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03年7月,時任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率領經營團隊前往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將中華電信的股票以「美國存託憑證」(ADR)形式,成功在紐約敲鐘掛牌上市,寫下台灣首家國營企業在美國上市的紀錄。
回想當時赴美ADR的歷程,賀陳旦於紐約遠端連線分享,當年就像是運動員準備要參加奧運比賽一樣,前往神聖的殿堂,難度非常高,加上碰到網路泡沫化、全球股市空頭,壓力可見一斑,所幸在全體中華電信員工的努力下,克服重重難關成功完成海外釋股,ADR甚至賣到超額認購,讓中華電信的價值被國外投資人看見。
中華電信的價值,確實不只如此。據了解,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本週低調來台,有許多台灣科技大廠參加「AMD Innovation Day」供應鏈聚會活動,中華電信也受邀在內,顯見中華電信不僅是一家電信公司,更是AI產業夥伴之一。
如今,中華電信ADR掛牌上市20週年,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展望未來,中華電信將有什麼目標持續前進?
中華電信ADR上市,是「民營化的關鍵」
「當中華電信ADR上市成功,才有中華電信的民營化。」談到在美上市後的價值,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從紐約遠端視訊表示,中華電信ADR主要有3大層面意義,也因為ADR的發行,讓中華電信在持續變化的商業環境下屹立不搖。
他分享,首先,中華電信ADR釋股成功,是民營化工程的「關鍵」,讓中華電信進而從國營事業轉型成民營企業;再來,公司民營化後,也促進台灣電信產業自由化;最後,中華電信以電信龍頭的角色,帶動台灣經濟發展及轉型升級。
回顧1996年1月《電信三法》法制化通過,中華電信開始啟動民營化策略,卻在2000年碰到網路泡沫化、全球股市空頭,公司面臨各種政治及經濟壓力,ADR計畫一度延遲。直到2003年7月,終於在美國紐約上市ADR,海外投資人超額認購,使得政府持股降至50%以下,成為民營化關鍵。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同時也是國際上最嚴謹,且最有秩序、公司治理標準要求最高的市場。掛牌上市的過程中,必須要用最高規格來檢驗公司體質,未來經營目標更具有宏觀及前瞻性,才能吸引國際機構投資人認購ADR。
由此可見,中華電信正因為透過ADR釋股,得以從「國營事業」蛻變成「國際大型企業」,整起海外釋股過程一路艱辛,卻也環環相扣。
郭水義說,公司民營化後,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像是改善人事組織制度,調整薪資結構,迎向市場的機制,以更有利的條件吸引更多電信人才。
持續孵化「上市櫃小金雞」,拚市值兆元的科技集團
另一方面,中華電信也在民營化後陸續孵化「小金雞」,將量能釋放出來,20年來約完成近20個投資案,像是公司民營化後第一天就先成立的中華精測公司,首起併購案是方電訊,還轉投資神腦國際、KKBOX、勤崴國際等,並推動這些實力堅強的小金雞艦隊相繼上市櫃,策略行動更加充分靈活。
「20年前,中華電信ADR掛牌時,市值約5,000億元;如今,中華電信市值已經來到9,000億元,貼近翻倍。」郭水義說,中華電信正積極推動轉投資公司上市櫃,進一步規劃推動中華資安國際、資拓宏宇兩家子公司IPO(首次公開發行),最快2024年再增添中華電信上市櫃小金雞,逐步將中華電信推升至「市值上兆元的科技集團」。
展望未來,郭水義表示,中華電信要組成各式各樣的國家隊,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科技執法上都發揮策略性合作,同時也聚焦發展「新興科技ABC」,也就是AI、大數據(Big Data)、雲端(Cloud)領域。
此外,中華電信還要擴大國際布局,在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越南、泰國等都成立子公司,更要前進歐洲成立團隊,期盼成為永續發展的國際標竿企業,以及數位生態系統賦能者的領導品牌。
AI掀起大浪潮,中華電信考慮買AMD或NVIDIA晶片
值得注意的是,蘇姿丰旋風來台、掀起AI供應鏈話題,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昭陽也證實受邀代表出席「AMD Innovation Day」活動,主要是因為中華電信正評估向AMD或輝達(NVIDIA)擇一採購生成式AI晶片的可行性,落實數位轉型、永續轉型及AI賦能轉型等關鍵任務。
林昭陽說,中華電信12年前推出HiCloud雲端平台,如今需思考如何讓HiCloud具備生成式AI的能力,讓整個平台「重生」,因此,目前正考慮購入AI晶片,參加AMD活動時就會與蘇姿丰進一步討論最新AI晶片MI300的細節。
不論是要買AMD的MI300晶片,還是NVIDIA的H100晶片,資通訊產業更要掌握「AI大浪潮」,跨向新世代搶進AI新趨勢。雖然林昭陽沒有透露,中華電信將花多少資金購買AI晶片,但他也強調,「我們絕對不會亂花錢。」
ADR是什麼?如何換算?除了中華電信,原來還有這些台灣企業
所謂ADR,全名是「美國存託憑證」(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s),是美國以外的公司可在美國證券市場發行股票的方式,幾乎與一般股票的權利相同,可以讓美國投資者「間接投資」非美國市場的企業。
雖然持有ADR的權利與一般股票相同,不過仍需注意換股比例及匯兌差異,以中華電信ADR(CHT)來說,與台股中華電信(2412)的轉換比例為1:10,意思是「1股中華電信ADR等同於台股中華電信10股」。
至於如何換算,以美國時間7月19日(台灣時間7月20日已收盤)股價為例,中華電信ADR收盤價為36.97美元,美元兌台幣匯率設定為1美元兌新台幣31.07元,中華電信ADR股價約新台幣1,149元,再除以換算比例10股後,每股價格約新台幣114.9元。
與中華電信台股收盤價115.5元對照,ADR略低0.5%,意思就是中華電信ADR相較台北股市中華電信一股現貨,約折價0.5%。當ADR「溢價」時,意思是股價換算後高於台灣原股的股價;ADR「折價」時,則是股價換算後低於台灣原股的股價。
換言之,「溢價」代表美國投資者看好中華電信ADR,但對台灣投資者而言,換算後高於台股中華電信原股,不如直接買台股比較划算;另一方面,當ADR換算後是「折價」,台灣投資者可以觀察是否有機會帶動台股現股的上漲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華電信之外,還有台積電、聯電、鴻海、日月光、友達、南茂等台灣企業在美國上市ADR。
責任編輯:蘇祐萱