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Bank坐穩純網銀霸主,3大策略擴張護城河!有何本事吸引渣打、聯邦?
LINE Bank坐穩純網銀霸主,3大策略擴張護城河!有何本事吸引渣打、聯邦?

純網銀LINE Bank在台灣開業屆滿2週年之際,宣布打造「快金融平台」,彙整金融生態圈的資源,讓民眾享受快速申辦、一站式多元理財,加上攜手聯邦銀行、渣打銀行合作發行聯名信用卡,並與富邦證券推出交割帳戶,持續寫下台灣純網銀的合作首例。

從籌備到開行,LINE Bank歷經54個月的發展,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積至157萬名用戶,為純網銀第一,近83%用戶從LINE入口進入使用,且有55%用戶時常使用「LINE好友轉帳」匯款功能,滿意度高達98%。

以2022年為基準,LINE Bank存款餘額年成長79%,貸款餘額年成長500%,在台灣純網銀中,發展動能相對亮眼。

LINE Bank快金融平台
截至今年6月底,LINE Bank已累積至157萬名用戶,為純網銀第一。
圖/ 楊絡懸攝影

LINE Bank開業2年多來,市場也關注何時能轉虧為盈,這些發展策略,將成為「2025年獲利」的關鍵?LINE Bank該如何拉近民眾與金融服務的距離?

策略一:快金融平台,一站式「整合金融服務」

LINE Bank快金融平台整合快速(Fast)、金融科技(FinTech)、金融中心(Financial Hub)等3個層面,以LINE Bank為核心基礎,向外串聯各式各樣的金融服務,讓民眾透過「開放一站式」平台,自由選擇所需的金融服務,並可節省申辦服務的時間成本。

據了解,「LINE Bank快金融平台」目前已提供轉帳、帳戶綁定、快點卡綁定、股票交割帳戶、即時給點、分期信貸、循環信貸、聯名信用卡、網路投保多項服務,未來將推出財富管理、多元理財、外匯等等。

異業合作方面,也將和AFTEE先享後付、計程車叫車服務LINE TAXI串接合作,擴大生活服務範圍。

與此同時,金管會推動的「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架構,近日已來到第三階段「交易面資訊」,也就是未來將調整銀行資訊系統,讓用戶可以自行決定將個人資料、交易資料分享給任何一家銀行或第三方服務業者(TSP),進一步整合管理金融資訊,預計明年初上路。

「開放銀行來得真巧!我們希望LINE Bank不只是金融資訊上的串接,而是要有一雙翅膀,變成會飛的平台。」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受訪時表示,團隊很早就推動跨業合作平台,一直期許LINE Bank不只是一間銀行而已,而是打造一個安全便利、新世代的金融生態圈,整合各式各樣的金融產品服務,剛好金管會的開放銀行也想做。

他強調,如何把金融服務帶到平台上,讓大家簡單易懂、更方便、更廣泛使用金融服務,正是LINE Bank目前的策略主軸,尤其這些用戶的輪廓普遍年輕、活躍度高,非常深度使用數位化產品,將成為LINE生態圈的發展主力。

延伸閱讀:開放銀行第三階段要來了,最快明年上路!什麼是開放銀行?

對於金管會近期要開放試辦企業金融、法人戶,黃以孟則說,這部分有短、中、長期規劃,LINE Bank已申請金融同業法人戶開戶,進一步推展B2C業務,但目前B2B並非優先項目。

LINE Bank快金融平台
LINE Bank與聯邦銀行、渣打銀行分別發行LINE Bank聯名卡,更橫跨VISA、MasterCard兩大發卡組織。
圖/ 楊絡懸攝影

策略二:信用卡合作聯名,可選擇「網購優惠」或「分期優惠」

此外,LINE Bank首波與聯邦銀行、渣打銀行分別發行LINE Bank聯名卡,橫跨VISA、MasterCard兩大發卡組織,甚至可以同步申辦兩家合作的聯名信用卡,享受兩家銀行提供的優惠。黃以孟提到,LINE Bank目標設定為首年發卡量達到60萬至65萬張,用戶可以自行選擇「網購優惠」特色的聯邦信用卡,還是「分期優惠」特色的渣打信用卡。

除了聯邦銀行、渣打銀行的合作之外,黃以孟還透露,LINE Bank未來也不排除與「另外兩家銀行股東」合作,也就是台北富邦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可望成為未來第二批的發卡陣容。

LINE生活圈目前用戶高達2,100萬名,其中20歲至40歲的年齡層就佔了75%,對於LINE Bank來說,就是希望透過聯名信用卡,繼續吸引LINE用戶來開戶;而對合作夥伴聯邦與渣打來說,也是希望藉此吸引到更多的年輕人。

對於此次聯名策略,聯邦銀行信用卡暨支付金融處執行長熊令容向記者表示,聯邦一直想要推出「非特定通路」的信用卡,不限制於百貨通路消費,而是全部開放,國內消費、國外消費、網購都有現金回饋,成為小額交易、不受限的主力卡。

熊令容指出,另一個特色是LINE Bank的IP授權,推出了熊大、兔兔、莎莉等角色的卡面,可以吸引喜歡LINE特色文化的民眾,再加上優惠福利,可望創造出新一波市場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大多數銀行規定要達到年收入200萬元門檻才能辦理「世界卡」等級,渣打銀行卻罕見降低申辦限制,以年收入24萬元的門檻,讓純網銀小資族直接拿到「世界卡」頂級卡別,也可以看出是瞄準年輕族群。

不論是聯邦銀行、渣打銀行的LINE Bank聯名信用卡,皆享有國內消費2%、海外消費不限國家3%、繳保費1%,且現金回饋無上限,兩者差別在聯邦提供網購5%現金回饋、渣打提供千元以上消費分6期零利率;但如果同時擁有這兩張聯名信用卡,還可加碼獲得2,600元等值好禮。

LINE Bank與富邦證券合作
LINE Bank與富邦證券合作,在主帳號頁面即可看到證券交割帳戶開立入口,管理資金更容易。
圖/ LINE Bank

策略三:可以買股票!首家與證券公司合作的純網銀

另一方面,根據LINE Bank調查,72%客戶願意將LINE Bank設定為證券交割帳戶。LINE Bank也宣布與富邦證券合作,成為國內首家與證券公司合作交割的純網銀,提供民眾最快3分鐘的證券交割開戶以及證券戶申辦作業。

富邦證券也觀察到近年來開戶以年輕族群居多,加上LINE Bank市占率及用戶活躍度亮眼,更可以在實務上利用「即時導入LINE Bank共享基本資料」的特性,降低開戶的繁瑣程序,快速完成線上證券帳戶申請。

富邦證券總經理郭永宜表示,與LINE Bank合作的優勢可以規劃成4大特色:第一,用戶可以透過LINE平台獲得訊息推播,如股票交易、選股、帳務、交割、主管機關相關規範提醒,同時也會特別提醒投資人「哪些個股有風險」。

第二,智能選股,LINE Bank可以幫助投資人選出「適合自己的股票」,搭配風險程度作為篩選條件,另在選股上,也可以沿用股市大師的投資策略,或是根據個人想法和條件,將過去5年營收成長、獲利亮眼的企業篩選出來,量身打造「個人化條件」。

第三,富邦證券提供總經、個股相關研究報告,讓用戶可以在LINE Bank訂閱,每天參考5檔股票;第四,增設24小時的智能客服,提供投資交易上的協助,比人工客服快3.5倍。

郭永宜說,富邦證券的年輕族群僅占25%,但這卻是LINE生活圈中最主力的族群,因此雙方的合作將有擴充互補的空間,目標希望今年底可以達成開戶數2萬名。

LINE Bank快金融平台
LINE Bank快金融平台以最新推出的聯名信用卡為先行服務,每張聯名卡皆可享有的國內消費2%、海外消費不限國家3%、繳保費1%,且現金回饋無上限。
圖/ LINE Bank

何時轉虧為盈?黃以孟:2025年獲利目標不變

銀行的獲利來源,主要是存款及放款的利差、手續費收入,或是如轉投資、信託等其他收益。LINE Bank發展至今,終於推出聯名信用卡、證券,並落實金融平台理念,不過,市場最關注的還是何時能「轉虧為盈」。

黃以孟表示,LINE Bank並未改變初期的預測,自從於2019年把營業計畫書送至金管會後,就已認定5年內獲利,也就是 「最有把握可獲利的時機點,落在2025年」,獲利年度目標沒有改變,這段期間也將會持續滾動式調整狀況。

至於銀行獲利,是否意味著也要經營企業金融?黃以孟則說,以LINE Bank角度來看,銀行要獲利,也未必來自於企業金融,也不一定成為經營的核心競爭力,消費金融目前是LINE Bank最重要的優勢,因此會盡力發揮消費金融的藍圖,在此深度規劃並從中獲利。

黃以孟也埋下伏筆,LINE Bank後續將陸續推出汽機車任意險,以及基金、債券、海外股票等新業務,要在金融市場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延伸閱讀:LINE Bank搶頭香推聯名卡!攜手渣打、聯邦推3%高回饋,還有哪些好康?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LINE #line bank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