角度與瞳距等眼部數據,確保鏡片設計與視線軸心精確對位。
  3. 鏡片與鏡框定位:根據臉型結構與視覺行為模擬,精準取得鏡片安裝位置與鏡框配戴參數,優化視野穩定性與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

同時,這套配鏡流程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從兒童近視矯正到熟齡族群的多焦點鏡片,皆可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讓每一副蔡司鏡片都是個人專屬的最佳視覺工具。

蔡司
結合精密檢測與個人化設計,蔡司優視力體驗重塑配鏡流程,讓清晰視界有感也有據。
圖/ 蔡司

科技與永續並行,推動視力保健的社會責任

除了技術創新領先業界,蔡司也以積極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視力保健的普及與永續發展。近年來,蔡司透過多元形式落實這項承諾,展現品牌對視覺健康議題的長期投入。

其中,「光勢力行動車」計畫即透過全台巡迴,結合現場講座與互動體驗,深入各地社區推廣正確用眼知識與標準配鏡流程。降低了視力教育的門檻,也有效擴大了健康資訊的觸及範圍,讓視力保健成為更容易被理解與實踐的日常習慣。

此外,蔡司亦透過「蔡司光廊 ESG 計畫」串聯公益與永續,號召民眾回收閒置鏡片,賦予其第二生命。這些鏡片經重新整理後,將被用於公益義診與教育資源,在落實循環經濟之際,也為弱勢族群提供視力保健資源,讓「看見」這件事不因社經條件而產生落差。

專業支持與合作,打造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推動視力保健普及化的過程中,蔡司亦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建立從技術、教育到應用場景的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學術領域,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系主任孫涵瑛分享,蔡司長年在光學技術上的專業累積,為視光實務提供穩固的科學基礎,有助於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並強化教學與臨床操作的連結。

而在應用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則從影像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指出無論是記錄風景還是進行公益拍攝,視覺品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透過與蔡司的合作,讓影像更忠實呈現情感,也讓公益理念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透過這些橫跨學術與實務的合作關係,蔡司進一步擴展光學技術的應用場域,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深化其作為專業夥伴的價值角色。

蔡司
蔡司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
圖/ 蔡司

以AI與精密技術深刻詮釋「看見」的價值

從工業檢測到視力保健,蔡司以百年技術積累與創新思維,持續探索「看見」的更多可能性。透過「NSLY視界人格測驗」、數位化的「蔡司優視力體驗」以及永續發展計畫,蔡司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科技實力,更深化了「清晰看見」的價值內涵。

未來,蔡司將持續以精密技術為基石,推動視覺健康與科技創新的雙向發展,為人類帶來更清晰、更美好的世界。

現在,邀請您從個人視角出發,參加《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NSLY視界人格測驗,就有機會抽中日本沖繩雙人來回機票!立即測驗: https://zeissvisexperience.pse.is/Businessnex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