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三越skm eats增館外107家餐廳!橫掃台北四大商圈,為何業者都想加?哪裡吸引人?
新光三越skm eats增館外107家餐廳!橫掃台北四大商圈,為何業者都想加?哪裡吸引人?
2023.07.18 | 新零售

從今年初開始台灣餐飲產業快速回溫,趁著這樣的趨勢,百貨業者新光三越在今(18)日宣布,旗下的會員App功能「skm eats美食地圖」中的訂位、候位服務,擴大到百貨館外的107間餐廳。

也就是說,未來透過新光三越App不但可以訂到百貨中餐廳,也可以訂到新光三越百貨外的餐廳,像是詹記麻辣火鍋、燒肉名門赤虎、小倉屋鰻魚飯這些熱門餐廳,都包含在其中。

為什麼要這麼做?對於新光三越與外部餐飲業者來說,又各別有什麼好處?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新光三越《skm eats美食地圖》聯手台北四大商圈百家餐飲名店!再創商圈永續共榮.jpg
新光三越「skm eats美食地圖」聯手台北四大商圈百家餐飲名店,期待再創商圈永續共榮。
圖/ 新光三越提供

新光三越攜手百貨外餐廳上架skm eats,明年跨出北台灣

疫後時代,社交生活全面回歸,美食體驗更重返成為民眾生活中的重要場景,不論是外食、還是聚會,餐飲市場的消費力都相當炙熱,帶動新光三越整體餐飲業績,在今年上半年成長超過3成,是成長幅度最高的業種,也帶動來客數的成長。而餐飲業營收,也是新光三越第二大營收佔比的類別,僅次於精品名品銷售。新光三越整體業績要在今年挑戰920億元,可想而知餐飲業態的重要性。

事實上,早在2016年,新光三越就推出了旗下App開始經營自家數位會員,隔年進一步推出「skm eats美食地圖」訂候位系統,而後還新增了美食外帶外送服務,奠基了旗下4大功能。

在2018年,「skm eats美食地圖」開始將觸角伸出自家百貨,在南西商圈結盟了13間餐廳加入,儘管中間面臨疫情衝擊,合作廠商依然一路成長到43間。其中像是貳樓中山南西店平均每月會有600組訂候位是來自「skm eats美食地圖」。

由於有這樣的好成績,如今新光三越再聯手信義、北車和天母商圈,結盟商圈內的星級飯店餐廳、店內未導入品牌及店內人氣品牌街邊店,擴大新光三越美食版圖。經營至今,已經可以在新光三越App上看到百貨館中超過250家餐飲櫃位,以及107間百貨外的商圈餐廳,共達357家餐飲名店。

新光三越商品部餐飲和食品經理黃尹謙指出,本次合作並沒有額外向周邊商圈商家收取費用,「主要希望旗下300萬會員能有更多服務。」他也透露,未來也將把此合作模式拓展到台灣中部、南部商圈,預期將在2024年展開。

一秒到義大利的TUTTO Fresco翡冷翠義式餐廳.jpg
一秒到義大利的TUTTO Fresco翡冷翠義式餐廳與skm eats展開合作。
圖/ 新光三越提供

skm eats訂位9成都出席!高品質會員,讓商圈店家都想撈

「新光三越App上,真的都是很優質的會員,」黃尹謙這樣說,並不是自賣自誇。新光三越App從6年前推出至今,已經累積300萬會員,在2022年使用skm pay消費金額313億元,業績占比達36%。在餐飲方面,全台新光三越館內餐廳的交易數,有30%都是由skm eats訂位、候位。而且有超過5成App會員使用過「skm eats美食地圖」訂候位系統,更重要的是,訂位後入座率更高達9成。

一位與「skm eats美食地圖」合作的餐飲業者表示,自家在其他訂位平台系統上,入座率通常只有7成。一秒到義大利的TUTTO Fresco翡冷翠義式餐廳也表示,會加入「skm eats美食地圖」合作,背後最大原因,就是看好新光三越App的300萬會員所能帶來的商機。

黃尹謙說,對於新光三越來說,是期待擴大「skm eats美食地圖」服務範疇,讓自家會員黏著度、消費貢獻提高,同時也看好可以透過百貨館外餐飲為新光三越App撈進新會員。「希望未來美食商圈越來越茁壯,」他說。

責任編輯:蘇祐萱

關鍵字: #百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登場!AWS齊集政府、產業、開發者,讓AI創意落地實踐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登場!AWS齊集政府、產業、開發者,讓AI創意落地實踐
2025.05.16 |

生成式AI自2022年推出至今,已在全球蔚為風潮,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無不致力從中找尋各種新應用。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聚落,也有健全的資通訊產業,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正朝「百工百業用AI」的目標邁進。為了尋找兼具AI實戰經驗、國際視野與雙語能力的AI產業創新人才,由電子時報DIGITIMES主辦、國家發展委員會合辦,以及雲端技術領導者Amazon Web Services(AWS)作為AI技術支持夥伴的第二屆「雲湧智生:臺灣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於4月26、27兩日正式登場。本屆賽事由企業出題、參賽團隊解題,題目包括Cooler Master的「智競工坊」、中華電信的「韌性未來」、台新金控的「金融創新」、東森購物的「零售創新」、長春集團的「石化智造」、研華科技的「邊雲智控」、華新麗華的「智慧製造」、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分為黑客和創意交流兩組競賽。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人數足足增加一倍。100組團隊展現絕佳的技術與創新能力,在兩天之內,提出他們對產業命題的創意解方。
圖/ 數位時代

連結政府、產業、開發者 跨域挖掘生成式AI機會

AWS 指出,生成式AI問世以來,企業積極從中探索機會,都想知道如何透過AI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和營利。AWS擁有全台最大的開發者社群,在此次競賽中,連結了政府、產業和開發者,一方面提供生成式 AI 基礎模型託管服務 Amazon Bedrock 上的 Amazon Nova、Anthropic Claude 3.7 Sonnet 等高效能基礎模型及技術資源,同時藉由和大家在一起的兩天時間,一同集思廣益,看看能怎麼在生成式AI的道路上,跨域協作、激發新火花。

細看各組參賽隊伍,不僅將自動語音辨識服務 Amazon Transcribe、文字轉語音服務 Amazon Polly、軟體開發的生成式 AI 助理 Amazon Q Developer 等各項工具用得純熟,還大膽挑戰、勇於嘗試各種創意。像是來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土木工程、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五位大三學生,因為被分到賽前不太熟悉的研華科技,必須處理邊雲整合議題。團隊透露,過程雖然緊張,卻是全新體驗,「要結合硬體跟軟體,是我們組的一大挑戰,但我們最後還是克服了!」

被安排到東森購物、以「零售創新」為題的團隊「我柚吳嚴儀隊了」,是由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團隊讓AI利用已知的客戶對話紀錄、星座等資訊,判斷對方的MBTI,再讓對話機器人以盡量符合顧客性格、喜好的方式對話,「現在大家都喜歡用MBTI分析性格,所以我們認為應用在銷售上,可能會是不錯的手段。」

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我柚吳嚴儀隊了」,解題時強調「個人化」的體驗,判斷消費者的M
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我柚吳嚴儀隊了」,解題時強調「個人化」的體驗,判斷消費者的MBTI,以貼近顧客偏好的方式回應,獲得評審一致的讚賞。
圖/ 數位時代

團隊表現驚豔 技術、創意兼具

「創新地運用MBTI人格分析,研究客戶喜歡什麼、是什麼樣的屬性,讓機器人更貼近客戶,等於運用心理戰來銷售,是很棒的點子!」東森購物大數據副總經理周玫芳不吝讚賞參賽團隊的表現。由於東森購物原先便將全受管的機器學習服務 Amazon SageMaker,用在電話行銷的業務上,取得良好成效,此次作為出題企業,希望能有更進一步的應用,像是將AI當成銷售人員的助理,甚至取代銷售人員,進行精準銷售。她特別提到,團隊的想法都足夠周延、縝密,技術的串連與應用也相當創新,有些組別還會細分銷售階段,再訓練不同階段的機器人,與客戶對話,並克服了AI的延遲問題,令人眼睛一亮。

本次吸引最多團隊解題的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也特別分享:「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
本次吸引最多團隊解題的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也特別分享:「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品牌方跟偶像間的問題,但年輕人更多從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來發想,細節的體驗讓我們很驚豔。」學生們不同的思考角度,給了他研發上的很多創新激盪。
圖/ 數位時代

對於參賽團隊的表現,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同樣感到驚豔。橘子集團看好生成式AI能改變娛樂產業,影響偶像、粉絲跟品牌間的互動,因此近來推出為偶像名人打造虛擬偶像「Vyin Star」的新服務與產品。此次競賽中,橘子集團也以「AI偶像」為題,期待年輕的開發者發揮創意,包裝AI偶像的體驗。結果,有團隊認為,偶像和粉絲並非單向互動,粉絲其實可以影響偶像,達到「雙向成長」;有參賽團隊說,AI偶像可以有部分偶像的靈魂,卻未必要複製偶像本人,還可以注入更多品牌元素;還有團隊發想出線上線下的體驗串聯,「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品牌方跟偶像間的問題,但年輕人更多從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來發想,細節的體驗讓我們很驚豔。」陳冠宇透露,不少參賽學生主動詢問暑期實習機會,橘子集團也動員人資前來現場,期待接下來能與更多年輕世代交流。

逾400人參賽 探索未知、貢獻一己之力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人數足足增加一倍。經過前期的企業數據工作坊、AWS生成式AI示範工作坊等豐富培訓課程,以及兩天的黑客松競賽後,100組團隊均展現絕佳的技術與創新能力。

最終,「黑客組」由「風中凌亂」、「Cloud Ninjas」、「水獺叩艇」、「Alpha三人行」、「板上有名」、「雲科網管」、「AWS黑肉鬆」等團隊取得優勝;「創意交流組」的優勝則由「去找另一隊復仇」抱走。獲獎團隊可獲得33萬元的總獎金和企業實體面試資格。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強調,身處技術快速變化、風起雲湧的世界,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需要人類共同探索未知,找出答案。而透過黑客松競賽的舉辦,AWS在提供AI技術支持之餘,也連結了產業、官方、新創與開發者社群,「相信透過彼此連結,我們能在生成式AI的發展道路上,不僅推進台灣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甚至對於人類的文明進展、創新應用,也貢獻台灣的一己之力。」

圖為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參賽場次,評審認真的傾聽及與學生互動。本次出題企業包含:Co
圖為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參賽場次,評審認真的傾聽及與學生互動。本次出題企業包含:Cooler Master、中華電信、台新金控、東森購物的「零售創新」、長春集團、研華科技、華新麗華,橫跨不同產業領域,共創AI新可能。
圖/ 數位時代

【創業者必參】NVIDIAX三菱地所XKKDay,鏈結美日台與大廠資源,立即報名AWS AI Connect

Startup AI Connect:From Here to the World
圖/ AWS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